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途徑探微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體育作為一門社會性的學科,是高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高校體育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培養,掌握體育技能和專業知識,同時需要加強學生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體育人文精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應當滲透到體育教學每個環節,促進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人文精神為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指明方向,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成為教育教學中備受關注的問題。該文結合高校體育教學,提出幾點人文精神滲透途徑,推動高校體育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  人文精神  滲透途徑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105-02
  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當根據學生身心特點,以教學內容作為基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滲透人文精神的培養,關注體育教育的人文性和綜合性,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1  轉變教學理念,滲透人文精神培養
  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道德理念、行為方式以及價值觀念中有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在人文精神滲透中,應當堅持人本主義理念的指導,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展現學生的價值和尊嚴。同時需要堅持和諧理念指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當注重教學理念的轉變,革新體育教學理念,凸顯人文精神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在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的制定中,需要以學生為中心,融入相應的人文精神,明確體育人文教學目標和要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傳授學生體育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修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結合體育項目的多樣性,打破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情操和品質。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寓教于樂,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如瑜伽、散打、輪滑等新的體育項目,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將人文精神貫穿到課堂活動中,達到相應的體育學習效果。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轉變課堂教學理念,滲透人文精神培養,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社會發展提供更高素質的人才。
  2  完善體育課程體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人文精神,應當堅持學生為本的理念,促進體育課程體系的優化,為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奠定基礎。高校體育課程設置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豐富課程體系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多樣化的體育選修課程,將瑜伽、健美操以及輪滑等體育項目引入其中。同時高校應當結合自身體育資源和教學優勢,設置相應的體育項目興趣班,滿足不同水平和興趣愛好學生的需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需要結合體育的社會性和大眾性,促進教學內容的優化和調整,簡化競技體育學習的難度,對體育教材和教學內容采取合理的加工措施,根據學生自身的身體情況,不斷豐富體育養生保健知識內容。同時結合學生專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自主意識,保證體育課程的靈活性,保證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符合人文精神培養需求。另外,在體育教學體系豐富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體育精神教育,如奧林匹克運動中,可以發現更多關于體育精神的標語,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普及學生體育知識,讓學生了解體育精神知識。在新的發展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注重人文精神滲透,需要豐富體育教學項目,針對每個項目的差異,制定更加科學詳細的教學方案,科學合理滲透人文精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會學生體育動作,同時要求學生掌握運動損傷處理方式,促進教學內容的豐富。
  3  優化軟硬件教學環境,滲透人文精神培養
  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軟件和硬件教學環境,對體育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對人文精神滲透效果有著影響。高校體育教學對空間和環境有著特定的需求,需要保證體育運動器材的完善。在舒適輕松的教學環境中,可以有效激勵學生,讓學生和體育知識、教育人員產生非常好的關系,讓學生從更深層次體會和感受人文精神。因此,高校應當加大體育設施和設備的投入,購買和健全體育相關器材,完善體育場館和場地,加強高校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在高校宣傳欄等張貼體育標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構建良好的校園體育人文氛圍,為人文精神滲透奠定基礎。高校應當開展人文精神主題的文化活動,借助校園廣播、報紙以及網站等方式,邀請相關人員開展講座活動,注重人文精神的推廣,引導學生積極倡導和踐行人文精神,借助校園人文文化氛圍強化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另外,教師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執行人員,也是人文精神滲透的帶路人。高校需要加強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保證人文精神滲透和教育的開展。同時引入更高素質的教師,借助相應的管理和激勵機制,加強人文素養的培養,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體育教師應當將課堂活動作為共同進步的陣地,保持嚴謹的課堂教學態度,對學生運動采取相應的監督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課堂發言積極性,培養學生看待問題的正確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理念。同時需要加強教師人文精神素養培養,借助體育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體育教師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散發人文素養,對學生產生無形影響,提高人文精神滲透效果。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體育教師隊伍健身,實現人文精神的有效滲透。
  4  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滲透人文精神培養   高校體育教學中,以“三基”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體育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采取單一灌輸和動作示范為主,難以滿足學生人才需求。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采取先進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滲透人文精神培養。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當注重教學方式和路徑的探究創新,采取啟發式、情境式、合作式以及分層式等教學方式,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為人文精神傳播提供契機。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多媒體在教學中廣泛的使用,為人文精神的滲透提供新的方式。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身心特點,采取趣味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高校體育教師采取人文性教學方式,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和學生處于平等位置,開展共同探究學習活動。課堂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提出自身疑問,表達自己的觀點,開展自由辯論活動,加強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在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中,結合人文精神給予學生關心關懷,對于學困生給予耐心指導,選擇適合自身的體育項目,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了解學生心理動態,滿足學生課堂學習需求,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水平,實現學生人文精神的滲透。
  5  結語
  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應當注重人文精神滲透途徑的探究,不斷完善課堂教學缺陷和不足,提高人文精神滲透效果。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將人文精神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育教師人文精神培訓,深入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和作用。同時注重教學觀念的轉變,完善體育課程體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加強高校體育軟件和硬件建設,提高人文精神滲透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斌峰.試析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人文精神的價值及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8,8(5):77,79.
  [2] 李樹一.簡析人文精神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運動,2018(3):81-82.
  [3] 謝曉飛.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人文精神的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6):126-127,129.①作者簡介:楊玲(1966,9—),女,漢族,湖北荊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學與訓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3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