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城市廣場的人文空間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快速化的城市進程中,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日益增大,城市廣場作為市民主要的室外公共活動空間,作為一個城市標志性的主要活動載體,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下的廣場設計仍然有諸多可以得到改善的地方。本文總結了城市市民廣場設計的手法和要素,通過對極具代表性的宜昌市夷陵廣場進行實地的調研分析,從人文角度出發對城市公共活動廣場的三維空間設計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希望對城市廣場的設計提出更多的可讀性。
   [關鍵詞]廣場;空間;人文;城市
  文章編號:2095-4085(2019)03-0069-03
  1 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城市生活的要求除了簡單的衣食住行以外,開始更多地向精神,休閑和文化方面發展。居住于城市中的人們,多數的時間是處于私密的空間內的,因此工作之余,人們便開始向往開敞,公共,環境理想的場地來實現對外的休閑和交往,城市公共廣場便提供了這樣的理想空間。一個基于人性化角度出發的公共廣場,能夠為整個城市增添活力和生命力,使城市生活有更多情感的承載。因此,城市廣場是否能夠承擔起市民社會活動中心的職能,能否彰顯城市風貌和城市活力,其設計在人性化和人文表達方面能否滿足市民需求,是十分值得探討的話題。
   2以人為本的城市廣場設計原則
   2.1尺度與圍合
  城市公共廣場從本質上來講是為人服務的,應從人的使用和體驗的角度出發,有合理的尺度把握。首先,廣場要具有圍合性,廣場是由外圍建筑和基面圍合形成的空間。要控制邊圍和基面適度的比例關系,使其具有對外的吸引力并讓人產生向心聚集的興趣,給人安全感和穩定感。不同功能的廣場根據需要營造的氛圍不同,對尺度也有不同的要求。過于小的廣場如果與周圍環境沖突,則給人以壓抑感。廣場只有給人以開敞,自由,外放的空間感受,才能吸引人的聚集和停留。其次,廣場的平面規劃要貼合人的使用感受。其內部的階梯,坡道,座椅等要與人體尺度相適應,雕塑,小品,植被高度也應從人的視角上出發,考慮到其比例高度是否滿足人對空間的心理感受。當占地面積較大時,可以通過分區設計來優化整體尺度從而更易于激發市民各類型活動。
   2.2尊重與傳承
  城市廣場作為城市的名片和活動中心,要有歷史和文化的承載。城市廣場是城市文化的縮影,好的城市廣場不僅能夠增強市民對于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自信,體現城市風貌,引導人們綠色的生活方式,而且能夠對于外來游客學習和交流文化產生積極的影響。城市廣場設計不論從平面布局還是細部設計都可以將地方特色文化引入,以彰顯地域特色,提升市民的文化領悟,提升城市影響力。此外,也可以對原有場地的區域歷史,生活習慣等有選擇性地保留,以更好地尊重和傳承城市文化。
   2.3多樣與體驗
  城市廣場設計的多樣性體現在景觀營造和空間營造。首先,城市廣場作為城市起居室一般的存在,其內部的小品,座椅,綠植,水體等就相當于是家具,多樣的景觀布置能夠給人豐富的視覺和身體體驗,讓原本單調的空間變得活潑生動。小品和座椅的設置可以有多種形式,增加交往與互動的樂趣。在綠植的運用上,一方面可以選用多種類型的綠植,注意灌木和喬木的搭配,營造豐富的視覺層次。另一方面應注意植物高度對于人的體驗的影響,以及不同樹種的季節性變化。其次,城市廣場的多樣性還體現在其空間營造上。市民在廣場發生的活動大多為自發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高質量的空間營造能夠促進這些活動的發生,進而促進人的交流和聯系,從而提升廣場的體驗性??梢杂苫▔蚋卟钭兓玫讲煌臻g的劃分,以適應不同數量人群活動的空間。當環境能夠同人的行為發生互動,空間營造能夠促進活動的發生時,廣場的活力便自然地迸發出來了。
   2.4細節與搭配
  景觀構成可分為綠化,水體和鋪裝。綠色植物的外形和色彩是豐富城市廣場地特色的重要元素。綠化設計具有圍合空間,軟化鋪裝,豐富視線的作用,應該具有生態化,人性化,個性化,藝術化的特點。水是流動且具有活力的,水能夠美化城市環境,豐富精神文化,調節局部生態以及調節心理情緒。同時,人具有親水性,在水體的設計中,應該具有參與性和互動性,同時,使景觀整體富于地域性和生態性。鋪地作為城市廣場的“外衣”,能夠裝飾和豐富廣場空間。在鋪地設計中,應該注意色彩,紋理和材質的搭配,使其合理的組織和劃分空間,加強空間層次,豐富視覺感受。
   3案例分析
  夷陵廣場位于宜昌市西陵區繁華的商貿地段,東臨國貿大廈,西鄰夷陵大道,南接廣場路,北鄰西陵一路,用地面積為5.00hm2,采用主副軸線構圖,全開放式設計,突出以綠化為主題,群眾文化為特色,飼養廣場鴿500余只,綠地率高達66%。夷陵廣場四季草綠,鮮花盛開,燈光照明,地面清潔,年均人流量360萬次,被譽為宜昌市城市“大客廳”和“市民家園”(見圖1)。
   3.1活動種類
  夷陵廣場位于西陵區繁華的商貿地段,活動豐富多樣,主要包括跳舞,喂鴿子,休息,打牌跑步,嬉戲,遛狗,健身,散步和交流等活動活動類型。不同的時間段有其不同的空間使用方式。同時,其活動人群包含各個年齡段。具體活動可分為,必要性活動,自發修行活動以及社會性活動。必要性活動主要包括上下班經過,接送孩子上下學,購物路過等,自發性活動主要包括喂鴿子,散步,鍛煉,休息,飲食,等車等。社會性活動主要包括表演節目和廣場舞。正是這種豐富的活動之間相互碰撞創造了頗具活力的城市氛圍。
   3.2景觀設置
  廣場種植美國引進改造并改良成功的高羊毛草坪3.2萬hm2,種植喬灌木石榴,櫻花,海桐,木槿,香樟,懸鈴木,西府海棠等8科14種282株,在廣場的周圍以及主副軸線周邊采用了排列式種植,在草坪中主要采用了集團式和自然式種植,通過不同的喬木,灌木組合給人以豐富,渾厚的視覺效果,使人從不同角度望去都有不同的景致。在主副軸線中央采用了花壇式種植方式,通過花,草組合裁剪構成了不同的圖案。廣場具有很強的圖底關系,將不同區域設置不同的鋪地形式,利用鋪裝材料限定空間,增加空間的可識別性。景觀照明設計是廣場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藝術魅力的元素,夷陵廣場共設置了庭院燈,草坪燈,高桿燈,彩燈等500多盞燈具供夜晚照明使用,與廣場設計構圖技法密切結合,融為一體。景觀小品是室外廣場的公共藝術品,夷陵廣場的景觀小品通過藝術宣傳裝置(見圖2),座椅,指示牌,燈具,垃圾箱等藝術形式來表現大眾的需求和生活狀態,提高了市民的藝術品質,改善了城市環境的景觀形象。    3.3空間營造
  夷陵廣場內道路具有強烈的空間序列,采用主副軸線構圖,全開放式設計以中心音樂噴泉為中心,周邊一圈為環形健康步道。廣場整體為長方形,其比例適度,短邊尺寸給人以宜人之感,長邊尺寸給人寬闊的感覺。在廣場中心平臺設置了下沉的音樂噴泉,作為市民集中活動的中心區域。在中心平臺周邊設置了環形的健康步道,步道周圍設置有市民健康知識標語,引導居民“自我管理”的健康意識。廣場花壇邊設置有座椅,花壇自身的尺寸設計也兼具座椅的功能。同時,在廣場的步道上,會設凹凸空間,作為半圍合的小尺度休憩空間給人一種很強的親和力,同時增加了步道的空間層次感。由于夷陵廣場北鄰西陵一路,具有公交站點,其在路邊設置有大喬木,樹冠為市民提供了蔭庇的空間。在無障礙設計方面(見圖3),廣場出入口處設有直線式殘疾人坡道,地面采用防滑紋理鋪裝方面輪椅通行。夷陵廣場同時作為城市應急避難場所(見圖4),“以統規劃,平震結合,因地制宜,綜合利用,就地疏散,安全與通達”為建設原則,按照場地條件,建設I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共可容納15000人。
   4結語
  城市廣場是城市中重要的空間和樞紐,是市民社會生活的中心,具有當地市民的”起居室”,外來旅游者”會客廳”的作用。城市廣場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藝術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現代都市文明魅力的開放空間。所以現代設計師應該在“以人為本’的大環境下要充分考慮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真正做人性化的設計,讓市民在廣場發生的公共活動具有安全感,舒適感,方便感,留戀感。
  參考文獻:
   [1]王麗芳.城市廣場:形與勢的藝術[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2]付軍.城市綠地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3]鄭杰,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柔性邊界設計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7:1-55.
   [4]程文娟.城市廣場的設計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7:1-32.
   [5]王茜.適應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研究[D].大連:大連工業大學,2016:1-70.
   [6]羅沁,武勇.城市廣場的人性化設計[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2018,(03):57-62.
   [7]賴丁紅,程永華,關學瑞,等.城市廣場的人性化設計探析[J].現代園藝,2018,(11):38-40.
   [8]劉天愛,荊福全.城市文化廣場和諧交往空間營造[J].美術大觀,2008,(03):112-113.
   [9]陳婧.淺談現代城市廣場的空間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8,(16):83,96.
   [10]祝磊.從環境心理學談城市廣場設計[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6,(05):9-12.
   [11]李欣然,高峰、關于城市廣場人性化建設的探討[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03):33-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1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