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措施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活動的開展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思政課屬于高職院校開設的重點課程之一,對于學生優質道德品質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問題
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生源質量較差,對于思政課程的開展具有更大的意義,能夠促進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而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高職思政教育的整體效果并不理想,怎樣切實找到影響思政教學效果的主要問題,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完善,值得我們更為深入的探索。
一、影響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主要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
思政教育最為主要的目標在于為人才培養提供服務,充分發揮出其主渠道作用。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廣大師生并未對思政教學的重要性形成足夠的認識,導致課程設置不足,教學效果低下。
2、教學內容欠缺針對性
思政教學的開展并未充分考慮學生所呈現的實際需求。現代學生更加追求務實與切身利益,對思政教學內容的設置必須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成長與成才需求,讓學生意識到思政教學并不只是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念教育的需求,同時也是促進個人成長的關鍵因素。倘若思政教學并未實現理論教學和學生實際之間的有機結合,便會讓學生覺得思政課程枯燥而無用,不愿將學習精力投入其中。
3、教學方法陳舊
教學方法屬于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而在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經常出現教學模式陳舊、忽略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方法欠缺創造性等問題的出現。
4、師資力量薄弱
很多高職院校中從事思政教育的教師是從管理崗位被委派而來的,他們雖然管理經驗較為豐富,但是在教育教學方面的能力卻有待提升。
5、考核效果不佳
在高職思政教學中,考核大都流于形式,而對考核目的的確定欠缺對于學生實際發展情況的關注,并未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形成全面分析與總結。雖然在學期末對廣大學生進行考核,但無法有效反映教學質量,對教學目標的實現不利。
6、學生問題
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學生具有其特殊性,他們大都在學習過程當中顯得較為懶散,學習習慣較差。而且高職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村地區,很多學生不僅要關心自己的學習問題,同時還要擔憂自己的生活。大多數學生在來到高職院校之前,學習成績都是班級中較差的,很少受到表揚,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學習障礙過大。此外,高職院校為三年學制,其中還有一年為實習期,僅在大一階段開設思政課。相比之下,高職學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時間較短,無法與本科院校相比。
二、強化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效果的主要措施
1、主渠道作用的加強
思想政治課屬于高職院校針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為主要的渠道之一,為使其這一教育作用得以更好發揮,需要從根本上強化對于思政課的重視。高職院校要強化與思政課相關的硬環境與軟環境建設,對學生形成更好的引導,提升教學整體水平,真正展現出思政教育應有的作用。
2、教學內容的優化
對思政課的開展,承擔著對于高職學生教育和培養的任務,要求思政教育具備良好的導向性、規范性以及系統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取向。所以,對思政課內容的設置,需要充分體現出對學生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法律等多方面的素質的培養效果。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所采用的思政教育內容大都是對本科院校教學內容的濃縮,并沒有實現對高職教育特征的凸顯,未與高職學生的思想與學習實際之間形成緊密聯系。因此,思政教師需要積極結合學生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優化,將三觀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促進學生優質品質的形成。
3、教學方法的革新
所謂教學方法,指的是在相應教學理念的引導之下,為在教學過程當中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操作策略,其中包括教師所利用的教學思想、模式以及手段等。啟發式教學法屬于思政課授課過程常用的教學方法,該方法關注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引導學生獨立開展學習活動,并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在此種方法的引導之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促進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
4、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思政教師是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力量,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思政教育隊伍則是強化與改進思政教育的基本組織保障。高職院校要積極加強對思政教師團隊的建設,采取多種方式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與教育技能進行強化,這對高職學生思政教育的完善,推動社會主義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5、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思政課成績考核屬于對課程教學成果加以檢測,從而強化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要對考核方法進行不斷改進與完善,結合多種方式,考核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及實際表現。高職思政教育重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應用,所以在考核當中應該凸顯學生的實踐內容,利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形成全面檢驗。
6、教學環境的改善
思政教育的環境,對于高職學生思政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決定著人才培養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所以,要關注對高職思政課程教學環境的建設,抓準高職學生目前所面臨新的形勢,從而采取更為有效的教育措施,讓思政教育能夠在更為優質的環境之下開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課程在高職院校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優質三觀、道德品質、以及心理健康的養成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值得廣大高職院校與思政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李俊華.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時效性的對策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152+159.
[2]易著梁,李錦明,伍玉鳳.淺析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5(02):131-132.
[3]馬桂琴.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策略探究[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25(04):40-42.
作者簡介:王軍,民族:漢,籍貫:湖北棗陽。學歷:本科,職稱:講師,單位: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