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發展循環經濟 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所取得的輝煌經濟建設成就令全世界刮目相看,但在取得巨大經濟發展成就的同時,我國也為此付出了非常沉痛的資源環境代價,如不采取有效策略積極整改,資源環境問題將會嚴重削弱我國在經濟建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诖耍F以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討論語境,在簡要闡釋循環經濟的內涵、特征的基礎上指出了在我國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的現實意義,并提出了轉變傳統的發展觀念;調整和優化城市產業結構;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完善法律體系建設;開發高新技術產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等發展路徑。
  關鍵詞: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4-0120-02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和特征
  所謂循環經濟,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生態經濟,是以對有限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為根本點,將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的物資流動方式(資源—產品—廢棄物)轉變成為了閉環循環模式(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減量化原則(也稱之為減物質化原則)是發展循環經濟所必須堅守的重要原則,也是首要原則。在減量化原則下,發展經濟的同時要致力于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要努力實現節能降耗,要盡最大可能減少因為發展經濟而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循環經濟把對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和清潔生產結合在一起,強調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應遵從自然規律,應以自然活動規律指導人類社會的各種經濟行為,因而循環經濟也有綠色經濟的美譽。與循環經濟相比,傳統經濟則是一種物質單向流動的經濟模式,即所謂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流動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人們為了滿足經濟增長需要而無節制的開采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資源,而后再把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肆意的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去。換言之,也就是傳統經濟的增長是建立在把自然資源不斷地轉變成為廢物的基礎之上的。這種經濟增長模式最為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自然資源的日漸枯竭和生態環境的日漸惡化。毫無疑問,在傳統經濟模式下,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越多,對資源的消耗也就越多,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的廢棄物也就越多,對自然環境的危害也就越大。而在循環經濟模式下,經濟發展卻可以實現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危害來獲取盡可能大的經濟財富,因而循環經濟促進了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關于循環經濟的特征,當前學術界認為大致包含新系統觀、新經濟觀、新價值觀、新生產觀和新消費觀。新系統觀指的是循環經濟系統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構成的在一定系統內的運動過程。新經濟觀指的是循環經濟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經濟活動以實現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新價值觀指的是循環經濟更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更重視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新生產觀指的是循環經濟要求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以盡可能地創造良性的社會財富。新消費觀指的是循環經濟要求在消費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問題以及如何建立循環的生產和消費體系。
  二、我國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確立,為我國城市從傳統經濟向可持續發展經濟的轉變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優化了城市經濟建設領域中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舒緩了自工業化革命以來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沖突,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ǘ┯欣谌娼ǔ尚】瞪鐣?
  我國現在已經進入了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不僅要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還要實現生態文明。循環經濟素有綠色經濟的美譽,循環經濟具有經濟效益高、環境污染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優勢,城市發展循環經濟與黨中央國務院倡導的生態文明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三)有利于與國際貿易對接
  科學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以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例,這些國家在資源環境方面不只是對處于鏈條末端的產品提出了環保要求,而且還對產品的研發、生產、包裝、運輸直至循環再利用等鏈條上的其他各個環節也都提出了環保要求,面對國際貿易的環保要求,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無疑有助于我國在經濟貿易領域與國際軌道的對接。
  (四)有利于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循環經濟蘊含著非常高的科技含量,不僅能夠減輕因發展經濟而帶來的環境污染壓力,而且還能夠為資源再生產領域提供新的發展機會,為城市解決大量勞動力就業問題,為城市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世界經合組織的調查統計表明,建立在循環經濟理念基礎之上的環境產業必將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并列為當代最具發展潛力的三大領域。
  三、我國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徑
 ?。ㄒ唬┺D變傳統的發展觀念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發展可謂突飛猛進,國民經濟生產總值迅速提升,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長期保持在8%左右,但是這種經濟增長卻讓生態環境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很多城市片面的把經濟發展簡化為GDP決定一切,因一味追求GDP增長指標而忽視了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所以,要在城市發展循環經濟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觀念、理念,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倡節能降耗,再生利用,為城市發展趟出一條節能型、清潔型的道路。
 ?。ǘ┱{整和優化城市產業結構
  自新中國成立至今,在七十年的經濟發展歷程中,城市為經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城市始終走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前沿陣地上。但是七十年的漫長道路也讓城市原有的產業結構出現了嚴重的老化,產能不足、污染嚴重、技術落后等問題成為了制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要進一步發展城市經濟,還必須要優化和調整城市的產業結構,積極開發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技術產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三)加強政府監管力度   在城市發展循環經濟,必須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僅憑企業自身的覺悟和社會群體的自覺性來實現節能降耗和再生利用是不現實的,收效甚微。為此,城市政府需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特色構建具有專業水準的循環經濟發展監管機構,將節能降耗、環保保護、再生利用、循環經濟發展情況等因素納入到對監管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體系之中,加強政府部門對發展循環經濟的監管力度,對于監管不力、工作不作為的部門機構和人員要嚴厲追責,通過政府強有力的措施為城市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清除路障。
 ?。ㄋ模┩晟品审w系建設
  長久以來,人們對于環境被污染、生態資源遭到破壞等現象深惡痛絕,尤其是在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尤為突出?;仡欉@些年來我們賴以發展經濟的城市環境,霧霾圍城久驅不散,污水遍地腥臭刺鼻,固體廢棄物隨意堆放,肆意散發有害物質,水源污染、空氣污染,藍天白云已經久違了我們的城市上空,這些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其中一個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法律體系的不健全和法律懲處力度的不足。法律約束力的薄弱給了排污方污染環境的底氣,完善法律體系建設乃是城市發展循環經濟必要的前提條件。
 ?。ㄎ澹╅_發高新技術產業
  循環經濟屬于技術密集型經濟體系,包含了大量的高新技術信息,只有將最新的技術應用于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才會有生命力。而這也正是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優勢所在。與農村經濟建設條件相比,城市集中了更多的專家學者和更先進的前沿技術,所以,在城市發現循環經濟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積極開發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體系,以開發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為城市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技術保障。
  (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循環經濟是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相較于傳統經濟而言還是新生事物,很多城市民眾對于如何發展循環經濟并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人們痛恨環境資源遭到污染,痛惜生態資源遭到破壞,人們又渴望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物質生活水平,但是作為普通城市居民卻鮮有人懂得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可以調和二者之間的矛盾,因此,城市各界要廣泛開展循環經濟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城市居民中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提升社會公眾對資源可以循環再生利用的認知度和認可度,調動社會群體主動參與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參考文獻:
  [1] 汪明月,張琪琦,史文強.低碳循環經濟的內涵及發展策略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
  [2] 陸 學,陳興鵬.循環經濟理論研究綜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S2).
  [3] 高興和,王 升.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經濟理論和法制建設問題[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5(9).
  [4] 周宏春.務實推進新形勢下的循環經濟發展[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1(11).
  [責任編輯:王功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9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