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給排水規劃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市政工程是一項關系到城市運行順利與否的重要工程,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市政工程開展,城市鋪設公路導致硬化面積不斷擴大,城市排水和滲透能力隨之降低,在很多給排水設計不夠合理和完善的城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雨后洪澇問題,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運輸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海綿城市理論是近些年來新興的一種現代化建設理論,若在給排水設計中能得到很好的應用,將發揮十分重要作用。文章重點就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給排水規劃設計要點進行研究分析,以供業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工程;給排水;規劃設計
引言
海綿城市簡單地說就是城市很像海綿,海綿城市能習慣環境的變化和自然的災害等,在雨中能充分的吸收大部分的水分,當城市缺水的時候,海綿城市就可以把水的儲存可以充分的釋放,而且還會十分有效的使用。如果要有效的利用海綿城市的理論,那么一定要遵循生態優先的原則,通過對自然環境的全面的考察,而且還要制定非常合理非常完美的人工措施。還要在確保城市排水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充分的儲存水源,凈化和利用自然雨水等的水資源,然后努力的實現城市生態的保護,為城市發展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動力支撐。
1海綿城市概述
1.1海綿城市的概念
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指的是將在對城市進行規劃設計時促使城市具有海綿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吸納性和彈性,在面對城市環境發生變化時能夠表現出良好的協調性。將城市建設成海綿城市的原因在于當前的城市空間中道路硬化用地面積已經達到了城市建設總面積的20%左右,這樣的數字表明在雨水量較大的季節,城市排水系統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大量的硬化路面已經嚴重的削減了雨水的滲透,極易導致城市排水系統的癱瘓。而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能夠保證排水與給水兩個方面都能夠具備一定的彈性,促使城市該排水系統能夠更好的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供水困難和雨季城市交通堵塞問題。
1.2海綿城市的特點及重要性
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對城市市政給排水設計的重要性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合理改善城市環境。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在現代化的城市發展之中如何提升城市生態建設的質量已經成為了重要的話題,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是基于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于一體的理念,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相關政府的密切關注;第二,有效提升城市防洪防澇能力。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能夠高效的提升城市防洪抗洪能力,減少積水對城市道路的破壞和對人們出行的困擾。該理論能夠將雨水進行合理的收集,并且利用合理的規劃優勢為城市提供更加豐富的水資源。
2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的現狀分析
2.1當前城市市政給水設計不夠完善
當前城市市政給水設計之中還有諸多的缺陷,站在供水系統的情況來看,當前工程給水設計沒有辦法滿足全封閉供水系統的實現。各個地方的給水設計主要是以工程項目為主,那么就會形成一個個孤立的單元,使得供水廠、用水點的管理出現斷裂。站在增壓設備角度來看看,不使用價高質優的超導超磁通量的材料,供水系統工作的效益偏低,以及二次更新換代投資比較大,不方便使用微型化智能化變頻調速泵機組作為主流的新給水設備的使用。
2.2水處理技術有一定的局限性
當前水處理技術沒有辦法解決重金屬污染病毒、重金屬污染等等污染問題,城市的自來水廠常規水處理技術處理的水,水中依然包含有諸多有毒、有害物質,尤其是微量有機污染物可檢出數百種,在這之中有很多是有“三致”作用的重點污染物。對于病毒來說,當前還沒有完善的技術可以進行檢測,當前水處理工藝對于病毒的消除還沒有辦法,建筑工程給水設計的長效利益有一定的危害性。
2.3當前城市市政給排水設計之時注重項目利益
在城市市政排水設計之中,對于消費者比較漠視,施工者在管道施工之中比較重視自己利益,在給水工程之中不依照施工的要求來進行,使得建筑工程給水設計的長效利益有一定危機的存在。
3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給排水規劃設計要點
3.1人行道設計
人行道作為行人出行的設施,在城市建設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人們提供便捷,在人行道的設計中引入海綿城市理論有助于市政工程更高效地發揮城市功能。在過去幾十年的道路建設中,鋪設道路使用的材料滲透性能很差,當城市降雨速度快于滲透速度時城市就因為積水而發生內澇,城市的交通出現故障。海綿城市理論支持選用透水性能優異的建筑材料進行鋪設路面,保證降雨量大時雨水也能及時地滲入地下,使地下水資源得到有效的補充,地上路面的濕度也得以有效調節,一舉兩得。如果路面情況復雜而無法保證施工場地土壤有較好滲水性的話,可以考慮在地下較淺的位置安裝排水管,也是一種較好的排水設施。
3.2車行道設計
市政路面建設除去人行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以外,車行道是一種使用更加廣泛的公路,同時由于使用對象為高速行駛的車輛,對路面的透水性能會更高。目前市政道路建設中使用的大部門鋪路材料卻都是非透水性路面,容易生成積水,地下水資源得不到補充還會出現熱島效應,路面上車輛行駛也會受阻,因此在車行道的施工中要注意合理地運用海綿城市理念。凡事都講究度的概念,在道路鋪設中不能只考慮滲水能力,還要注意對路基的保護。在實際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應該在車行道的中下層保留使用非透水性的材料,防止透水量過大入侵路基影響其堅固性,車行道上層鋪設透水材料,這樣雨水能夠恰當地實現排除和收集,同時還能保證車行道的使用質量。
3.3綠化帶設計
綠化帶設計是市政工程給排水系統設計的又一組成部分,根據海綿城市理念的指導,其在設計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作用:第一,過濾雨水。城市中每年都會有大量降水,這些雨水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因此要做好對其過濾和后處理工作來提高其純凈度。在綠化帶中可以設置礫石層和滲透管,這樣自然降水就能夠經過這些程序來實現自主過濾,最終實現水體的補給;第二,收集雨水。在路面鋪設選用了透水性較好的材料以后,雨水就能夠自動順利地進入地下,在地下18cm左右的深度為綠化帶植土,可以通過人為調節雨水口的分布,使其盡可能地均勻分散,以保證雨水能夠很好地灌溉綠化帶;第三,排放雨水。當某個季節的降雨量過大時,雨水口對雨水的承載能力有限,就需要地處地勢較低的綠化帶來幫助儲存雨水,這一切應該借助溢流系統來實現,雨水通過溢流系統進入管網內,這樣無法被雨水口接納的雨水就可以排出去。
結束語
綜上所述,海綿城市是先進的城市開發建設理念,可以較好地滲透和應用于市政工程給排水規劃設計之中,借鑒海綿吸水和釋放的屬性,充分考慮城市的地理區劃位置特性,實現市政工程點、片和面的規劃和設計,有效的收集、凈化和循環利用的雨水資源,提升市政工程給排水系統的先進性和生態性,保持城市開發建設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展示現代城市給排水系統的多元化功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立斌.海綿城市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體現[J].住宅與房地產,2019(09):83.
[2]雷雨潤.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實踐[J].南方農機,2019,50(05):252.
[3]林小龍.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探討[J].四川水泥,2019(03):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