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院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的公共必修課。本文從高職院校特點、“思政課”的特征以及高職院校開設的“思政課”的課程性質與教學目標入手,以遼寧理工職業學院為例,闡述高職院?!八颊n”的考試改革的具體實踐。旨在通過考試改革帶動“思政課”的教學改革,有效地實現高職院?!八颊n”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思政課” 考試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育人環境,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如何結合思政課的特征與高職院校的特點進行思政課考試改革,是值得高職院校深入探究的問題。
  1高職院校開設的“思政課”
  高職院校開設的“思政課”主要包括《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形勢與政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以下簡稱“就業”)。
  思政課考試具有政治導向性、學生整體素質性、評價方式復雜性等特征。思政課考試是針對思政課課程、面向學生所施行的一種測量,充分把握高職思政課考試的特征才是科學有效進行思政課考試改革的前提與基礎。高職學生具有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理解能力弱、意志力不強的特點,思政課的考試改革要以高職學生特點和思政課考試特征為基礎進行考試改革,才能實現以考促教,使“思政課”入學生心、入學生腦,實現以知導行、知行統一的目標。
  2高職院?!八颊n”考試改革的具體實踐
  以遼寧理工職業學院為例,按照不同課程的性質與教學目標,遵循提高“思政課” 實效性,使其入學生腦、學生心的原則,進行了“思政課”的考試改革。
  2.1以理論知識考核為根本,實踐考核酌情定
  《概論》課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旨在通過教學向學生闡述理論原理,使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的課程?!陡耪摗窞榭荚囌n,注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具體是平時考核+閉卷考核,平時考核包括課堂表現、作業情況與實踐項目等內容。以遼寧理工職業學院為例,《概論》課會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布置實踐任務,例如,在2018年講到改革開放章節時,要求學生用PPT展現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所取得的巨大變化;每年都會組織新生參觀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學生通過參觀學習、撰寫參觀體會,成績納入到《概論》課的平時考核。期末考核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試題是以題庫的形式呈現,每年會對試題庫的進行更新,將新的內容及時加入題庫,并剔除刪減內容的試題。
  《基礎》課是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為基本內容,以愛國主義為重點,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始終,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法律觀、道德觀的課程。雖然《基礎》課是考試課,但更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實踐活動。考察方式為平時成績+社會實踐+理論知識,平時成績考核主要通過學生的出勤、作業、課堂表現以及課堂活動參與情況來評定;社會實踐考核主要是指課內實踐活動,例如,在第三章《弘揚中國精神》的第二節中,布置作業介紹自己的家鄉,學生需要利用十一假期去了解自己的家鄉,然后拍攝照片、制作PPT,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理論知識考核是通過閉卷考試實現,試卷的內容與題型會根據教材內容變化與學生的情況不斷進行修改與完善。
  2.2以理論知識為基礎,注重學生能力考核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健康觀念、提高心理健康狀態,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考查課,注重對學生的過程考核,采用平時成績+考試成績考核考察方式。其中,平時成績考核占總成績60%,期末成績占總成績占40%,平時成績考核可以通過出勤、課堂表現、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以及隨堂作業的完成情況來考察;期末成績的考核更加靈活,例如,策劃525心理活動方案、排練心理情景劇、撰寫心理故事讀后感、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的收獲等等。
  《就業》課是遼寧省普通高等院校開設的公共必修課程,旨在通過激發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促使大學生理性地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毒蜆I》課為考查課,注重過程考核,分兩個學期進行。第一學期內容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學生提交一份職業生涯規劃作為考核內容;第四學期內容為“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除了常規的出勤、課堂互動、小組活動等平時考查外,學生要根據每節課的內容,完成相關的作業任務。例如,提交個人簡歷、如果學生是就業,要提交參加招聘會或面試的心得并附上提交照片,如果學生是創業,要提交創業計劃書或創業心得體會或社會調研論文。
  2.3以把握方針政策為指導,注重學生能力提升
  《形勢與政策》是對大學生進行形勢教育和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旨在幫助當代大學生正確認清國內外形勢,準確把握黨在現時期的重大方針政策,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形勢觀和政策觀。
  《形勢與政策》為考查課,共32學時,每學期8學時,分四個學期完成。課程內容緊緊圍繞當年的國際、國內的主要問題開展,注重培養學生洞察力、理解力。以遼寧理工職業學院為例,每年的寒暑假都會給學生布置社會調研任務,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組團進行,最終撰寫的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報告的成績將納入到《形勢與政策》的總成績。同時,學校還會將優秀的社會調研報告在學校進行匯報,大大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了解國際、國內以及社會大事的熱情。這些考查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他們認清國際形式、了解國家大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柳荔.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2] 趙瑋瑋.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思考[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0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