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語文的人文精神滲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多元文化背景的逐漸豐富,使得教育部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們人文精神的滲透。語文課程中所蘊含的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時代的發展促進了多元文化之間的有效交流,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可以使我國的文化傳承加深,也能夠豐富國家的文化精神內涵。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學習,對學生們綜合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老師必須要從各個階段來對學生們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本文對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語文的人文精神滲透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多元文化;初中語文;人文精神;滲透策略
一、 引言
素質教育的改革推動了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的進步,現階段,人們更加注重文化的傳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滲透,是我國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和方式。而且在此基礎上,學生們自身的文化素養將會更加豐富,具備一定的人文精神,使現代的學生們更加符合社會上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成為一個人文思想較為豐富的綜合性人才。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就成為當下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借助教材內容講解進行人文精神的熏陶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內容,都是根據該時期學生們的成長特征,以及學生們在知識方面應當提升的空間,和學生們在該成長時期應當學習的各方面內容,結合教學的實際目標所編寫的課本。語文教材中的各種課文內容,大都是名家小說散文等的節選內容,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老師在帶領學生們學習語文課文內容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們進行人文精神的一種培養。語文課文的描寫記錄方式,以及語文課文中所體現和表達的深刻情感與重要意義等等,都會影響學生們的思想意識,使學生們漸漸形成自身獨特的思想觀念和人文素養。因此,老師應當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們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帶領學生們深刻地體會課文中所描述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人文思想,從而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素養。
例如,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要給學生們詳細地講解課文內容,結合各個不同的段落內容,以及作者對自己父親言行舉止的描寫,從中都透露出了歲月的變遷下父親的變化。從而也能夠體現出,作者對自己父親的細心觀察和深厚情感。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對這篇課文進行閱讀和思考,使學生們說出自身的認識和理解,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和深入研究,將能使學生們漸漸體會到對父母親人的熱愛之情。老師應當告誡學生們,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父母親要細心觀察,好好珍惜和父母親在一起相處的時間。通過這篇課文,對學生們起到了一定的教導作用,使學生們自身的思想意識得到了熏陶。
三、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寫作,可以鍛煉學生們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運用,使學生們自身的思想觀念更加明確,也便于使老師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有清晰明確的掌握。在展開作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同時,也是學生們人文精神的培養途徑之一。寫作是一種技巧性和具備一定天賦的學習事件,在不斷地寫作訓練中,學生們的思想意識更加明確,自身的書面表達能力以及各種語文知識的有效運用,都能夠得到良好的提升。老師應當給學生們講解寫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們對生活當中所發生的事物要進行仔細觀察,從而展開豐富的聯想,對此進行更加貼切的描述。
比如,在平時吃飯的過程,看到掉落在桌面上的米粒,就應當聯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對語文課程當中所學習的各種類型的詩句和散文的理解基礎上,將其應用在實際的寫作當中,并且通過自己寫作能力的提升,對人文精神的認識更加深入。寫作是通過文字表達自我思想意識的結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事物的多方面發展特征,讓學生們的思想得到豐富,精神更加充實文明。老師要采取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對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進行描述,并且要采用積極向上的方式,描繪出實際生活當中最美好的部分,發揚更加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使學生們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成為更加有用的社會型人才,讓他們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倡導學生豐富課外閱讀,促進人文素養的提升
閱讀是語文教材中的重要內容,語文知識的學習,必須要通過閱讀來進行展開。語文教材中有非常豐富的語文課文內容,這些課文都節選自很多名家之手,教材中的內容有所局限,老師應當倡導學生們進行豐富的課外閱讀,結合學生們的年齡范圍以及思想意識,給學生們推薦一些比較有價值意義的書籍,讓學生們通過閱讀這些書籍內容,來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從而促進學生們人文素養的提升。課外閱讀類型非常豐富,學生們可以通過閱讀一些歷史文化書籍,對我國的歷史發展背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使學生們對歷史的發展過程有深入的思考,逐漸使學生們滋生出濃厚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們的思想意識。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們可以閱讀冰心,魯迅以及朱自清作家們的更多優秀作品,從作品當中體會到不一樣的人文精神。這些閱讀素材當中,都表達了對真善美的贊美和頌揚,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學生們的思想意識也會受到熏陶,自身的視野得到拓展,知識內容更加豐富,大力地推動了現代化教學改革中對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人文精神的培養,對現代化社會對于各種人才的實際需求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展開,能夠通過閱讀寫作教學,來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精神,豐富學生們的思想意識,使學生們能夠更加細心地觀察生活,促進學生們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升,為教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初中語文老師們,必須要給學生們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在實際的教學中,為學生們灌輸更加豐富的語文內容,推動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紀國海.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滲透策略[J].教書育人,2018(1028):149150.
[2]黃華.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J].文學教育(下),2017(1211):152+153.
[3]葛圣東.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滲透[J].學周刊,2014(1014):195+196.
[4]朱小玲.論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J].學周刊,2014(1526):210+212.
作者簡介:
張宏,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中心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8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