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廣場設計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地域景觀是對城市文化和歷史的延續與體現。以宿遷西楚霸王廣場為例,從宿遷地域文化背景入手,著重分析了該廣場作為城市公共空間,在總體布局、空間結構、分區規劃、綠化種植設計等方面的地域空間展示功能。
  關鍵詞:地域文化;城市廣場;設計
  地域文化的產生是某一地域的人們在和自然、社會的互動中形成的。不同的地域空間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而獨特的文化背景是地域文化的內涵。簡單地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區域文化,即這個地方獨有的文化特色和氣質,而這種文化特色又來自于這個地方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如西楚文化、巴蜀文化等。
  當今社會,城市建設者常常通過城市公共空間景觀的創造來表現地域文化。而城市廣場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地域文化的表達具有極大意義。以西楚霸王廣場的設計方案為例,結合當地相關文學藝術、民俗傳說及人文活動,通過建筑小品、綠化景觀、水系照明等表達途徑,對宿遷的西楚文化進行探析。
  1地域背景概況
  1.1區位
  宿遷是江蘇省北部城市,是淮海經濟圈、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
  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京滬、寧宿徐高速公路縱貫南北,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中道、扼二京咽喉”之稱。
  1.2自然環境
  宿遷泗陽縣是著名的“楊樹之鄉”,以意楊為主的木材成片林8.86萬hm2,活立木蓄積量達700萬m2。
  宿遷是聞名中外的“水產之鄉”,水域面積23.34萬hm2,境內有兩湖(洪澤湖、駱馬湖)三河(大運河、淮河、沂河),其中兩湖水質達國家二類標準,盛產銀魚、青蝦、螃蟹等50多種水產品。泗洪縣還被原國家農牧漁業部命名為“中國螃蟹之鄉”。
  1.3人文歷史
  宿遷有乾隆行宮、項王故里、明城墻等各類古建筑及遺址400余處。項王故里(圖1-3),又稱為“梧桐巷”,坐落于宿遷市宿城區內,南郊、古黃河與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滴跛氖炅⒈o念,1935年建英風閣和槐安亭。項王故里既有漢代民居特點,又有宮殿式建筑風格。
  2西楚霸王廣場總體布局
  2.1項目概況
  本設計西楚霸王廣場位于宿遷市宿城區中心,類屬文化娛樂休閑廣場,占地約5000m2(圖4)。
  綠色標識部分為本廣場用地,東邊臨發展大道,南靠洪澤湖路。北面和西面主要為居住地府苑小區,南面是群眾大廈,東面是商業區。
  2.2方案構思
  宿遷西楚文化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西楚霸王項羽。霸王之名,源于歷史上文人雅士對項羽的尊稱。巨鹿之戰,破釜沉舟,項莊舞劍,霸王別姬,東城快戰,烏江自刎……項羽的一生充滿了英勇傳奇。結合項羽的傳奇,確立了整個廣場的歷史文化主題,并分為9個景區,通過他的經典故事和氣節來表現項羽的傳奇一生。
  西楚文化有著自己鮮明特色,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和神話色彩,崇尚自由,富有激情。而項羽在西楚文化的熏陶下,成為西楚精神的代表。萬軍包圍,四面楚歌也打不倒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戰場上的縱橫吟嘯,面對伊人卻柔情刻骨。其中霸王別姬凄美浪漫的愛情作為家喻戶曉的故事,深受人們喜愛。因此,大量使用冷硬的建筑小品和鮮美的綠化景觀來刻畫霸王項羽的人格魅力。
  廣場整體設計以尊重周圍環境,體現地方文化為宗旨,在規劃布局、空間序列、文化載體、景觀綠化、水系照明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設計。以借此文化娛樂休閑廣場設計來展現項羽的故事,同時表達設計者對霸王項羽鐵血柔情的崇敬之情。除此之外,還想借此整合城市環境,宏揚宿遷西楚文化底蘊,為宿遷市的進一步可持續發展提供城市建設上的支持。
  2.3設計原則
  2.3.1景觀形態整體性原則。廣場的道路、建筑、綠地、花壇、水池、小品,都各有自己的特點,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系,協調統一,建立了廣場各部分之間的秩序感,協調統一。
  2.3.2使用功能不定性原則。廣場集文化、娛樂、休閑于一體,很大限度上滿足了廣大市民的游賞、休憩、交往、娛樂等休閑活動。就拿其中一景步步編鐘來說,既讓市民接觸了歷史樂器文化,觀賞的同時又能親身體驗奏樂的美妙,娛樂眾心。
  2.3.3表現形式豐富性原則。運用浮雕墻與柱來展示歷史文化,用青銅鼎與編鐘再現歷史文物,酒壇造型的柱燈,花名與人名相寓意的長廊等豐富了廣場的表現形式,并且自然樹種充分體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2.3.4地方特色原則和突出文化原則。除了宿遷西楚霸王的人文特色之外,宿遷的洋河酒聞名世界,而問鼎烏池中酒壇路則充分展現了宿遷的酒文化。另外,宿遷素有“楊樹之鄉”的美稱,而烏池外圍一圈種植楊樹更加彰顯了宿遷的地方特色。
  2.3.5彰顯個性原則。廣場分九區,區區相扣,充分彰顯了宿遷人對霸王項羽的謳歌。而主景問鼎烏池中,面臨四面楚歌,項羽仍能舉起大鼎,問生死沉浮,充分彰顯了宿遷人向往英勇,勇于挑戰的精神。
  2.4設計理念
  城市廣場文化是一定地域,一定時代的產物。在其自身發展和其他建筑文化內涵化的過程中,其與傳統的關聯的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具象關聯:就是將其中特征鮮明的形式和構件有節制、有選擇地予以創造性變形、簡化或重組,作為一種符號,傳達對文化的認同。二是抽象關聯:通過分析建筑空間形式與材料、植被和地形地貌等內在關系,透過淺層的符號學找出其中包含的一般形式關系和原理,將其用于設計。三是意向關聯:從深層結構上探討與傳統的關聯手法,即意象關聯,其以類型學的設計方法為典型代表。羅西(Azossi)認為一種特定的類型是一種生活方式與一種形式的結合。
  宿遷的的西楚文化積淀深厚,文化題材豐富。在一個面積僅有5000m2的場地內采用不同的關聯設計手法,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欣賞需求。在設計中既有具象關聯的雕塑小品設計,又有抽象關聯的文化墻景觀創作,還有意向關聯的廣場平面空間設計。多種關聯手法的運用,豐富了廣場的文化表現同時也提高了空間的整體文化品味。   3空間結構分析
  3.1空間整體結構關系
  本方案設計以項羽的生平為主線,以問鼎烏江景區為主景,分9個功能區(圖5),其中問鼎烏江、烏騅追逝、霸王別姬、鴻門宴為歷史人文景區,步步編鐘、露天舞臺為文化娛樂區,霸王鼎、虞姬之舞、西楚海棠為休閑觀賞區。其中,步步編鐘、露天舞臺與問鼎烏江三大景區位于主軸線上。園路及鋪裝達26.2%,主要建筑占地面積約215m2。
  3.2空間平面結構關系:序列性
  廣場的序列空間可劃分為前導、發展、高潮、結尾幾個部分,人們在這種序列空間中可以感受到空間的變幻、收放、對比、連續、烘托等樂趣,才能使觀賞更富韻律與節奏,使風景意趣得到更充分的表現。
  本設計中廣場呈現軸線三段式,主軸上的景觀具有序列性的特點,是景觀時空環境的實體組合。以項羽的生平所經歷的3個階段為序列,從景區“步步編鐘”至“露天舞臺”,最后到“問鼎烏江”,依次表現項羽從幼年接觸貴族禮制,成長至青年時期揭竿而起進入歷史舞臺,最后到亡命之時的烏江之難。景區“露天舞臺”兩邊又有分支景區“鴻門宴”和“虞姬之舞”表達項羽在登上歷史舞臺后的所遇。景區“問鼎烏江”聯系兩大景區“霸王別姬”和“烏騅追逝”,分別表現項羽窮途末路時的愛人和愛馬的結局。因此,整體以景區的時間順序表現景觀的序列性(圖6)。
  3.3空間立面結構關系:多層次性
  設計中,植物配置注重多層次、高落差的綠化格局,從高大喬木、小喬木、花灌木、色葉小灌木到地被植物的植物群落結構,構成豐富變化的整體景觀,綠地率達73.8%。以下為本方案所使用的綠化樹種分類:
  喬木在本方案綠化中主要作為基調樹種、骨干樹種、群植樹種等。本案以高干女貞、意楊等為基調樹種,雪松、銀杏等作為骨干樹種,紫荊、日本晚櫻、矮生紫薇、雞爪槭、石榴等群植,增加景觀和季相變化。
  灌木多采用群植和片植,也增加特殊的排列方式以表達文化內涵。本案灌木主要有:紅花檵木、茉莉、紅葉石楠、杜鵑等。
  地被多采用片植為主的低矮花灌木等。本案主要地被植物有:常春藤、雛菊、金娃娃萱草、金絲桃等。
  在空間上,不僅植物高低錯落,因為建筑小品大小不同,也形成高低錯落的景象(圖7)。如主景區霸王舉鼎雕像更是采用逐步升高的手法,層次豐富(圖8)。
  4分區規劃設計
  4.1步步編鐘景區
  入口豎立一塊青石標志碑(圖9)點景,上書“西楚霸王廣場”,地面碎裂陶片般鋪裝襯托了回溯歷史的氣氛。瓷磚的暖色與編鐘的冷色形成了鮮明的色彩對比。而色彩對比在整座廣場中有充分的體現。
  楚國時期樂器以編鐘、編磬為代表。而項羽從小就接觸貴族禮樂教育。故此廣場設計以編鐘為造型作為特色小品構成交錯的景墻放置入口,象征項羽的幼年時光。且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娛樂價值。軸線上4座編鐘運用了交替韻律,交相掩映,增強了節奏感。還利用了漏景的手法,使軸線上主景含而不露,若隱若現,增添了神秘感(圖10-12)。
  4.2露天舞臺景區
  露天舞臺位于軸線上較中心的位置,不僅在南北方向上連接了入口編鐘陣和烏池的霸王舉鼎,還在東西方向上連接了鴻門宴建筑區與虞姬之舞雕塑。而這里的舞臺象征著歷史舞臺。在項羽登上歷史舞臺參與逐雄,東西兩邊景區是所經歷,向北是未來。此處以一個露天舞臺所將四大景區相聯系,加強了布局的整體性。
  4.3問鼎烏池景區
  問鼎烏池景區作為本設計的主景區,具有重大的意義。全區大量采用借代的手法,力求表現項羽在烏江時的所見所聞所想。方形烏池代指烏江(圖13);4根垓下之戰歷史浮雕柱(圖14)分占水池四方代指四面楚歌;一條酒壇路上以酒壇為燈柱分立兩邊,暗指霸王窮途末路時,一邊大口飲酒,一邊吟唱《垓下歌》,既表現出霸王項羽的豪邁,同時,也表現了宿遷的酒文化。
  項羽的歷史結局是四面楚歌,烏江自刎。而筆者在設計方案時卻采用在烏池的中心位置豎立一座霸王舉鼎雕像。在四面危機時,霸王舉鼎問生死沉浮,充分體現了項羽鐵骨霸氣,給人以震撼。同時,也寄托包括筆者在內的人們相信“江南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的美好愿望。霸王舉鼎雕像位于水池中心5級臺階之上,并由高1.2m石臺拔高高度,使得霸王舉鼎更具威嚴感(圖15)。
  4.4鴻門宴景區和虞姬之舞景區
  從鴻門宴向偏西方望去,中間是露天舞臺,而后方是虞姬舞雕塑。采用鄰借的手法,身坐鴻門宴廳中,將虞姬之舞借到露天舞臺上,全局呈現宴酣之樂,趣味斐然。
  鴻門宴景區:本景區設計以三座鴻門宴故事浮雕墻(圖16)為宴廳屏風,分別為“劉邦赴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3座景墻前設置3張仿秦桌(圖17),本為宴中桌,廣場中實際可供游人坐下休息,使其既有文化觀賞價值,融合景墻變為一個整體,又有實用休憩功能,趣味十足。以鉛筆柏的輪廓代表項莊之劍,三三兩兩配置喬、灌、草木,充分體現廣場的人文主義色彩。通過各種建筑小品組成一個整體,來再現歷史鴻門宴。
  虞姬之舞景區:以虞姬舞劍(圖18)為主題,圍繞雕塑四周設置花壇?;▔癁榕_階式,由高到低,里高外低,高低錯落分為4塊。中間為雕塑,采用金葉女貞和紅花檵木2種灌木組成模紋圖案,根據不同季節選用不同花卉擺放花卉。春夏季:波斯菊、金盞菊、三色堇、萬壽菊、四季海棠、一串紅;秋冬季:石竹、一品紅、新幾內亞鳳仙、彩葉草、羽衣甘藍。平面看上去,仿佛虞姬的舞袖,旋轉回繞,讓人流連。
  4.5烏騅追逝景區與霸王別姬景區
  雕塑是為美化城市或用于紀念意義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觀賞物和紀念物。這2個景區中都是運用具有文化意義的雕塑來烘托項羽的形象。如烏騅和霸王別姬雕塑。不僅這2個景區,本作品中都大量運用雕塑,包括之前提過的霸王舉鼎和虞姬舞劍。   提起項羽,就不得不提他的愛妾虞美人與坐騎烏騅。在項羽人生的最后,他的愛妾與愛馬凄婉動人的誓死追隨的故事都被傳為佳話。霸王別姬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而關于項羽的坐騎,傳說項羽臨死前把愛馬烏騅送給了亭長,亭長帶著它過江,但是忠于主人的烏騅自跳烏江而死,上演了一曲悲歌。所以設計者在主景問鼎烏江的項羽左右兩側各設立1個烏騅雕塑與虞美人花廊來襯托霸王項羽的形象。
  在烏騅追逝景區烏騅雕塑附近設置張拉膜以供游人休息,因為張拉膜外形上狀似軍營營帳,所以,以此來代指軍旅生活。
  虞美人長廊景區主要景觀為廊架,并放置霸王別姬雕塑,不僅表現出項羽刻骨柔情,還為花架增添了唯美的色彩。在項羽的《垓下歌》問出“虞姬虞姬奈若何”后,虞姬回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保ㄊ贩Q《復垓下歌》或《和垓下歌》)歌罷自刎。虞姬忠烈的性格被人們所贊。傳說,虞姬死后,在其血染的地方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艷美花草。相傳虞姬容顏傾城,才藝并重,舞姿美艷,有“虞美人”之稱。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虞美人花多彩多姿,適宜種植于花壇、花境,也可盆栽或作切花用。本設計中將虞美人花叢植在霸王別姬景區花架的旁面,不僅象征著虞美人感人至深的愛意,也為花架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4.6霸王鼎景區與西楚海棠景區
  因為霸王項羽少年時就志向遠大,身材偉岸,臂力過人,相傳雙手能舉起千斤大鼎。所以此區以“鼎”為主題。區內放置霸王鼎,景區中央綠地綠籬造型近似“鼎”的卦象。鼎,《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五十卦,燃木煮食,化生為熟,除舊布新的意思。鼎為重寶大器,三足穩重之象。鼎卦上接井卦和革卦,它是言談改革的第三卦。因此,自古每有“問鼎”“定鼎”之說,《周易》把鼎卦列為改革之卦,將更能說明它意義深遠。項羽領軍而起,推翻秦朝暴政,意為改革。而“問鼎”與主景“問鼎烏江”相對應。
  西楚海棠區為本設計中主要休閑觀賞綠地,以“西楚”諧音的“西府”海棠為主要景觀樹,在綠化的基礎上,增添文化趣味。以西楚海棠來借代西楚,在景觀觀賞的同時,又感受文化的內涵,和主題相照應(圖19) 5其他
  5.1照明小品
  5.1.1草坪燈。草坪燈是用于草坪周邊的照明設施,也是重要的景觀設施。此案中設計的草坪燈,造型復古,主要設置在灌木球之間給人一種視覺沖擊感(圖20)。
  5.1.2路燈。為貫徹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節約能源、維修方便的設計原則,其采用的路燈形式是對稱的形式。本設計方案為了體現文化內涵,路燈主要以2種燈型為主,一種是主軸線上的秦式燈柱,另一種是現代簡約復古式燈柱。
  5.1.3特色燈。露天舞臺區的舞臺上四方各置一紅色大鼓型燈座,高1m,鼓膜內安置燈,夜晚可給舞臺四周增添光亮。大鼓可以設置成立放式或者平放式2種(圖21)。
  除了鼓燈之外,在烏江問鼎景區水中央直通的路上還設置了特色酒燈(圖22)。一條酒壇路代指霸王窮途末路時,一邊大口飲酒,一邊吟唱《垓下歌》;同時,也表現了宿遷的酒文化。為了使酒壇小品具有景觀化效果,所以將其設置成為酒燈,水中倒影,影影綽綽,頗有醉酒朦朧之姿,也襯托出末路時的迷茫。
  5.2圓椅坐凳
  圓椅是園林中常見的服務小品設施,其體量小巧,造型精美,施工簡單??晒┯行菹?,為人們聊天、野餐、下棋、打牌等提供了方便。并可用作供游人賞景的裝飾小品。隨著園林的發展,樹池、花箱等與坐凳結合的小品廣受人們喜愛(圖23)。
  6植物種植設計
  6.1原則
 ?、僮畲笙薅缺A衄F有樹木,最大限度創造林下空間;②適地適樹,適地適花,最大限度使用鄉土樹種和花卉;③考慮植物的季相變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④注重植物生態群落,喬、灌、草比例適當。
  6.2鄉土樹種
  鄉土樹種,是適應一個地區特有自然條件而生的樹種。宿遷的鄉土樹種主要有白榆、臭椿、香椿、刺槐、旱柳、桑樹、苦楝、楝樹、銀杏等。自20世紀70年代引進意楊以來,由于利益驅動,宿遷原有的鄉土樹種已大量地被單一的楊樹品種所取代。誠然,栽植大量的楊樹,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產出,直接使農民致富,但是,由于樹種單一,逐漸暴露出許多生態失衡問題。所以在本設計中為了宣揚及保護鄉土樹種,維持生態平衡,以楊樹為骨干樹種,大量種植白榆、香椿、刺槐、楝樹、銀杏等大喬木。
  7結語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廣場設計是一項綜合的、復雜的問題,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概括來講,是對地區的自然環境、文化環境及經濟技術等條件的綜合考慮,是一種“應答式”的設計。相對于“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國際范式”,它強調了不同地域條件的特殊性和客觀性。筆者認為應該盡可能在新的生活形態和新的技術水平下努力挖掘當地地域文化的精華,營造本地區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圍。通過對宿遷歷史文化及民俗的認知,提煉創新出以西楚霸王文化為特征的廣場景觀特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5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