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試驗示范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對比試驗,從6個水稻品種中篩選出更適宜本地栽種的優質高產品種,并從密度、施肥、秧齡、適應性等各類栽培試驗研究中,總結出水稻高產配套栽培技術,供參考。
關鍵詞:水稻;優質;高產;新品種;試驗示范
在早些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為我國培育出了優質高產的水稻品種,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培育出更加優質高產的水稻新品種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歷史使命,這不僅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方式,更是提升我國農業整體經濟實力的重要舉措。本文通過對6個水稻品種進行試驗栽種,以期找到更適應于本地栽種的水稻,提升其產量,并從中總結出高產配套栽培技術。
1 水稻栽培試驗
1.1 基本情況
在本次試驗中,選擇了6個水稻品種進行栽種,分別是裕優六號、深兩優571、深兩優5814、Y兩優1號、C兩優998、Y兩優5867。對這6個品種進行試驗對比,可以更好地發現哪一個品種更適應于在本地栽種。
1.2 試驗設計
選擇6塊土壤結構、肥沃程度相差不大的土地,分別對上述的6個品種進行種植,盡量減小土地之間的差異性,使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每塊土地的面積為33.3 m2。不同地塊之間留有一定距離,保證相互之間不受影響。其中一塊種植深兩優5814的土地則作為對照組。
1.3 試驗進程
在水稻栽種培育過程中,要保證其播種育苗時間一致,同時,還應該根據不同的品種,選擇最合理的栽種方式,以使每種水稻都能夠收獲最優的產量。
1.4 試驗結果
經過漫長的試驗周期,對上述的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和歸納,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在所選的6個水稻品種中,綜合考慮其產量、穗粒性狀及農藝性狀,表現突出的品種是裕優六號。同時,裕優六號分蘗性最好,所以產生的穗粒多,抗性最好,更不容易受干旱或者其他不良環境的影響。所以,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本地的水稻種植中,可以選擇優質的裕優六號品種,以提高水稻產量。
2 水稻栽培技術
選擇優質高產的品種是提升水稻產量的一個根本手段,其次是通過科學的栽培技術,實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2.1 按照產品的特性進行栽種
選擇合適的品種栽種,是提升水稻產量的第一步,其次需要根據品種的特性進行合理的育苗、播種等。裕優六號的全生長周期為138 d,所以其育苗時間比其他品種要提前1~2 d,播種時間盡量保證在4月10日左右。如果進行播種的稻田在冬天沒有輪作,則需要將播種日期提前5 d左右,從而保證種子的良好生長。
2.2 合理密植
在進行水稻插秧栽種時,不能夠盲目減少相鄰水稻秧間的距離,也不能夠增加它們之間的距離。保證一個合理的行間距,可以使水稻獲得更好的營養及生長空間。同時,行間距也不宜過大,以免造成土地利用率低下的現象。合理密植,是保證單位產量水稻株數的前提,可以確保得到更多的水稻穗粒。裕優六號有比較好的穗粒性狀,能夠保證單位產量中的穗粒數,從而提升產量。
2.3 科學施肥
在農耕過程中,必須按照產品的需求進行合理施肥。水稻的栽種也一樣,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施肥,合理施加基肥、分蘗肥等。同時,還需要對水稻的具體情況進行監測,適當地對其進行磷肥和鉀肥的補充,使水稻可以及時吸收肥料,從而得到充足的養分,提高產量。
2.4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影響農業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發生嚴重的病蟲害現象,可能會使產品的產量大幅度地降低。所以,在水稻的栽種過程中,要對病蟲害加以嚴格的監控,并采取科學的治理方法,盡量選擇自然的方式對其進行防治,以免傷害到水稻的生長,為其后期生長創造條件,確保得到很好的產量。
總之,在本次試驗研究過程中,發現裕優六號品種在本地的栽種能夠收獲更好的產量,這是因為裕優六號具有最高的穗粒性狀,同時其實穗率也更高。所以,要想提升本地水稻產量,可以適當地推廣種植裕優六號。同時,還需要輔助科學的種植方式,從而確保水稻的產量得到提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