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設計要點概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瀝青路面在設計基準期內應具有足夠的抗車轍,抗裂,抗水損害的品質和良好的平整,抗滑,耐磨與低噪聲性能等使用功能要求。本文概述了瀝青路面設計時應注重的幾個方面。
[關鍵詞]道路;瀝青路面;設計
文章編號:2095-4085(2019)03-0077-01
近年來由于優質改性瀝青和高耐候瀝青混合料的廣泛使用,使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能,以及使用的耐久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其抗滑性能好,噪音小,外表美觀,路面線形流暢,行車舒適,施工及養護維修周期短,道路平整度較好等多方面的優勢也得到充分發揮,瀝青混凝土路面已經廣泛應用于道路建設中。
1設計原則
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應結合道路的地質,氣候,水文,土質等自然條件,在滿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選材、便于施工、利于養護、節約投資”的原則,進行路面設計,選擇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機械化,工廠化施工的瀝青路面結構方案。
2設計要點
瀝青路面設計中應注重以下幾點。
2.1提高瀝青混合料結構層的高溫穩定性
瀝青路面的高溫穩定性即抗車轍能力。國內外研究表明,瀝青混凝土的車轍深度與瀝青混凝土層厚和材料性能有關。瀝青混凝土層越薄,其車轍深度越小,對于半剛性基層的瀝青混凝土結構,從抗車轍角度來說,瀝青面層本無需過厚。可以從改善混合料的力學性質來提高結構層的高溫穩定性。改善混合料高穩定性的措施:采用粗骨料結構,提高碎石的含量,減少空隙率等。同時要加強對中下面層混合料抗車轍性能的考慮,根據國內外最新研究結果,瀝青路面以下8cm^10cm受到車輛沖擊的剪力最大,提高中面層的抗車轍能力,對減小表面層的車轍深度貢獻最大。
2.2改善瀝青混合料結構層的排水、防水能力
近些年來瀝青路面的早期破壞現象越來越引起的廣泛重視,根據分析表明,水損害是路面早期破壞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如何防止瀝青路面的水損害是路面結構設計的重點之一。
瀝青路面的水損害主要是雨水滲入到瀝青混凝土結構層中,在車輪高速的作用下,瀝青混凝土內部產生動水壓力,當氣溫較高或濕度較大時,石料上的瀝青極易剝落。這樣瀝青路面輕則產生泛油,重則產生松散或坑槽等病害。瀝青路面過早產生嚴重的車槽,實際上是中下面層松散所至。
為了防止水損害,以往瀝青面層結構設計主要考慮采用密實性瀝青混凝土,即上中下三層均采用密級配。但實踐證明這仍存在一些不足。密實性瀝青混凝土,根據現行規范的定義是設計空隙率為3%~6%,實際上考慮現場的壓實度,混合料的實際空隙率大于上面數據,根據國外研究表明這個空隙率的范圍最容易引起瀝青混凝土水損害(水容易進去,但不易出來)。
因此僅僅靠防水,堵水,不能完全解決瀝青路面水損害問題,瀝青路面的防水設計應考慮堵水與排水相結合的設計方案??刹捎酶男詾r青稀漿封層作下封層,防止雨水滲入到基層,同時防止地下毛細水滲入到瀝青面層中。并設置瀝青混凝土層的排水功能。
2.3保證瀝青混合料表面層的抗滑能力
瀝青路面的抗滑是瀝青路面最主要的使用功能之一。瀝青路面的抗滑指標主要由兩個。一個是抗滑系數,另一個是構造深度。兩者指標從不同角度,不同使用條件衡量路面的抗滑性能。
我國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構造深度明顯不足,自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國內先后研究使用了SAC,SMA等新型瀝青混凝土類型,作為表面層路面結構。這些瀝青混凝土具有密實型好,構造深度大的特點,然而由于級配的特點和施工中的一些問題仍不能徹底解決水的問題。所以,防止水害與改善抗滑能力一直是瀝青路面表面層混凝土設計的主要問題。
2.4保證瀝青混凝土結構層與基面的粘接性
在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中,存在瀝青混凝土層間的粘接,瀝青混凝土層與路面基層的粘接,特別是瀝青鋪裝層與其下臥層間的粘接,是設計的重點,也是難點。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路面界面粘接,只有采用較好的層間粘接材料,才能確保層間具有較強的粘接能力,滿足層間抗剪強度的要求。
2.5降低瀝青路面的滾動噪聲
道路交通噪聲是環境噪聲污染的最主要來源,而輪胎—路表面的滾動噪聲則屬于道路交通噪聲之一。瀝青路面的噪聲平均為73~76dB。影響輪胎—路表面噪聲產生的聲學特性主要是表面構造。采用增大集料粒徑,嵌壓石屑或表面處治等措施提高瀝青面層的抗滑性能,通常也都會增加路面表面的滾動噪聲。采用多孔瀝青混凝土面層,則既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又可有效的吸收滾動噪聲,并減弱聲音在路表面的傳播,是近年來降低瀝青路面滾動噪聲應用較多的一種措施。
3結語
瀝青路面能夠提供安全,快速,舒適的行車條件,廣泛應用在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中。如何提高瀝青路面的抗車轍,抗裂,抗水損害,抗滑,降噪等性能,對瀝青路面的養護與使用壽命有重要的意義,也是近年來工程技術人員主要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周俊.公路瀝青路面設計的若干要素分析[J].交通世界,2018,(23):37-38.
[2]劉亞紅,孟令辰.市政道路工程中瀝青路面設計的相關問題分析[J].林業科技情報,2015,(02):104-1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