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發展進程中,隨著綠色低碳理念的滲透,人們對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城市園林綠化設計的必然趨勢。本文從城市園林綠化設計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重要意義、設計原則分析入手,詳細闡述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性。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城市園林景觀;設計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生態環境的破壞愈演愈烈。霧霾現象將環境問題推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日程,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升,城市園林景觀成為衡量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指標之一。優秀的城市園林綠化設計能夠將大自然的魅力完美展現,充分體現地域特色,展現當地文化內涵??沙掷m發展戰略的提出,是人類在不斷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深刻反省自身,逐漸探索出來的一條真理??沙掷m發展是社會、經濟、自然三者的協調統一。
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必須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可持續為本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和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循環經濟,才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城市文明發展之路。
1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
1.1構建城市生態文明
城市園林生態環境的破壞、城市建設中樹木的不斷更換,都嚴重影響了城市園林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城市的發展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城市園林的管理必須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城,為忙碌的城市居民提供一個休憩、親近自然的空間。城市園林設計要利用合理布局、持續發展、高效管理的園林植物有效凈化空氣、降低噪音、調節溫度,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緩解精神壓力,愉悅心情。
1.2促進城市經濟文化發展
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一向是相輔相成,城市園林景觀的形式和文化內涵受到文化、政治、經濟的多重影響,城市園林景觀的存在能夠改善城市的整體面貌,從而吸引更多外來投資,推動城市經濟和文化健康發展。
2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原則
2.1生態保護性原則
城市綠地系統決定著城市的生態環境,城市綠化能夠有效調節小區域內的溫度、濕度,對防風固沙、凈化空氣有著重要作用,城市規劃設計要遵循生態保護性原則,盡可能保留城市規劃用地上已有的樹木群落結構,這些自然生長的群落和大樹是城市的瑰寶和底蘊,要結合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對原有的自然群落結構進行保護和協調,從功能性、美學角度設計出符合現代居民居住需求的城市園林景觀。城市的規劃設計要為植物提供和諧穩定、足夠的生存空間,植物的選擇也要與當地氣候、土壤等相適應,保證成活率。
2.2綠地利用率最大化原則
土地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資源,城市土地資源相對匱乏,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要充分考慮該問題,在有限的綠地資源上,建立多層次的立體化園林景觀,條件寬裕的地方采用地被、灌木和喬木構建立體布局,拉伸視覺空間。條件一般的位置樹穴種植喬木,形成林蔭覆蓋效果。條件苛刻的墻體、河道邊的有限綠地,可采用藤本攀援植物和懸掛植物,形成大面積的立體綠化覆蓋效果。
2.3水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原則
水是城市園林綠化生存的重要保障,我國大多城市園林綠化用水仍然采用簡單的人工灌溉,這樣灌溉方式忽視了地表水、地下水的循環利用,造成極大的水資源浪費,構建節水系統,建設海綿城市綠化能有效收集利用水源。海綿城市理念和合理的園林規劃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城市園林綠化為城市生態帶來的自然凈化作用,逐步形成完整穩定的城市生態系統。海綿城市本質是城市園林綠化中的一種雨水利用技術,城市綠化大量的土壤可以涵水、滲水,使雨水順利進入地下水系統,實現水循環,但在城市化建設中,硬質化的道路、建筑均減少了城市綠化面積,阻礙了水循環,造成雨水無法順利進入地下水系統,匯集成地表徑流進入城市排污系統。在規劃和建設海綿城市時,要充分考慮保護城市生態安全,要優先使用自然排水系統,比如,公園、綠地、湖泊、河流、溝渠等海綿體,做到雨水的自然排放、自然凈化,充分利用水資源,提高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
2.4能源使用高效性原則
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能源供不應求的現象越發嚴重。城市園林景觀照明等一系列能源消耗要充分考慮節能環保,使用太陽能、風能發電等技術,實現能源利用的高效性。
3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現狀
3.1園林規劃計設計不夠合理
一是多數城市綠化景觀設計忽略生態保護性原則,城市建設大面積清除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砍伐樹木、回填河流,過于看重工程新植,忽視了植物自然群落的協調性和穩定性。二是城市綠化設計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樹木品種雷同、大量引進外來品種,忽視鄉土樹種運用。三是大量使用大理石、進口噴泉等昂貴材料,缺少園藝氣息。四是設計人員憑空想象,不去現場,設計方案呆板雷同。五是栽植苗木只考慮經濟效益,空間預留不足,缺少可持續發展空間,生長空間不足導致樹形被嚴重破壞。
3.2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不到位
一是園林綠化法律法規普及不到位。園林綠化相關的法律法規普及程度不夠,多數市民對綠化條例等一系列園林法律法規一無所知。園林部門及新聞媒體要加大園林相關法規的宣傳、科普工作,執法部門要加大毀綠的處理力度。二是精細化養護管理不到位。衛生保潔、除雜草、綠地平整、養護穴(溝)整理、樹木扶正、萌蘗枝修剪、死樹清理、抗旱澆水、修剪、割草、病蟲害防治、施肥等一系列養護工作管理程度不夠,未達到精細化養護標準。三是城市綠化成品保護形勢不樂觀。前期城市管網建設不到位,到處開挖綠化建設造成樹木的破壞情況嚴重。尤其是供電頂管設井、污水沉井等大型施工項目往往會直接造成綠化不可挽回的損失。多數城市對綠化成品的重視程度不夠,為滿足桿、線、箱、井等建設需要肆意毀壞綠化,與周邊綠化環境格格不入。
4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策略
4.1尊重自然,堅持以人為本
城市園林綠化具有重要的社會服務功能,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要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為目標,堅持以人文本原則,合理規劃城市公共綠地。城市園林綠化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嚴格遵循自然原則,在符合自然環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合理選擇植物的種類、規格、數量,通過最佳配比達到預期效果,提高城市園林景觀凈化空氣、減少噪音等功能的效率。
4.2優化方案,推進可持續發展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可持續發展理念就是充分利用節能、環保方式方法,使用太陽能節約能源,使用海綿城市綠化方案對雨水進行重復利用等。通過合理的設計,降低綠化養護管理成本,實現城市園林景觀的可持續性??沙掷m發展綠化方案的設計可通過現場考察、調研、經驗總結、結合實際情況等方式設計,進一步提高方案的可實施性。設計時要充分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植物結構,在保留原有自然風光的同時,提升園藝設計性和整體協調性,多角度、多方位地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整體性和局部性設計,實現城市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5結語
總而言之,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綠化涉及多個領域,對城市經濟、文化、健康、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園林人要積極完善自身知識體系,拓寬知識深度和廣度,提高城市園林景觀文化、人類與自然的協調性,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