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你的未來,我的現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20世紀著名的思想大師懷海特曾說:“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東西才是教育。”這似乎與很多人固有的“學校就是學知識的地方”印象不同。但是“教育”二字意味著“教書、育人”,而“學知識”僅僅是“教育”的表面形式,“育人”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初中班主任,看似在做一些處理學生問題的瑣碎工作,但實際上與學生的終身發展息息相關,而要達到“終生發展”的目的,就必須提高“核心競爭力”,這也正是懷海特所說“剩下的東西”。核心競爭力最早由美國學者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爾兩位教授提出,通常認為核心競爭力,即企業或個人相較于競爭對手而言所具備的競爭優勢與核心能力差異。本文將從學習能力、執行力和情緒智力三個方面的培養提高來討論初中班主任工作與學生核心競爭力發展之間的關系。
  一、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
  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如何安排學習時間、采用什么學習方法、選擇什么學習內容,在走出校園后,學習能力還包括了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能力。所以作為班主任,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處理此類問題。
  第一階段,孩子、家長、教師“三方會談”。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惑,交流孩子在家和在校的不同表現,家長和教師再以更高層次的眼光幫孩子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問題,最后教師以專業的角度制定出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適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然后家校配合督促,慢慢地糾正學生之前不當的學習狀態。在這個階段中,孩子可能會出現反復、不適應、效果不明顯等情況,此時“三方”都不能松懈,直至孩子取得明顯進步。第二階段,總結反思過程。在孩子取得進步之后,教師再找孩子單獨談話,在肯定取得進步的基礎上,引導孩子總結取得進步的原因,對比先后學習方法的不同以及還有找找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讓學生自己說出制定下一步的計劃。第三階段就是“升華”的過程。在前兩個階段完成后,孩子本身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所以這個階段主要靠孩子自己總結提升,教師和家長只需要日常的詢問即可。
  在初中階段,學生必須慢慢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學會處理學習上的各種問題,才能適應高中難度更大的學習,才能在進入社會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堅持學習,繼續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執行力的培養提高
  執行力,就是干事能力、已確定任務的完成能力以及規劃目標的實現能力。很多知名企業在入職前都要對員工進行執行培訓,由此可見,執行力對于提升個人核心競爭力非常重要。而培養學生執行力的過程,也是班主任自身執行力的提升。
  在遇到經幾次提醒依然完不成某件事的時候,當學生們總是制定一個個目標而從來不行動的時候,班主任是放棄,還是壓制內心的怒火迎難而上呢?自然是后者了。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們也不能沉浸于“我要改善這一現狀就等于我改善了”的階段。首先,班主任本身應該調整心態,所有孩子現狀表現一定是長期形成的,一朝一夕就改變的可能性極小。其次,對于這部分孩子,培養他們執行力的第一步一定是教師的及時提醒,任何事情通知完之后就緊接著提醒他們;所有的計劃制定好之后,一定是教師“日復一日”地督促。若班主任太忙,可以安排班里執行力較強的孩子專門負責督促“執行”。這種方式就是要一點一滴地將“做、馬上做”這個觀念灌入這部分孩子腦海里。在情況稍有改善之后,可以循序漸進地減少提醒次數和頻率,直至上述情況不再或極少出現為止。而對于班主任來說,在培養這些孩子執行力的過程,因為要不斷提醒,心有期待,所以也是提升自我執行力的好時機。
  三、“情緒智力”的培養提高
  “情緒智力”又稱為“情緒智慧”或“情緒智商”,簡稱情商(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最新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諸智商,80%則取決于情商。情商也是一個人核心競爭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性格要素。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并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后天的培養息息相關。
  初中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這是人生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學生們在這個時候面臨學習壓力的同時,又面臨著生理、心理方面的變化。這些都會使他們造成心理失衡和復雜的心理矛盾,甚至產生種種不良的后果,如叛逆、厭學、考試焦慮、與同學關系緊張等問題。情商的培養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作業的完成與意志力
  作為班主任,在學生和家長抱怨作業太多、太累的時候,應該肯定地告訴孩子“如果一個人內心的饑餓感、對成功的向往只是一時沖動,這個人很難成功,你面對或多或少作業的能力,體現的是你對成功不懈的追求,也是你日后成功的基礎?!?
  (二)考試成績與自省能力
  學生一旦通過考試養成反省自我的好習慣,則會延伸至學習、生活、待人接物等各個方面,因此受益終生。所以在每次考試后,班主任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讓孩子們靜下來,思考本次考試的各種問題,逐漸養成自省的好習慣。
 ?。ㄈW校評價與受挫能力、自我調適能力
  學校的評價包括了成績、教師的評價和同學們之間的評價。上了中學之后,在發現自己的成績和各項表現都不再像以前一樣卓越的時候,當教師對自己的關注不再那么多的時候,就會心生異樣。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要拿出具體的數據或實例先讓家長們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這個集體中并沒有那么優秀。然后在孩子考試成績不拔尖、作業質量不理想、表現不突出時,再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和家長一起通過較長時間的努力,讓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優秀,讓孩子在受挫時能夠自我調適、自我激勵。
 ?。ㄋ模└瑢W、教師的溝通與人際交往能力
  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首先要注意態度。我們平時會碰到很多明明做錯事還找一堆理由狡辯的學生;會碰到本身所犯錯誤很小,但是當你問及時態度惡劣而將“小事化大”的學生;會碰到跟誰都相處不好的學生。而在學校里人際關系不佳的人,走入社會以后也很難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孩子本身思想工作,以此為契機,教會孩子處理的方法。孩子們就會逐漸養成良好的處理人際關系,掌握調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
  (五)班級常規與規矩意識
  有一些孩子總是遲到,也有一些孩子總是不打掃衛生,還有一些孩子總是在升國旗的時候講話。這些看似很小的問題在關鍵時刻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即“細節決定成敗”。而歸根結底就是這些孩子缺乏規矩意識,對自己的約束太少?!盁o規矩不成方圓”“國有過法,家有家規”等俗語也一再強調著規矩的重要性。當遇到這樣的孩子時,可以給一些適當的懲罰,比如打掃衛生等等,再通過督促和交流讓孩子們慢慢意識到規矩對于自己的意義。
 ?。┤谌氚嗉壟c團隊意識
  無論是軍隊經常強調的“全營一桿槍”,還是“不拋棄,不放棄”,或是“一根筷子與一捆筷子的故事”,無一不告訴我們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在各行各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想每年運動會的低頭一族、“我不想參加項目”的同學們、一到運動會就請假去辦各種“重要事情”的同學們,有何團體意識可言?這樣的人即使成績再優秀,也難以被社會真正接納。所以我們在班級中實施“小組競爭”也好,衛生小組一人不認真全組受罰也罷,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們知道,只有你心里有別人,別人心里才會有你。只有真正領悟了這一點,才能讓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遠。
  在開始擔任班主任的這十年時間里,我越來越意識到“班主任”三個字的意義。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是班主任,在畢業多年后最多想起的也是班主任。而初中這三年,于班主任、于學生而言意義不同。班主任還有下一屆、下下一屆學生,而一個孩子的初中三年只有一次。我想,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是要試圖為學生的終生發展留下一些東西,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時刻致力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  李 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6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