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現代信息技術下城市可持續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繼數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級形態開始出現,不難發現,居民生活變革、城市經濟轉型、環境管理等都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針對城市可持續發展這一重要的話題,主要闡述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發展中的應用,重點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來淺析城市可持續發展現狀,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2-0133-01
  隨著信息化與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城市逐漸成為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主要主體。然而環境污染、城市化水平不高、資源利用不合理等現象日益凸顯,人類作為城市活動的主體,也逐漸意識到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不同時期對于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又有不同的理解,當今社會正處于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時期,物聯網、互聯網等科技的高速發展快速推動著城市的向前發展。因而,本文主要從信息技術方面來闡述城市可持續發展現狀。
  一、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城市是全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行動重點和戰略支點,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對于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1]。城市規模逐漸增大,城市人口出現劇增,這些現象都在無形中增加著地球的壓力。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理解程度的加深,城市可持續發展也開始逐漸地被人們認識。
  二、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1.信息化。信息化的出現對于城市電子化發展的實現了有力促進[2]。對于信息化來說,它包含有萌芽、提升與時化三個階段。在萌芽階段,信息發布階段主要是在線服務(城市信息服務上網);單向交互階段主要是交互溝通。在提升階段,雙向交互階段主要是整合信息:城市內部整合獨立門戶網站,該階段始終以用戶為中心,圍繞如何滿足用戶而整合;互聯網的功能進一步增強,整理和存儲技術更新。在實時化階段,互聯智能階段主要是隨需而變:信息業務流程實現全方位整合,服務能級提升;物聯網、云計算、信息安全技術等新興技術出現并應用[3]。信息化的快速普及為城市的效能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于是出現了對于城市五大系統的整合。
  2.數字化。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中國開始探索“數字城市”的建設,而信息化和數字化的逐漸滲透,中國各特大城市開始積極向智慧城市轉變。智慧城市需要打造一個統一平臺,設立城市數據中心,構建三張基礎網絡,通過分層建設,達到平臺能力及應用的可成長和可擴充,創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系統框架。從功能上來看,智慧城市體系可分為應用層、平臺層、網絡層、感知層四個層次,分別涵括了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智慧城市的總體目標大致可分為六個方面,即智慧的交通、公共事業、市民服務、教育與科技、公共安全以及醫療。數字化可視作是人類發展的臺階式進化,其中既包含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和人際關系的社會經濟變革,也包含著政府決策、政府管理、政府服務和廉政建設的革命性進展。
  3.智能化。智能化是指由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行業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匯集而成的針對某一個方面的應用。從六個方面來看主要包括:互聯化,即所有的物體都能被感測,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數據,需要輸送到后臺進行處理;綜合化,即兩個含義,一是技術的綜合,即全程數字化,實現網絡技術一體化,二是業務的綜合;通訊化,即無論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自由地與世界上其他人進行任何形式的通信;信息流,即不僅能傳送和交換信息,還能在各種條件下一最優化的方式存儲,處理和靈活控制信息;寬帶化,即不僅能傳輸低速的窄帶信息,而且還能傳輸高速信息;全程數字化,即通信網中任何一部分所有信號都是數字信號。全程數字化是實現綜合業務數字網的基礎,智能化實現了城市發展更透徹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聯互通。
  三、現代信息技術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1.信息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如今,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在世界逐漸呈現信息化,中國逐漸呈現數字化,智能化對于城市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城市可以運用新的科技去改善核心系統,從而最大限度地優化和運用有限的資源。信息化、數字化與智能化在城市的不斷應用將帶動交通、物流、醫療、家居,以及工業、農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的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和技術革命,推動戰略新興產業跨越發展[4]。城市的可持續需要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來創建一個智慧的醫療系統,為居民的身心健康帶來保障;創建一個智能交通系統,為居民的出行帶來保障;創建一個智能家居,為居民形成一個舒心的家庭環境;創建一個智慧城市體系,為居民營造一個安全的城市生活環境。
  2.信息化、數字化與智能化使城市可持續發展有了更豐富的內涵。智能城市是一個系統,不但包括人腦智慧、電腦網絡、物理設備這些基本的要素,還會形成新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社會形態。智能城市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高級階段,更加強調城市信息的全面感知以及城市生活的智能決策與處理。
  在“城市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最先提出的時候,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有效利用有限的資源、愛護環境等這些易于發現的問題,但是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和城市的發展,不難發現城市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人們所要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廣泛。交通、出行、醫療等與人們密切相關的一切行為方式都與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5],而城市可持續發展這一簡單的名稱也隨之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資源的可持續,經濟的穩發展,技術的新創新,這些都為城市可持續帶來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四、城市可持續發展遇到的挑戰
  城市是一個由五大核心功能構成復雜的系統,涉及城市功能的五個主要領域及其若干個子領域。各系統應以協作的方式協同運行,而如何讓各系統協同運作,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城市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當前社會發展下,人口不斷地向城市移動,導致城市人口基數不斷增大,對于城市來說,交通、資源、基礎設施等都要根據城市人口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調整。要維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則首先要完善城市交通、信息化基礎設施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出行更加順暢,高效率運用城市道路資源,運用完善的城市設施體系,有效監控城市中發生的各種情況,營造一種和諧的城市環境,進而創建一種新的城市生活。
  2.資源環境有待改善。對于城市來說,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出行等基本問題。在地球壓力日漸增大這一背景下,人口雖然是不可避免會談及的話題,但是對于我們生存的環境來說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氣候變暖這一很早便已出現的問題,在如今仍然沒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而城市污染讓我們這些身在其中的社會人都深有感觸,從前幾年的霧霾開始,我們應該體會到城市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所以,城市可持續發展不僅是資源可持續性,也需要讓環境可持續。
  3.市民生活質量有待提高??沙掷m發展建設將改變我們的生存環境,改變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聯系方式,影響人們的生活、娛樂等一切行為方式。在可持續發展建設中,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改變當前醫療資源有限,分配不完善的現狀,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對于市民來說,社會的不斷發展也要求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地提高,社保、教育、文化和衛生等基礎日益重要。政府要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高行政效能,進而提升市政治理效能。
  4.產業經濟有待發展。對于現階段的我國來說,正處于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穩定的經濟來支撐,在產業升級的重要階段,我國發展新興技術的企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企業資金實力也相對比較薄弱,用于技術研發部分的資金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對企業技術創新有很大影響。可持續發展中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穩定地實現產業結構重組,需要優化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改進傳統產業,不斷實現產業創新。
  參考文獻:
  [1]  UNFPA.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2007[R].New York:UNFPA,2007.
  [2]  王家耀.大數據時代的智慧城市[J].測繪科學,2014,(5):3-7.
  [3]  巫細波,楊再高.智慧城市理念與未來城市發展[J].城市發展研究,2010,(11):40.
  [4]  徐靜,陳秀萬.我國智慧城市發展現狀與問題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7):23-26.
  [5]  張銘.“智慧城市”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4,(3):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704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