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視角下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基本框架》提出了教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構架。因此,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培養好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做好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為我國人才的培養打好堅實基礎的重要一環。本文旨在討論核心素養視角下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并對相關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3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27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時安排不合理
調查研究表示,大多數信息技術課堂存在課時安排不夠合理的情況,這就導致了課堂內容不夠充實的問題:在小學教育中,信息技術課堂往往一周只有一次。教師面對極其有限的課時,既要帶領學生建立起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感性認識及興趣,又要帶領他們入門進行初步的學習,壓力很大。同時,當數學等課程的課時不夠用時,這些課程的任課教師可能就會去占用信息技術和體育課等課程的時間,導致了信息技術課時被進一步壓縮,教師無法對知識進行充分、生動和詳細的展開,降低了信息技術課程的質量。在中學教育中,信息技術教學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教師不僅要傳授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還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幫助學生準備信息技術的會考等考試。面臨有限的課時,不僅教師感覺施展不開,學生也感覺意猶未盡。
(二)教師教學不夠專業
由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在學校中處于較為尷尬的地位,許多教師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熱情不高,對于課程敷衍了事,沒有認真地去準備教案和教學所用的幻燈片和工具等。對于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辨識和點名,對于教學內容無法做到生動有趣地講解,僅僅是枯燥地傳授,導致信息技術教學質量較為低下。另外,由于缺乏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師這種專業人才的培養,學校招聘時很難招到專業對口的專業型人才,招到的教師多是半路出家的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基礎不夠扎實,對學生的教育方法也缺乏更為深入的探索。
(三)信息技術課堂缺乏活力
由于信息技術這門課堂目前在學生和教師心目中的重要性不高,當面臨專業性不高的教師時,學生很難對所學課程產生興趣,對上課的積極性不高,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也大打折扣,甚至存在有些信息技術教師自身對于上課缺乏積極性,對知識一味照本宣科,不與學生發生互動,課堂氛圍沉悶。當教師所傳授的內容較為枯燥,又沒有進行生動有趣的講解,更沒有融洽活潑的互動氛圍時,信息技術課堂便會變得死氣沉沉,缺乏活力。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共情建設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如果學生對所學科目產生了興趣,教師就無須擔心該學生學不好這門課程。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產生好奇心和興趣,是信息技術教師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實際的課堂應用中,部分教師能夠秉承由淺入深的理念,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結合時代的背景和流行趨勢,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將信息技術學科的專業知識與日常生活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一面結合起來,讓學生意識到知識也可以運用到生活之中,是觸手可及的,從而讓學生產生對該門學科的興趣,得到較好的教學反饋。
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個人形象,掌握與學生交流交往的技巧,與學生產生有效的互動、溝通和交流,打造和藹可親的形象,使學生不必懼怕教師,從而產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抵觸心理。教師可以提前做好功課,將學生姓名記牢,匹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朋友的角色進行課堂教學,甚至還可以設計課堂游戲,將課堂知識穿插在游戲環節之中,以寓教于樂的形式進行知識的傳授,加強信息技術課堂的共情建設。
(二)實訓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多元化發展,課堂教育有時并不能滿足一個學生的全部需求,學生需要在課堂教育之外獲得所需的知識,從而獲得更加完備的知識體系。對于真正對信息技術有興趣、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說,掌握好課堂知識是不夠的。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能夠有意識、有目的地自學,尋求他們所需求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探索:部分教師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學習材料,以WORD、PPT、MP4等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參考和掌握;部分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可以自學和參考的相關推薦書目和網站,讓學生去自主下載和購買相關材料,從而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
學習不是去建立空中樓閣,而是要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實處,落腳在應該發揮作用的地方,因此信息技術課堂不僅僅要注重教學的過程,還要注重教學的效果,只有學生真正從課堂中學有所得,有所收獲,才能夠說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然教學就失去了它該有的意義。因此,信息技術課堂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訓建設,切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讓他們有機會將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
綜上所述,文章介紹和分析了核心素養視角下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并提出了信息技術課堂主要存在的問題和教學策略,對于各教育工作者在相關方面有借鑒的意義,希望能對我國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林可華.靈活運用教學策略 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的運用[J].開放潮,2008(1).
[2]王榮聲,韓建花.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4).
[3]翁蓉婷.基于信息素養培養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何春輝(1981.11— ),男,漢族,甘肅會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