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公司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德影視”)2018年的財務狀況為例,對影視公司如何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實現對財務風險的管控提出幾點管理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影視公司;財務風險;內部控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33-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隨著娛樂產業的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了娛樂產業,以期獲得最大的凈利潤。而風險與收益相伴而生,收益高則風險大。影視公司在接收資本投入之后,如何在經營中合理控制財務風險成了關鍵的問題。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講,企業成立的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以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影視公司既是獨立核算的法人實體,又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社會經濟組織。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影視行業也迅速崛起,在各家兼并重組之后,利用高額資本運作獲取巨額利潤。然而,收益越大,風險越高,尤其是財務風險成為影視公司經營風險之首。在眾多影視公司中,唐德影視公司因旗下股東卷入著名輿論事件,公司大額虧損而備受關注。以唐德影視為例,對影視公司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從內部控制的角度提出幾點建議。
1 唐德影視公司財務狀況概述
據唐德影視(6300426.SZ)2018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其本期營業收入約1.19億元,比2017年同期下降45.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 008.98萬,比2017年同期下降83.67%;基本每股收益0.02元,比2017年同期下降86.67%;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79%,比2017年同期減少4.79個百分點。唐德影視2019年2月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年度虧損達5.6億~5.65億元。
至于年度巨額虧損的原因,唐德影視官方稱主要為電視劇《巴清傳》主要演員受輿論事件影響,至該劇無法播出,于是公司針對此劇計提了約5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1]。此外,近年來影視制作籌資難度增加,成本增大,導致財務費用同比有大幅增長。
2 唐德影視公司財務風險類型分析
2.1 負債經營風險
負債經營為企業主要經營策略之一,主要用來彌補企業自身資金不足以及用借貸資金來實現盈利等。但也由此產生了一系列連鎖風險效應,如利率風險、財務杠桿效應、再融資風險等。據唐德影視2018年上半年報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約為62%,自2018年以來曾先后4次向銀行申請授權信,貸款總額超5億元。如此多的負債,在各影視公司中屬于較高水平。
現今,各影視公司因客觀的利潤輸出,在籌資方面不再受制于傳統的程序化籌資渠道,往往引入投資較為容易,用大量負債進行盈利成了主要模式。而高負債經營最大的弊端是可能會造成公司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有較大的偏差,負債經營雖有利于增加企業的收益,但也會助長影視公司管理層對投資的盲目性。一旦對投資風險估計不足,出現資金鏈斷裂或重大決策失誤,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2.2 存貨管理風險
正常情況下,企業保持一定量的存貨對其維持經營是至關重要的,只要確定好最優庫存量,才不會導致產品積壓或原材料供應不及時,既不會占用企業資金,又不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影視公司的存貨體現為電影及電視劇的制作成品,具有制作成本高昂而市場接受度不確定、制作周期長而生命周期短、需要審核備案等行業監管特點,盈利能力與存貨流動管理息息相關。
據唐德影視公司財務報告顯示,其還有10余部電影、電視劇的“存貨”未播出,也就無法實現盈利。雖然影視產品的播出不完全取決于影視公司的單方面意愿,還要受制于行業監管部門的審批、排片安排,但也不屬于完全不可控的風險,需要影視公司自身做好對投資范圍的估計。電影或電視劇的投資額動輒幾千萬或者上億,只有合理控制投資規模,才能更好地應對存貨管理風險。
2.3 經營模式風險
唐德影視股東總數及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顯示,某知名藝人位列其第八大股東,持股比例1.61%,制作的電影、電視劇等也多啟用本人出演,以至于該明星與唐德影視高度關聯,成為藝人與公司捆綁的典范。對此,唐德影視在半年報的官方解釋是,其創立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合作機制,在與知名藝人的合作中,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和默契,直接引入藝人作為公司的直接或間接股東,能使藝人與公司利益趨于一致,引導產業鏈的資源與公司業務進行有效結合。
因此,往往提到唐德影視,人們就會想起該明星。唐德影視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在享受該明星帶來的頂級流量的同時,亦承擔其產生的社會輿論事件造成的撤片等事件,導致成本無法收回,產生巨額虧損、口碑下滑等負面影響。與藝人捆綁經營模式直接影響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的年終財務狀況,不得不引起重視。
3 影視公司財務管理特點
3.1 有形資產投入少
影視公司區別于傳統的制造及商品流通企業,其不需要在固定資產等有形資產方面進行較多投入。在電影及電視劇的拍攝中,相關設備及拍攝道具往往通過租賃方式取得,銷售方式主要是向電影院、電視臺、互聯網平臺出售影視成品的播映權。隨著演藝人員黃金時代的來臨,影視公司的最大成本多為付給主要演員的薪酬,其注重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如著作權,忽視了有形資產。其財務資金主要流轉于預付賬款、影片存貨、應收賬款及對外投資等項目之間。因此,影視公司的財務風險較傳統的制造業高出許多,相對來說,有盈利時較為驚人,有虧損時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就財務管理來說,對于資金風險的控制要遠遠高于對有形資產的評估管理。
3.2 財務費用高
唐德影視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的財務費用為5 865.6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93.41%。唐德官方的解釋是財務費用的產生主要系本期折價轉讓部分應收賬款,差額確認為財務費用所致。也就是說,應收賬款不能收回計提的壞賬損失為本期財務費用的主要來源。財務費用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資金而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與利息收入的差額、匯兌損失與匯兌收入的差額、在金融機構產生的手續費以及其他因籌資生產經營產生的費用等。 3.3 與項目管理高度相關
影視公司的產品主要為影視作品,其制作過程特殊而復雜,一般來說,影視項目的完成包括開發、制作、發行、宣傳4個環節。從開發立項開始算起,其制作周期相當長,尤其是電視劇的拍攝,而播出周期則非常短,特別是電影的播出,以在各院線排片的最終期間為周期,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影視作品若能順利播出,則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屬于內部控制的可預見范疇,而令人擔憂的情況是,因各種原因導致制作完畢的作品永久無法播出或已經投入的作品半路被迫撤銷等情況。唐德影視擅長的題材為宮斗劇、古裝劇,如今遭遇“限古令”以及對宮斗劇的禁令,其存貨激增且難以消化。因此,影視公司的項目管理與財務收入高度相關,若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則應高度重視項目管理,不要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4 影視公司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建議
4.1 注重資金投放管理
影視制作業的特點是易跟風,《仙劍奇俠傳》之后,各類仙俠作品便陸續充斥熒屏,《甄嬛傳》更是開古裝宮斗劇之先河。影視作品的獨特性在于其具有商品和意識形態的雙重屬性,其向觀眾傳導著豐富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因此受到行業監管門的高度關注,電視劇需要備案公示,電影需要發行和放映許可。因此,行業監管部門可隨時根據輿論導向及管理要求對影視作品播映進行限制。唐德影視的《巴清傳》因其男主演涉案及女主演補稅事件而無法播映,導致這部巨額投資的影視作品血本無歸。這無疑給影視公司財務的內部控制敲響了警鐘,資金的投放管理應謹慎,在實行資金投放分級管理的前提下,應注意區分題材,并對大制作的電影電視作品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使資金進行良性循環。
4.2 改善經營模式
唐德影視公司與藝人捆綁嚴重,2016年3月,其還與某明星共同成立了無錫唐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坊間簡稱唐德文化),由該明星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注冊資本3 000萬,后唐德文化的法定代表人也由唐德影視董事長吳某變更為該明星。對唐德影視這種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來說,采取與個別藝人捆綁經營的模式并不明智,表現為籌資容易,撤資卻難以抵抗風險。自2018年3月20日,唐德影視首發限售股解禁以來,前10大股東中的睿石成長、李釗多次實施減持計劃,加速了唐德影視的股價下跌,逐漸讓投資者及股民失去信心。影視公司追逐利潤最大化的表現遠超其他類型的企業,與藝人捆綁經營的目的也是基于對資本的狂熱追求。企業經營模式的選擇極大地影響了其財務收益狀況,影視公司應對經營模式進行合理規劃,設定與其發展規模相適應的利潤率。
4.3 進行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多為影視公司的短板,對于影視作品的利潤估計來說更是如此。公司管理層對項目的考量通常包括選材、話題及主要演員知名度等內容,往往更多的依賴市場經驗而缺乏數據支撐,容易導致對影視作品的票房收入估計過高,而成本投入過大,收入遠未達到預期。風險評估的方法較多,定性評估較定量評估相對容易一些,但對于財務管理而言,顯然定量的評估應是關注的重點。從長遠發展來說,應盡量采取穩定的經營模式,將財務風險控制在投資者可接受的范圍內,而不是采取激進的發展策略,長期實行高風險、高收益的經營策略,產生難以挽回的損失。
參考文獻:
[1]王學紅.影視公司多元化經營與財務風險管理探析[J].當代會計,2017(10):43-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25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