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德育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導向手段,也是學校素質教育開展的基本前提,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不僅關系到學生道德感的建立,更會對其個人社會品德、性格氣質、生活習性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產生重要的影響。小學體育是一門培養學生形成優良生活運動習慣,樹立其堅強意志,促進學生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課程。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一方面能夠有效凸顯體育課堂的趣味性與教育性,有助于在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同時弘揚體育精神。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德育規范學生的規則意識,使其盡早適應社會環境,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人才。在具體的體育德育滲透中,我提倡通過體現積極參與、合作、競爭的氛圍,以相應的體育運動或游戲為德育滲透載體,從而為學生構建品德教育與自我發展的學習平臺。下文中,我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相應的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策略,以期為廣大教學同仁提供參考思路。
  一、鍛煉運動能力,培養良好心理素質
  運動能力是人們參加活動的重要基礎,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也是教師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目的。首先,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更喜歡輕松愉快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則可以基于相應的教學內容設計具有趣味性,且符合學生身體接受強度的體育游戲,通過體育游戲激發他們,從而使其樂于學習相關的運動技能,進而鍛煉運動能力。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學生在體育游戲中所產生的良好運動體驗之間息息相關,而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契機,適當融合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并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指導“跑”相關的運動技巧時,則可以設計“紅綠燈”游戲組織學生參與。在游戲前,教師可以將“跑步”這一動作進行分解,即分解為先擺臂、再抬腿、后跟上三步,并將這一系列動作為學生進行標準示范,使其明白跑步的基本技術與規范起步動作。其次,為學生講解“紅綠燈”這一游戲規則:在游戲中,教師先扮演“交通燈”,手臂舉起,為綠燈,此時學生們可以跑步通行;而當手臂橫放于胸前時,則為紅燈,參與游戲的學生則需要停止跑步,原地等候“信號燈”的轉變,有“闖紅燈”情況時,則從小組30分總分中扣除1分,以劃線地方為終點線,學生們進行小組內成員接力比賽,全部通過終點線,且小組總分最高的獲勝。通過這樣的跑步游戲設置,學生們能夠在教師所營造的游戲氛圍中不斷練習跑步的技巧,而反復觀察教師,也能夠鍛煉學生判斷與思維能力,對于強化其游戲環境的適應能力具有重要價值。在游戲中,為了團隊的得分,學生們也能夠積極投入游戲中。此時,教師可以適當展開德育滲透,對于有失誤的學生,可鼓勵其善于總結經驗,將自身錯誤對于團隊努力的影響降到最低,從而培養他們樂于總結、反思的優秀品質;對于其他還未上場的同學,教師則可以引導他們注意觀察其他同學表現優秀地方,做到虛心學習,同時,指導他們對正在比賽的成員給予一定的喝彩與鼓勵,給其帶來支持,也使他們在鼓勵安慰他人的同時收獲美好的同學情誼。而在比賽結束之后,對于獲勝的同學,教師教導他們不能驕傲自滿,團隊的榮譽是所有小組成員共同的努力;而對于落敗的同學,教師應當鼓勵他們堅持,不能氣餒。
  二、發揮育人功能,形成健康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主要是指學生們在相應的體育運動中遵守運動規則,并追求良好的體育精神與道德風貌,教師則應發揮體育學科的育人功能,幫助學生在積極的體育游戲活動中能夠形成健康、積極的體育品德。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籃球運動的控球與運球技巧時,就可以采用“運球接龍”的游戲在發展其控球能力,培養運球節奏感的同時,使其形成健康體育品德。運球接龍的游戲規則如下: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3~4組,每組分發一定數量的籃球。設置好相應的起點線與終點線,小組成員同一時間站于起點線開始運球,運球過終點線為結束。在運球過程中,若有隊員控球失敗或跟不上整體的運球節奏,則淘汰,至終點線后,成員剩余最多的小組獲勝。在這個游戲中,主要就是考查學生們的控球與運球能力,要求小組內運球節奏基本統一,旨在鍛煉學生們在小組中的團結協作與善于觀察學習的體育素質。游戲初期,小組內隊員們很難在運球中達成一致的動作,此時,教師則可以先暫停游戲,給予學生相應的思考時間。思考過后可以發現,有的小組運用了喊口令的方式控制組內運球節奏;有的小組則通過控制運球高度而保持了運球節奏;也有的小組統一要求先左腳前進,并用余光觀察右邊同學的運球情況而逐漸調整自身的運球力度、距離。此后再繼續進行游戲時,教師會發現,盡管沒有過多指導與干預,學生們也能夠憑借自己的聰明與努力想到游戲的配合方式。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體現了強烈的求勝欲望與進取精神,而教師作為這一游戲的裁判,應當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告知學生,要想獲勝,應當通過公平競爭的途徑,而不是投機取巧,小組運球之所以能夠成功或取勝,也是因為他們通過智慧尋找到了配合技巧。此外,在團隊活動中,學生們并沒有拋棄能力較差的同伴,而是不斷調整自身腳步與節奏,在這樣的氛圍下,教師應當驕傲地告訴學生,他們無疑都具備了健康的體育精神與道德品格。
  三、分析比賽事件,主導課堂德育滲透
  體育運動都要求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競賽精神,但是有競爭就有沖突,因此在教師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們為了勝利,為了輸贏也難免會發生相關的爭吵、互不相讓情況,此時,教師絕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應當利用競賽情況積極地為學生進行德育。
  例如,在籃球賽過程中,有的學生可能取勝心切,為了獲勝故意犯規推人,教師在發現后,則應當對這樣的行為進行嚴肅批評,告誡學生們盡管比賽輸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遵守比賽規則,公平競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也能立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其正確的運動觀,更避免了他們不良品德的形成。針對這一情況,教師也可以及時進行德育滲透,告知學生們,籃球是一項講究團隊合作配合的運動,在球場上過度的“個人英雄主義”并不利于團隊的整體榮譽,反而會增加進球難度。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經典的球賽配合場景與片段為組織學生觀看,并在播放球賽的同時,適當講解每一個位置之間的相互配合與不同球隊之間的戰術差異,從而更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健康籃球比賽的重點所在。
  四、促進健康行為,養成體育鍛煉習慣
  小學體育課程的開展,其主要授課目標為從小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的習慣,增強自身體格,從而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以運動豐富生活。但就當前而言,小學生的注意力多被電子產品、明星娛樂等吸引目光,在積極運動方面意識較為薄弱,此時,教師需要積極促進學生們的健康行為,鼓勵其盡早養成參加體育運動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注意觀察每位學生的運動狀態,并鼓勵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運動能力一般的學生。必要時,教師也可以與運動技能掌握不扎實的學生結為搭檔,一方面糾正其運動中的錯誤動作,另一方面也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愛上鍛煉。對于一些不愿意參加集體練習,如肥胖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循序漸進地接受體育鍛煉,幫助其走出肥胖帶來的自卑與陰影。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關注肥胖學生的行為習慣,針對性地幫助他們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督促其通過健康行為與運動干預降低體重,并提升自身身體素質。此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運動給自身帶來的收益與效果,如完成長跑后獲得的自我認同感與滿足感;每日步行上下學時,不僅節省了交通費用,更豐富了鍛煉項目;學生通過運動可以有效緩解平時學習、考試帶來的壓力;在參加完鍛煉后,睡眠質量明顯提高了……教師通過喚起學生自身對于健康行為的良好體驗,可以促進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養成樂于、勤于鍛煉的習慣。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是一項終身性的活動,在小學階段中,教師應當通過德育滲透幫助他們建立其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健康體育品德。在教學實踐中,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運動鍛煉氛圍,并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指導學生思考體育精神及體育給生活帶來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將體育教學與道德教育相融合,讓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得以全面提升。
 ?。ㄘ熑尉庉?林 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80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