生本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生本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貫徹實施極其關鍵,高質量的體育教學不僅能有效加強學生對體育練習的興趣,還可以提升他們的身心素養。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堅持做到因材施教、趣味教學,通過自主學習和分組合作學習等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小學體育教學經驗,對生本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進行分析并作逐一深入闡述。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體育;滲透分析
一、因材施教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大多神經容易興奮、活潑好動,但也有部分學生性格內向,不擅長運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因材施教,有針對性、有層次地進行教學。比如:小學體育教師應為運動能力不夠強的學生盡量選擇一些運動負荷量小的運動,逐漸提高這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另外,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小學生,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喜歡聽故事這一點進行情景教學,進而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同時,小學體育教師還可以從中滲透生本教育理念,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體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比如:體育教師可以在陰雨天氣時為學生播放一些與運動相關的影視劇片段,如:《籃球火》《浪花一朵朵》等,并根據影視劇進行一些體育知識的教學,小學生一般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提高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影視劇的選擇上,小學體育教師同樣應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盡量為學生講解他們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的相關知識。
二、趣味教學
針對小學生思維活躍、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教學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們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滲透生本教育理念。畢竟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而生本教育理念的主要思想就是讓學生努力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因此,小學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內容與形式應活潑、有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選擇的趣味教學形式有很多,如:游戲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都能帶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趣味教學內容數不勝數了,只要小學體育教師能夠進行趣味性的設計,任何項目都能變得具有趣味性。比如:在教學籃球時,教師就可以把傳統的傳球練習通過擊鼓傳花的游戲形式進行,使學生感受到這些基礎練習的樂趣。小學體育教師也完全可以把體育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思維拓展,進發出各種奇思妙想進行籃球基礎練習,提高基礎技能。
三、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的最終呈現,是指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積極自覺進行學的習行為,能夠表現出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精神與積極思考的狀態。小學體育教師進行生本教育理念滲透的最終結果就是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其中自主學習的意識是指學生的學習是由于內在需,求而不是因為外在的壓力,學習的目的是獲取知識提高自己能力,而不是為了考試成績進行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生能夠通過自己查找資料、閱讀書籍、觀看視頻等形式得到知識,能夠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在教學滾翻前,教師可以嘗試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如果要做到前滾翻應該如何動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物體容易滾動,學生會自主思考得出,在前滾翻時要把自己的身體團成圓的結論。再如,在教學籃球時,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如何運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反復摸索,體會運球時手隨籃球的上下而上下和等籃球撞擊手的兩種運球方式的不同,這樣,學生就能通過自主學習掌握運球的要領。
四、分組合作學習
人是一種群體性動物,沒有任何人能夠只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切社會活動。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學習,能夠在小組內擔當不同的責任和分工,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最后能夠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也能提高學生間的友好關系,使學生取長補短,與同伴共同進步、一起成長。比如:在組織學生練習排球的墊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每組選派一名小組長負責小組活動,和小組內成員一起研究并練習墊球的技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小學體育教師在基于生本理念下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豐富他們的體育知識,繼而使其小學體育教學更上一層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91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