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金家大院,我不對你說再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前些日子,解放閣片區的拆遷改造將原先寬厚所街為主的老街陋巷及四合院基本拆得干干凈凈,只有浙闖會館,金家大院和李家大院呈三足之勢,凸立在一片瓦礫之上,很是異樣。而一個多月前,保護了近三年之久的李家大院也莫名且突然倒在了鏟車和油錘的巨大的轟鳴之中,被夷為了平地。只有另外兩組可憐的建筑,頑強堅守在被稱為“明府城的東南隅這片雖然狹小卻有著深厚歷史積淀的土地上。
  今天,“被拆遷”事件使金家大院和李家大院的名聲大震,可早上數年,深藏在老街之中的這些院子很少有人進去過,更沒有多少人知道它們的身世,叫什么名字。上個世紀末我開始大量拍攝濟南的老街巷。有一天,我走到寬厚所街與武庫街交界口西側時,從一個掛著寬厚所街55號牌的普通大門向院里望去,見到的卻是一處花脊翹沿,拱券門窗,細節考究的老房子。當時這里還是一處公安局所屬的辦公地,經過允許,我第一次走進這處頗有幾分神秘的院落。
  看得出+當時的院子不盡完整。那兩個水泥垛子大鐵門與臨街的三層樣式呆板的辦公樓顯然與后面的磚木結構的老房子沒什么關系。吸引人的是院中一處中間帶有過道的二層穿堂式樓房,過穿堂樓的后院是由兩層樓組成的四合樓院,四面上下均為木制環廊,中間是天井。通道大門為拱形八棱石門柱,吸收了西洋建筑的某些特點。拱形門券上則是典型的中國式裝飾圖案“富貴牡丹石雕紋樣。北樓木制走廊,欄板上有33幅木刻翠竹圖,形態各異,無一雷同,可見主人對修竹的偏愛。窗戶也多是拱券石砌窗套,北樓下東側前窗去一花瓶狀造型,增加了這幢建筑的審美情趣。樓頂的仰合小瓦屋面尚存舊時宅舍的突出特色。據我多年了解和掌握的情況判斷,這樣的四合院與樓房結合的建筑在老城內十分罕見。我隨即向人打聽這房子的原主人,幾個表情嚴肅的”警察叔叔”只說可能是金家,再沒有其他答案。
  大概是在1 999年,我有幸見到了歷下區建委的一位老領導,向他詢問這處院子時,他向我介紹了今天被稱為金家大院的基本情況,還特意從家里找來一本歷下區房地產管理局1 990年編印的《濟南市歷下區房地產志》,書系現在年輕人所不知的鉛字打字機打印,以蠟版油印+紙張很廉價+且有些破損,但正是這本非正式出版物提供了我想要的珍貴資料,
  這處住宅是清末民初歷城知縣金有大的私宅。原先正院前后兩進,橫列有西跨院和后花園,共四個院子。大門位于院東南方。正院前為東西廂房各三間。后面就是我所看到的穿堂式樓房。西跨院原有三合院平房,后花園北面還建有一座兩層小樓,估計是供主人觀花品茗的地方。
  過去的父母官“山高皇帝遠”,天不怕地不怕,但卻極為宿命。后來聽說這位縣太爺的房子雖然氣派,但他事先忘了請風水先生看看,房子蓋好后才發現,二層樓的屋脊高出了正北不遠處的歷城縣城隍廟。過去的城隍被人稱為”陰衙門“象征著某些權力。所以這位縣官便一天也沒敢在此居住過。解放后人民政府沒收舊官僚資產,這處宅子自然充了公,先是為省郵電學校使用,后來成了歷下區房地產管理局的辦公地。那座令金知縣生畏的城隍廟則成了歷下區教委等機關的辦公地,廟宇和城隍也都早早不見了。1 983年,房管局拆除了大門,前院和西跨院,建起了那幢三層的辦公樓。1985年,又將后花園改建成另一座辦公樓。如今,只有穿堂樓及后院二層四合樓院依然保留著歷史風貌,任憑風霜雨打。
  繼李家大院遭拆之后,金家大院將遷移或異地重建的消息又不脛而走,我不禁扼腕唏噓!當今中國城市發展的進程中,建設開發與歷史保護始終糾結在一起,難解難分。二十多年來,濟南在城市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方面有著不少的教訓,也有一些成功的經驗。濟南這座堪稱有著數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經過持續的大拆大建,老城及商埠內超過一二百年的建筑已屈指可數了。過去還有很多的冠以張家王家。李家,黃家等姓氏的大宅院,如今可能都數不到三兩個手指頭;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歷史建筑便是城市歷史紀錄的DNA。當下濟南從某種程度上說成了一座失憶的城市。濟南實在沒有太多的歷史文化資源或資本讓我們去揮霍、去賭博了。
  濟南雖有老建筑平移的成功案例,也有拖著整座老別墅繞著彎子走了數十公里異地安家,以及將老建筑拆除后異地重建的感人舉動,但在我看來這些都屬無奈之舉,權宜之計,并不值得推廣或大力提倡。保護歷史建筑的最佳方式就是就地原址保護,這樣才能保護建筑的歷史根基和文化原生態,才能保護歷史固有的文化脈路。否則,費時費力不說,重建的建筑難免走樣,成了假古董,從而失去的保護的意義。誠然,現在實行的土地產權及出讓和使用政策要求房產開發部門追求更大的建筑容積率,追求效益最大化。但是我就納悶,一個頗具規模的商業樓盤就容不下一個體量原本不大的老建筑?更改設計圖紙比老建筑平移,異地重建還難?再說,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歷史建筑的保護方面又該負起什么樣的責任?保護的任務是否都要由開發商來承擔?要知道,這些歷史建筑不屬于某個部門或某個開發商,她屬于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百姓。讓我們應該像保護自然生態一樣去保護我們這座城市的文化生態和社會生態,保護好我們的應該很好傳承的家園。
  金家大院,我不對你說再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