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引入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形勢下,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被取代。而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對綜合實踐活動給予足夠重視。本文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分析了引入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是教育的起始階段,同時也是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形成的關鍵階段。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于注重小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于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缺少足夠重視,因此導致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全新的綜合性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對于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引入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對策,對于促進小學教育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1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難以有效剔除
  教學理念是小學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水平的直接體現,而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教學理念對于教學質量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要想實現優化課程教學形式,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目標,首先就應該更新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而教學理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由來已久,并且在教師心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使教師在短時間之內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并且及時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老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接受和滲透全新的教學理念,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手段,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應用,才能逐步剔除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觀念的不利影響。
  1.2數學教學過于分散,不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會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強體系性的知識,學習的時候難度更小,效率也會更高,但是如果知識過于零散,學生在學習和記憶的時候就會面臨較多的問題,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如果老師不注重對于零散知識的整理和總結,就會無形中加大學生的學習和記憶難度,這樣學生表面上似乎學會了很多知識,但是卻沒有形成一定的體系,在頭腦中始終處于相對混亂的狀態。另外如果對于知識的掌握缺乏體系性,在知識的實際運用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困難,不能形成對于課程的宏觀認識,各部分知識之間的邏輯性也無法展現,這對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
  1.3對于學生能力教育不夠重視,應試教育比重較大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機制之下,不管是學校、老師還是學生家長,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都將主要的關注點集中在學生學習結果之上,而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主要方式就是考試。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考試成績被認為是學生學習質量和老師教學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如果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那么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會被評價為優秀,老師的教學水平自然就會相應的提升。但是如果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情況就是截然相反的。這主要是傳統教育評價觀念的影響所致。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絞盡腦汁的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大幅度縮減能力培養的時間,轉而進行應試技巧教育,至于學生學習過程如何,老師并不是十分關注,只要能在考試之中取得優秀成績,就算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這也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引入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有效對策
  2.1積極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運用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能力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學觀念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但是一直以來,傳統的教學觀念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盡管隨著教學形勢的發展,全新的教學理念被逐漸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但是仍然無法擺脫傳統理念的影響。因此為了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老師應該在意識到傳統教學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體系,排除傳統教學觀念的不利影響,在重視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提高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認識,強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使學生通過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在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和考試成績的同時,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意識,掌握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實現數學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2.2運用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采用既有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這種簡單的傳授式教學形式雖然能夠實現知識教育的目標,但是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之外,在全新教學形勢的影響下,這種既有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要求,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后續教學的開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小學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如果深入挖掘知識內涵,運用綜合實踐活動科學設計教學形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給予重點關注,不斷優化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模式,強化學科教育實踐,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預期教育目標。例如,在上“蒜葉的生長”這節課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準備好花盆、水瓶、泥土、鏟子、飽滿的蒜頭,了解如何測量植物的葉片和根須,如何收集數據,上網學習相關的種植知識等。有了這些準備,才能使實踐活動課順利開展,才有利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究,從而培養學習興趣。   2.3應用綜合實踐活動強化教學互動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老師一直都沿用既定的教學形式,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顯得較為機械,并且按部就班,每個教學步驟都是按照預設的流程開展,使得整個課堂教學顯得缺乏生機與活力,學生學習興趣也會受到較大的不利影響。并且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也一直處于從屬性地位,在面臨巨大學習壓力的前提下,這些學生都是一味的被動接受知識,老師講到哪里,學生就記到哪里,整個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性受到抑制。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得到更好的應用,老師應該首先轉變自身的教育角色,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最終實現以學定教、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
  老師應該積極優化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知識傳遞方式,不斷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意識,并且創造機會,建立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教學關系,為小學數學教學注入全新的活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比如在“百分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準備自己喜歡吃的零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自由結組將自己所帶零食進行稱重,而后每個小組說出自己所帶零食的總價錢及零食單個價錢,讓學生計算出每個零食所占價錢比例。這樣可以有效加深小學生對于“百分數”知識的印象。
  3結語
  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小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逐漸形成一定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創新綜合實踐活動的應用形式,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殷英.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升數學核心素養——以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知識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8(09):33-35.
  [2] 周麗.微課程教學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最佳路徑 ——以蘇教版四年級上冊《運動與身體的變化》一課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2):58-62.
  [3] 周敏.讓"長線實踐活動"成為培育數學核心素養的沃土 ——以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我們認識的數》為例[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7(08):55-56.
  [4] 張繼剛,劉富森.在“綜合與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涂色的正方體”教學實錄及評析[J].小學教學,2018(12):19-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9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