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稅務風險和會計規避工作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主要就企業稅務風險和如何規避風險進行討論,以期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會計規避;規避方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44-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4 文獻標志碼:A
我國目前的經濟體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不斷完善經濟體制是非常重要的。
1 稅務風險概述
企業存在的最廣泛的稅收風險是因為沒有嚴格遵守有效規定而進行的涉稅行為,這種不正確的涉稅行為會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例如多繳納稅金或者繳納稅款不足。這些違規行為一旦在稅務機關進行檢查和審計時被發現,那么企業不僅需要面對稅務機關的嚴厲懲罰,更需要面對整個事件對企業信譽和形象造成的嚴重影響[1]。綜合來看,在企業發展和經營的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企業稅務風險,例如企業相關稅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不足以及在企業利用稅務幫扶政策時,沒有很好地洞悉條款的要求等,這些都將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導致企業出現不必要的虧損。因此,面對各種因素,制定合理的風險規避體制極為重要。
2 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2.1 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不足
企業的會計人員是企業稅收的“守門人”,如果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業務能力不足,在企業日常的稅務活動中,在潛意識里沒有產生風險規避意識,這對企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而且以上原因也會使企業產生違規的涉稅行為,不能按照規定交納稅款,從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這些都是因為相關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不高帶來的隱患[2]。
2.2 企業稅收籌劃不合理
在整個企業的稅收體系中,稅收籌劃是保證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但是,企業稅收籌劃也極易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主要體現在整個稅務籌劃方案的不足,以及企業在后期的組織策劃和實施中存在漏洞和缺陷,最終使整個籌劃失敗,給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3 企業稅務風險會計規避方法
近年來,行業內的準則與稅法之間的差異不斷增強。因此企業在納稅時,不能全部依賴過去的標準,會計從業人員要利用科學合理的規避方法,在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為企業防范損失,降低風險。
3.1 企業會計內控制度的不斷完善
在不斷更新和完善的稅收制度下,企業必須要跟上腳步,對企業會計內控制度進行改革,不斷加強會計人員的風險規避意識和業務水平,并結合實際情況和經濟發展環境縮小會計和稅務之間的差距,使企業可以依法合理納稅,減少甚至杜絕企業的違規涉稅行為。同時,企業的管理者也需要實時掌握相關稅收的政策知識,這樣才能為企業制定科學合理的會計內控制度。
3.2 健全稅務代理制度
稅務代理是指與國家稅務局有著直接聯系的、可以為企業代辦各種稅務業務的代理機構。這些機構是由國家授權和劃定的,因此也必須具有相適應的行業規范和準則,并且被國家統一管理。這樣在稅務代理機構的服務范圍、服務質量、收費標準等方面就可以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體制,在未來發展中也可以為企業的良好發展和自身的不斷完善優化提供幫助。
3.3 構建稅務風險預測體系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市場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或多或少都會對企業的效益產生影響。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要培養、鍛煉和不斷強化自身對未來稅務風險的預測和評估能力,正確評估控稅風險,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當產生違規的涉稅行為時,管理者更要勇于承擔,及時糾正,保證納稅人的合法權利。當然,整個稅務風險的預測和控制僅靠管理者是不夠的,企業的稅務從業人員要全面系統地對企業整個經營過程進行稅務評價和分析,通過自身的評估來降低稅務風險。
參考文獻:
[1]盧嘉祺.企業稅務風險和會計規避之研究[J].納稅,2018(2):1-2.
[2]黃永初.企業稅務風險和會計規避之研究[J].納稅,2018(13):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25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