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資源配置及診療服務開展現況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調查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資源配置及診療服務開展現況。方法 2018年對北京地區10%分層隨機抽樣的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綜合治療臺≥2臺)進行現場調研,對各項調研指標進行分類匯總、分析。結果 北京地區??泼駹I口腔醫療機構牙科綜合治療臺和口腔醫師數量多集中在4~6臺/人次,日均門診量集中在1~5人次/d,醫療總量多集中在100~499萬元/年;非??泼駹I口腔醫療機構科綜合治療臺和口腔醫師數量多≤3臺/人次,日均門診量多<1人次/d,醫療總量多<50萬元/年。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口腔醫師多為大專學歷,初級職稱;護士多≤3人次,醫護比多集中在1:1~2:1。三級、二級、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在設備資源配置及口腔各專業診療技術開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結論 合理配置口腔醫療資源,明確功能定位,不斷壯大民營口腔醫療機構人才隊伍,促進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及質量的持續改進。
關鍵詞: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資源配置;診療服務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9.042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9-0127-05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rvices for private dental institutions in Beijing.Methods In 2018, a 10%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of private oral medical institutions (≥2 unit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tations) in Beijing was investigated on-site, and various survey indicators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number of dent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tations and dental doctors in private dental clinics in Beijing was concentrated in 4-6 units/person, and the daily average outpatient volume was concentrated in 1-5 person/d. The total medical volume was concentrated at 100-4.9 million yuan. / year; non-specialized private dental medical institution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tations and dental doctors more than ≤ 3 units / person times, daily average outpatient volume <1 person / d, the total medical amount <500,000 yuan / year. The dental doctors of private oral medical institutions are mostly college graduates, junior titles; nurses are more than 3 person-times, and the ratio of medical care is concentrated at 1∶1-2∶1.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the allocation of equipment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professional medic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ertiary, secondary and private dental institutions. Conclusion Rational allocation of oral medical resources, clear functional positioning,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talent team of private dental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quality of private dent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Private dental institutions;Resource alloca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rvices 對醫療機構而言,醫療質量是永恒的主題,是生命線。目前民營醫療機構作為公立醫療機構的一種補充,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北京市口腔醫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以下簡稱“質控中心”)于2005年9月成立,其宗旨是完善北京市口腔醫療質量控制和改進管理體系,規范口腔醫療行為,提高口腔醫療質量,保證人民群眾的利益[2]。為掌握北京地區口腔醫療資源配置及服務現狀,制定適宜的口腔行業質控標準,促進口腔醫療質量持續改進,“質控中心”自2018年開始,對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資源配置及診療服務開展現況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研對象 2018年6月~7月通過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得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信息列表,分層隨機抽樣選取綜合治療臺≥2臺的民營口腔醫療機構121家作為調研對象,其中??瓶谇会t療機構99家,非??瓶谇会t療機構22家。
1.2調研方法 運用德爾菲法,設計《北京市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狀況調查表》;“質控中心”向北京地區10%抽取的民營口腔醫療機構下發調查表,機構負責人填寫相關信息?!百|控中心”派出調研員隨評價專家到達機構現場,向機構負責人核實填寫信息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收集調查表,統一進行整理。
1.3調研內容 ①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規模:城郊分布;牙椅數;床位數;日均門診量,醫療總量等。②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資源配置情況:人力資源配置情況:醫師數量、性別、職稱、年齡、學歷等;設備配備情況:X線牙片機、曲面斷層X線機、CBCT、激光設備、椅旁CAD/CAM、牙科顯微鏡、石膏灌模機等的配備情況。③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服務提供狀況:專業設置情況;門診患者診斷排序情況;口腔各專業診療技術開展情況等。④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口腔衛生服務效果情況:體現口腔診療服務質量的指標:拔牙術后出血率、干槽癥比率等;體現口腔診療服務規范性的指標:拔出智齒術前拍曲面斷層率、種植導板使用率等。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頻數分布法進行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規模及人力資源配置情況描述分析;采用?字2檢驗分析口腔醫療機構設備配置及口腔醫療服務開展現況,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情況 北京地區??泼駹I口腔醫療機構牙科綜合治療臺和口腔醫師數量多集中在4~6臺/人次,非??泼駹I口腔醫療機構多≤3臺/人次;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護士多≤3人次,醫護比多集中在1∶1~2∶1。民營專科口腔醫療機構的日均門診量集中在1~5人次/d,醫療總量多集中在100~499萬元/年;民營非??瓶谇会t療機構的日均門診量多<1人次/d,醫療總量多<50萬元/年。見表1。
2.2資源配置情況
2.2.1人力資源配置情況 調研結果顯示: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口腔醫師女性約為男性的1.2倍;年齡在25~34歲的青年醫師為主力軍;學歷多為大專,占40%以上;職稱方面,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近50%的醫師為初級職稱,見表2。
2.2.2設備資源配置情況 北京地區口腔醫療機構X牙片機、曲面斷層、顯微鏡、激光及CAD/CAM的配備率從三級、二級到民營逐漸降低。X線牙片機三級口腔醫療機構配備率為100.00%,民營機構僅為75.21%;顯微鏡、激光、CAD/CAM等代表新技術的設備,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配備率非常低。除外CBCT,北京地區三級、二級、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口腔設備資源配置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醫療服務提供情況
2.3.1技術開展情況 北京地區三級、二級、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僅在修復專業開展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牙體牙髓、種植、牙周、正畸、牙槽外科專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鎳鈦根管預備、美白、橡皮障、總義齒、隱形矯治、舌側矯治及根尖囊腫在三級、二級、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開展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口腔技術開展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3.2衛生服務效果情況 ①體現口腔診療服務規范性的指標: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種植導板使用率為16.73%,拔出智齒術前拍曲面斷層率為86.78%。②體現口腔診療服務質量的指標: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拔牙術后出血率為3.44%,干槽癥比率為0.72%。
3存在問題及建議
3.1存在問題
3.1.1 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資源配置情況及經營狀態不佳 本次調研結果顯示:民營口腔醫療機構60%集中在城區,40%分布在郊區,這與北京地區所有口腔醫療機構城郊分布不均的問題一致。??泼駹I口腔醫療機構牙科綜合治療臺和口腔醫師數量多集中在4~6臺/人次,非??泼駹I口腔醫療機構多≤3臺/人次,口腔醫師多為大專學歷、初級職稱,說明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規模小,人力資源水平較低。調研結果顯示:除外CBCT設備,北京地區三級、二級、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口腔設備資源配置均有顯著性差異,這與胡海龍等研究結果[3]:“三級醫院的設備配置率高于一級和二級醫院”一致。另外,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日均門診量多小于5人次,而三級口腔醫療機構日均門診量多集中在50~150人次[4],相差十幾倍,醫療總量也相去甚遠,這說明大量患者涌向口腔??漆t院和三級醫院口腔科室,大型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患者相對不足,形成了一方面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群眾就醫困難,另一方面大量醫療資源被閑置的矛盾局面,口腔衛生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①與投資者、經營者的經營理念、策略、及經營場所選擇的地點、開辦的規模、人才實力等因素有關系。越是經營理念正確、策略得當,經營場所位置優越,規模大,人才資源充足的機構,門診量越多,效益越好。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多為口腔門診部、診所,多是少于5臺綜合治療臺的小規模機構,并且人才資源匱乏,再加上有些經營者的經營策略不得當,因此導致機構的門診量少、效益不好[5]。②政策對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支持不夠。民營醫療機構在享受相關政策時往往不能一視同仁,政策環境還不利于民營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6]。 3.1.2 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提供情況不盡相同 “質控中心”在此次調研工作中統計了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門診患者前5名的診斷,依次是:牙髓炎、齲病、牙周炎、根尖周炎及牙齦炎,這與二級以上口腔醫療機構接診的門診患者前5名診斷基本一致,說明在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方面,三級、二級、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提供相同內容的診療服務。在口腔專業及技術開展方面,涉及口腔頜面外科和部分復雜種植外科專業服務內容、各項全身疾病的情況時,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由于自身規模、設備情況、技術條件等的限制,無法開展,此類技術多在二級以上口腔醫療機構開展。一些難度大、風險高、復雜程度高的技術項目及一些新技術、新療法,如激光治療、椅旁CAD/CAM、顯微治療、分根術、截根術、種植支抗等,統計結果均顯示三級、二級、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有顯著性差異。另外,“質控中心”調研中還發現,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內容及范圍差別很大,有些機構只提供最基礎的補牙、鑲牙及拔牙服務,有些機構卻提供顯微、激光、CAD/CAM、甚至復雜的種植技術等診療服務,這可能與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規模及發展良莠不齊有關。
3.1.3 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近些年來,由于國家對民營醫療機構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民營醫療機構得到快速發展,作為民營醫療機構組成部分的民營口腔醫療機構,也同步迅速成長[7]。截止2018年8月,北京市開展口腔診療科目的醫療機構共計2947家。其中:公辦機構468家;民營機構2479家,約占到了85%;民營機構中口腔門診部、診所1189家,約占一半?!百|控中心”2011年對北京市10%抽樣的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進行評價調研,結果顯示醫療機構質量管理水平不高且參差不齊。本次調研結果也顯示:體現口腔診療服務規范性的指標如種植導板使用率二級口腔醫療機構與三級機構存在較大差距;體現口腔診療服務質量的指標如拔牙術后出血率為3.44%。影響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醫療技術、服務方式及經營環境,說明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3.2建議
3.2.1合理配置口腔醫療資源,明確功能定位 我國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一直以來比較模糊,層級間、綜合和專科間、區域間的醫療機構功能和分工不明確,導致醫療資源重復配置、機構間功能錯位發展不明顯,導致“大醫院看小病,小醫院無病可看”的扭曲格局[8],口腔專業亦是如此。管理部門應鼓勵和提倡口腔衛生資源向需求量大的區域流動,合理配置口腔醫療資源,優化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布局,提高其工作效率。另外,應積極落實分級診療政策,嘗試進行口腔醫療機構診療服務功能定位研究,探討各級各類口腔醫療機構如何提供差異化的、高質高效的口腔醫療服務,使口腔醫療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口腔健康需求。開展研究時須考慮口腔診療的特殊性,不要照搬大醫療的功能定位。
3.2.2不斷壯大民營口腔醫療機構人才隊伍 人才是民營醫院的生存之本,是擴展醫療項目之源,沒有高水平、高技術的人才,就不能吸引患者[9]。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應抓住醫師多點執業政策放開的機遇,聘請大醫院的名醫和專家到民營機構執業,促進技術發展及優質人力資源的流動。高等醫學院校在促進高層次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同時,可以借鑒國際上吸引口腔醫學生到偏遠地區工作的經驗,通過招錄遠郊區學生進行定向培養等方式為基層培養口腔醫學人才[10]。提升醫療隊伍素質,加強對現有口腔醫務人員的培訓,特別是加強對現有基層口腔醫療機構和民營口腔醫療機構人員的在職培訓。另外,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應為本機構的口腔醫師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最大限度的滿足團隊的愿景要求,降低人才流失率。
3.3.3促進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及質量的持續改進 為了促進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行業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等各方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促進:①行業管理部門應深入開展民營口腔醫療機構質控管理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為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加強專業指導和專業監督,實行同質化管理;②衛生行政部門應在準入標準科學設置、醫保政策扶持、醫技人員培訓、大醫院對口支援、管理制度等方面給與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幫扶,并對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規范化運行進行嚴格監管;③口腔醫療機構應依法執業,規范診療;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及措施;加強內部管理,優化服務流程;拓展人才隊伍,創新??破放疲瑯淞⒄\信經營。只有機構自身加強內部管理,行業管理部門加強專業指導,衛生行政部門加大監管力度,三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充分發揮自身職能,才可有效促進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質量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黃虹.民營醫療機構部分醫師衛生法律法規認知情況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2012,24(3):152-153.
[2]張海萍,李玥,厲松,等.北京部分醫療機構口腔正畸矯治療效評價與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5,8(11),660-663.
[3]胡海龍,李爽,馬祥,等.遼寧省城鄉不同級別醫院口腔設備配置現狀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6,13(9):114-118.
[4]李玥,王亞東.北京地區二級以上口腔醫療機構資源配置及診療服務開展現況研究[J].醫學信息,2019,32(4):129-133.
[5]李玥,蘇靜,鄭東翔,等.北京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4):42-45.
[6]歐堯,黃洪章,凌均桑,等.重視口腔保健事業促進民營口腔醫療規范發展——珠三角地區民營口腔醫療服務狀況調查[J].現代醫院,2009,9(3):1-3.
[7]姚雪.規范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管理促進口腔健康事業發展[J].臨床口腔醫學志,2012,28(9):560-563.
[8]張彥生,王虎峰.基于分級診療的公立醫院功能定位探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7,36(9):14-17.
[9]劉昉,徐智,張帆,等醫師多點執業給民營醫院帶來的生機與完善對策[J].中國醫院,2018,22(6):63-65.
[10張紫云,趙麗穎,孫正.北京市口腔執業醫師人力資源現狀分析[J].北京口腔醫學,2014,22(6):340-343.
收稿日期:2019-3-19;修回日期:2019-3-29
編輯/成森
作者簡介:李玥(1986.6-),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社會醫學、衛生事業管理及醫院管理研究
通訊作者:梁萬年(1961.1-),男,安徽明光人,碩士,教授,主要從事衛生事業管理、全科醫學社區衛生服務研究、管理流行病學及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1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