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森林撫育措施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森林撫育在加強森林質量、處理氣候變化、推動資源發展以及構建生態文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森林撫育是提升森林經營質量的關鍵方法,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博白林場的實際情況,針對森林撫育的相關技術方法展開了分析研究,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撫育;技術手段
近年來,由于我國的育林保護政策開始逐步落實,森林資源已經實現較為科學的保護,且森林的覆蓋面積不斷增加。盡管我國森林植被處于不斷恢復的狀態,然而森林保護項目依舊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我國絕大多數森林中雜草叢生,且樹木生長太過密集,這就造成林木生長互相限制,樹木間存在搶奪水肥及光照的現象,對林木的數量與質量都有所影響。造成以上問題的因素在于,我國政策主要強調增強育林保護意識,只加強對森林的保護,但是對森林撫育工作有所疏忽。所以,在對森林資源實施保護的同時,還應當提升森林撫育的技術手段,撫育與保護工作雙管齊下才可以實現森林資源的穩定有效發展。
1 森林撫育的價值意義
1.1 加強森林資源的質量
森林撫育指的是對森林進行培養經營,可以給森林樹木創造一個非常健康的生長發育環境,推動林木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開展森林撫育工作需要加強不同撫育手段的綜合利用,為林木創造適當的生長發育空間,確保森林的整體質量和森林類型的多樣性,進而建設起一個優良的森林生態系統。森林環境必須保證物種的多樣化才可以避免同種植物互相制約,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抗災性與穩定性[1]。
1.2 開拓森林資源的更多功能
不同樹木種類具備不同的價值和存在意義,所以在對森林樹木進行撫育時,應盡量栽種培養科屬不同的林木植物,確保森林資源的多用途性。比如,在柏木林中栽種楨楠與香椿之類的樹種,可以獲得很好的成效。楨楠屬于高檔家具的材料,而香醇、柏木不但能夠制作為家具,而且可以用來加工地板等材料,還能夠開拓森林的旅游功能。林木的類型與用途存在一定差異,對森林進行撫育的時候,需要深入掌握不同樹種的作用與功能,依照各自特征展開撫育,進而確保后期能夠增強森林效益,推動林業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2 森林撫育的技術方法研究
2.1 公益林的撫育
建設公益林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護生態環境,給森林資源創造一個健康的發育環境,加強林木植物質量,增強森林資源利用率,使得森林的生態效益得到有效發揮,所以防護林與用途林撫育當中的技術運用同樣是對環境的美化以及保護?;诖耍媪值膿嵊梢詮哪壳暗纳仲Y源種類入手,培養出植被多樣性的混交林,最終建設出科學穩定的生態演替群落。其中,主要依靠間伐有害木、補植、除草與割灌之類的撫育措施,促使公益林實現有效的自然交替,依靠擴建與保護工作來實現對公益林生態效益的有效利用,最終完成對環境的保護與美化。
2.2 商品林的撫育
商品林屬于森林經濟中的關鍵構成,經濟林與用材林屬于可以為森林系統創造直接性經濟效用的商品林。在此,著重針對用材林的撫育技術方法展開研究分析。林分與小班依照主伐年齡或是采伐更新年齡的齡級差異,對年齡進行組別區分,一般分為過熟林、近熟林、中齡林以及幼齡林,森林撫育工作主要是在中齡林與幼齡林當中進行開展。依照樹木的直徑以及實際需求為基準,主要分為規格材以及非規格材,其中規格材能夠分成大徑材與中小徑材,撫育工作主要從用材林的特性與種類入手,針對不同類型的林木,運用不同的撫育手段。
依照森林發育生長順序,在幼中齡林中一般運用疏伐、透光伐、修剪不齊整的整枝手段保障林木高度,對密度較高的林木進行采伐,確保受光水平,將灌草割除掉,確保樹木有充足的生長發育空間及養料,增強生長質量、改善生長發育環境。對于近熟林,應當將無培育價值的林木伐除,促進保留林木的生長發育,還應當在林分遭受人為、病蟲與自然損害的時候,將已受到危害以及不具備培養前途的林木伐除掉,進而確保森林的安全衛生。中大徑材的森林撫育手段主要集中在肥水管理與創造林木生長發育的空間上,保證林內的安全衛生,維持生長優勢。
3 森林撫育方法分析
3.1 增強效益
依照森林撫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后發現,缺乏投入資金對于森林撫育的正常進行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诖朔N問題,森林撫育工作人員必須加強重點把控,增強林木質量,注重提升森林的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力求使用最少的資源,在實現環境保護的基礎上收獲最大化的效益[2]。
3.2 施行系統化管理
要想確保育林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構建一套健全合理的育林管理機制,基于制度引導展開規范合理化的管理,這樣才可以保證育林工作科學有效地進行。合理的育林體系涵蓋著管理手段及與之相應的技術運用體系,為此
(下轉36頁)
?。ㄉ辖?3頁)
必須確立領導機構,國家工作部門必須要加強政策引導支持,建設統一化的育林規范要求,確定育林項目的領導人與責任人,這樣下屬單位才可以上行下效,保證育林工作的合理化進行。在確定相應領導人與負責人之后,還需要加強育林各部門從上到下的職責意識,確保責任制度落到實處,構建有效的考核機制,對于所有工作人員的職責都要落實,統一進行協調指揮,創造健康合理的氛圍,保證育林工作的系統化,增強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與職責意識。森林撫育工作的管理單位需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手段,強化科技支持,緊追時代形勢,加強森林撫育的科學化水平[3]。
3.3 保障質量
嚴格依照相應的技術標準規程開展工作,執行科學規劃、嚴格審批、科學監督的流程,加強質量管理,開展有效的技術指導工作,對所有工序都應做好驗收檢查,確保撫育工作管理實現標準化與合理化,保障撫育質量。借助科學有效的制度引導,激勵施工人員與技術人員在撫育過程當中不斷累積經驗、創新觀念、增強技術,待撫育工作完成之后,可以總結經驗、收獲成果、培養人才。
4 結束語
進行森林撫育的要點在于提升森林資源經營水平、保障林木資源質量、優化森林環境,進而為森林資源創造健康的生長環境,推動林木健康穩定生長,增強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開展育林工作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育林手段,構建完善健全的育林體系,提供科學的政策支撐,保證森林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促進林業發展方式不斷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 1 ] 歐陽俊向.我國的森林撫育現狀研究與措施分析[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14(04):17-20.
[ 2 ] 陳一山,李舜隆.基于低碳經濟的森林撫育經營問題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14(06):9-12.
[ 3 ] 徐告復,余齊過,孫一逡,等.新形勢下的森林撫育經營技術手段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14,35(05):131-134,1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