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實,重文,健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2017年3月,蘇州市課題《唐文治教育思想引領下學?!半p融”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正式立項,市一中從文化雙融的角度嘗試開展唐文治教育思想研究與實踐,本文為學校的一些具體做法與嘗試。
關鍵詞:唐文治教育思想;雙融;學校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7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64
一、解讀唐文治教育思想
1.先生崇德,認為“道德,基礎也,科學,屋宇垣墉也”。先生提倡道德氣節,嚴格教學管理,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即“德”與“學”的融合。
2.先生尚實,曾提出為國“實心實力求實學”,同時也提倡“虛學”。先生提倡既要抓好工科學習,又要提高人文素養,即“文”與“理”的融合。
3.先生重文,強調保存國粹,認為讀經可以“涵養民性,和平民氣,啟發民智”,同時在學校開設多門西方工科課程,正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這說明先生主張“中西并重,體用互濟”,即“中”與“西”的融合。
4.先生認為體育運動“不僅足以發展學生之體力”,還能“引起熱心,增進智能。”同時在其《師友格》中提到“教授管理,皆重在心理”,堅持“身”與“心”的融合。
5.先生重視學生自學。先生曾說道:“君子之教也,貴在養其自治之能力?!敝赋鰹閹熣邞匾晫W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即“教”與“學”的融合。
二、構建人文環境
目前,學校建立“唐文治教育思想研究室”,組建“蔚芝教師書院”(“蔚芝”為唐文治先生的號),開設專用教室“茹經講堂”(“茹經”為唐文治先生晚號)、“觀瀾廳”,作為開展相關活動的重要場所?!叭憬浿v堂”外文化墻上布置唐文治先生對聯:“人生惟有廉節重,世界須憑氣骨撐?!苯處熮k公樓大廳里,唐文治先生“崇德、尚實、重文、健身”的教育理念督促著每一位教職工。學校多處設置文化墻,記錄唐文治先生有關人才的語錄,使唐文治先生的思想逐漸滲透到校園每個角落。
2017年10月30日,唐文治銅像在校園內正式落成。學校邀請唐文治先生的后人唐德明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歐七斤教授以及太倉教育局何永林局長為唐文治銅像揭幕。唐文治先生銅像已成為學校一個明顯的標志,成為學校logo。
三、搭建交流平臺
學校蔚芝教師書院編印《唐文治教育思想專輯》,面向全社會開展“唐文治教育思想”暨校慶系列活動之“悠悠一中情”征文、照片征集活動,組織教師參加蔚芝教師書院讀書沙龍,組織教師開展“唐文治教育思想”征文活動。這些活動成為課題建設的載體,也讓更多學生、教師、家長、社會人士了解課程唐文治先生的教育思想。
四、開發系列課程
1.國學課程。結合唐文治先生“重文”的教育思想,每月開展一次“茹經講堂”。通過學生、教師兩個層面的講堂活動,對中華經典文學進行解讀與宣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國情懷。目前,“茹經講堂”市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成為學校的一個靚麗的名片,并被評為2017年第十二屆太倉市閱讀節十佳閱讀項目。
2.人格教育課程。唐文治先生曾著《學生格》一文,其中對學生的人格教育提出了具體看法和要求。學校通過在全校范圍開展人格教育拓展類課程,包括:一、養成教育;二、社會實踐教育;三、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在初一、初二、初三年級分別開展入學、青春、畢業儀式等特色課程,從中滲透唐文治先生的人格教育理念,鑄就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道德素養和心理水平。
3.自能會悟課程。結合唐文治先生“神而明之,做矣妙矣,要在學者自能尋覓會悟”的教育思想,學校邀請加入課改聯盟,邀請課改專家開展系列培訓和實地指導,通過推進學生自能會悟課程——“小組合作制”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通過行政方式推進初一、初二年級全面落實小組互助教學模式。同時在校外基地東南大學的支持下,學校開設“STEAM”課程,鼓勵學生跨越學科,自己建構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
4.國際理解課程。近年來,學校不斷輸送骨干教師遠赴新西蘭、英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參加培訓,也在近幾年組織多批學生遠赴新加坡、英國、意大利等國交流學習,并與英國、意大利多所中學結成姊妹學校,達成長期合作交流的共識。目前,學校在初一、初二年級每周開設一節外教執教的國際理解課,將“國際理解教育”納入校本課程。同時,學校通過開設英語角、國際理解課、國際理解社團、新概念英語等拓展課程,培養學生的國際理解意識。
5.體教結合課程。課題組認為,在中學階段,體教結合意味著兩個方面:一是讓從事競技體育的運動員同樣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二是讓普通學生除了應對文化學習,還有很多參與體育運動和賽事的機會。我校開展的體教結合課程,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保證3個體育特長生班級的學生享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資源,促進其可持續發展;二是讓全體學生獲得更多體育鍛煉的機會,在學校開設跆拳道、手球、排球等多個體育體驗課程。近三年,我校在太倉市中小學運動會上總分連續三年獲太倉市第一。
參考文獻:
[1]凌微年.唐文治[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2]李濟才.唐文治教育思想述略[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5(2).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張文(1968.10— ),男,漢族,江蘇太倉人,中學高級,太倉市第一中學校長,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葉蘭(1982.9— ),女,漢族,江蘇太倉人,中教二級,太倉市第一中學教科室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