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指標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前,要想培養測繪工程專業的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卓越測繪工程師,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是關鍵。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測繪工程專業在實踐教學體系指標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欠缺,由于受資金、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制約,測繪工程專業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的能力還是比較弱的,不能很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很有必要進行及時的改進。
關鍵詞 測繪工程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指標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測繪工程專業的行業背景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建設項目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因而社會對專業測繪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在地球環境探測、地質勘測規劃、航空航天探測、海洋開發等領域,測繪工程人才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各項信息數據采集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既是對專業人才的一個考驗與挑戰,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能夠迅速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機遇。運用有關先進技術,測繪專業人才可以實現高效的、精準的操作以及集約化的管理,也可以適應更加艱苦的工作環境,為我國更多領域作貢獻,建設更多造福百姓、為國爭光的好項目。
2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指標存在的問題
2.1指標設置不科學、不合理
許多院校在測繪工程專業教學體系的指標設置上存在不合理之處。主要的問題在于沒有尊重學生客觀的實際情況,沒有迎合當下社會對測繪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具體來說,就是對實踐技能的培養和考核力度仍然不夠,在指標設置中就體現為知識性指標所占比重大于操作性指標,而且,在知識性指標當中,實用性較低的指標占了大多數,而在操作性指標中,能夠在實際工程建設中真正發揮作用的指標卻是寥寥無幾。另外,指標的設置也不夠嚴謹,教學管理的原則性意見較多,可操作的標準少;彈性內容多而強制落實的少。
2.2指標設置不夠全面和完善
雖然某些院校在設置教學指標時羅列了數量眾多的參考項目,但最終結果大多都不夠完善,無法全面地概括測繪工程專業教學的目標。例如,在實際工作當中,學生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還需要具備團隊協作的能力、管理協調的能力、不斷創新的能力、放眼全局的長遠目光以及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這些因素才是決定學生是否能在將來成為一名優秀專業人才的關鍵性因素,而不能夠僅僅依靠知識和技能兩方面的指標就加以評判。
3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指標建設
3.1服務能力指標
測繪是國家建設發展的先行行業,測繪工程師必須站在國家利益為先的高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培養自身吃苦耐勞、百折不撓、艱苦奮斗、樂于奉獻的優良品格。那么各高校在確立測繪工程專業的教學體系目標時,就應該將這一因素作為重點考察對象,將學生的服務能力、道德品質列入考察范圍,在培養專業人才時也應該注重對其精神品質方面的感染,尤其是教師們,要做好榜樣的帶頭作用,以自身的實際做法來感召學生、帶動學生。
3.2實踐能力指標
前文已經提到過,測繪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將基礎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能力進行一個完美的融合。在確立教學指標時,不能僅僅看到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還應考察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有機結合的能力,以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測繪工程是一個嚴密且嚴謹的體系,學生們需要識記大量的專業詞匯以及專業操作方法,在實踐中還需要運用一定的技巧,才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例如,在測繪計劃進度控制、項目預算處理、計劃落實過程、工程報告撰寫等方面,學生不僅要有熟練的專業知識,還要學會在實踐中學得臨場反應的能力。
3.3協作能力指標
優質的測繪工程向來是團體協作的智慧與勞動成果,僅僅憑借個人的能力是無法達到的。因此,在設置測繪工程專業的教學指標時要格外注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測繪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愈發龐雜,需要注意的事項也越來越多,測繪工程儼然成為了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因而也會更加地依賴團隊合作。只有在各部門合理分工、相互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的情況下,整個測繪工程項目才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項目才能取得成功。這也是鼓勵有關院校在測繪工程專業教學體系中設立協作能力指標的初衷。
3.4創新能力指標
測繪科學憑借著有關技術的進步的得到了巨大的飛躍,開發和設計好測繪工程是提供優質地理信息的保障,而創新才是其中的關鍵性因素。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應對不斷出現的工程難題,才能夠適應社會建設發展的需要。而有關院校在培養測繪工程的專業人才時,應把培養創新型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因為因循守舊的人才不能被稱作真正的人才,只有能在實踐中不斷鉆研、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人,才能夠成為能力卓越的優質測繪工程師。測繪工程的創新,既體現在知識方面的創新,也體現在工程設計開發以及實際操作技能方面的創新,既要秉承著“不破不立”的理念,又要有“革故鼎新”的智慧。
4結語
測繪工作是服務于規劃管理、工程實施及國防建設等的先行工作,對我國的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盡管各院校在測繪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指標的設置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只要秉承著“全面發展”的培養精神,就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俊杰,王慶林.平戰結合,服務教學[J].中國人民防空,2018(04):23.
[2] 顧和和,張紹良,馬昌忠等.礦山測量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礦山測量,2017(03):60-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