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述北五味子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北五味子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近年來,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導致天然生長的五味子數量逐年減少。面對這種嚴峻形勢,人工種植五味子技術應運而生,并且種植技術也日漸純熟。但是,由于許多種植戶急于獲得經濟收益,使得盲目種植五味子的現象屢見不鮮,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步呈現出來。對北五味子種植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北五味子;種植;存在問題;對策
  人工種植五味子,如果田間管理不到位、種植方法不科學,就會導致五味子產量下降,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因此也會失去藥用價值,給廣大種植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1   人工種植北五味子存在的問題
  1.1   土壤選擇不科學
  野生北五味子喜濕潤、疏松、含腐殖質多的土壤,如果在寒冷、干旱、沒有遮陰的裸地上種植,五味子將出現嚴重的枯梢現象,甚至導致絕產。因此,其大多分布于天然植株叢間,或山間灌木叢處。但是一些五味子種植戶在種植前未充分考慮適合五味子生長的土壤環境,將五味子的種植區域選在洼地處、山坡間或嚴重缺失養分的土地上,且如果當地干旱少雨或多雨成澇,五味子的植株就會出現嚴重的病害,影響五味子的正常生長,嚴重的還會導致五味子植株死亡。這些種植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在種植五味子時,也是盲目地在同一地塊上種植大量的植株,當植株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就會呈現出各種生長病態,此時采取挽救措施已經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1.2   選種過程盲目隨從
   要想提高五味子產量,獲得最佳的經濟收益,種植戶應選擇良種進行栽種,但是,部分種植戶為了節省時間、成本,在選擇種子時,往往聽信他人之言,或跟隨大部分人選擇一些價格低廉的種子或幼苗。當種子栽植后,出現了種子不發芽、枝條生長不良等情況,導致局部地塊的五味子出現絕產現象[1]。
  1.3   施用肥料不當
   北五味子的后期長勢較快,植株較高,在此期間,對植株進行施肥比較困難。一些種植戶為了避免這些困擾,寧愿一次性追肥,也不愿分次進行施肥。尤其在生長后期,五味子植株由于缺少足夠的有機肥養分,而出現枝條干枯、生長緩慢的現象,嚴重的還會導致各種病害。當五味子定植后,種植戶并未咨詢專業人士相關的施肥步驟,使得施肥過程與五味子對肥料的需求完全脫節,從而直接影響到第二年的產量。在施肥過程中,種植戶往往重視氮肥,很少使用農家肥或有機肥。因此,五味子植株也缺少相應的磷鉀肥與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養分比例嚴重失調,植株生長也慢慢變得畸形。此外,還會大大降低北五味子的抗逆性,使一些病蟲害趁機侵入植株,造成品質、產量下降,甚至顆粒無收。
  1.4   忽略整形與修剪
   北五味子在生長過程中,隨著長勢加快,枝葉間的密實度也慢慢增大,使得植株的生長受到限制。因此,每年必須對五味子植株進行修剪與整形。但是,一些種植戶為了圖一時方便,完全忽略了剪枝過程,導致出現一些枯枝、黃枝及濫枝,嚴重的還會突發各種病害。尤其對于五味子植株的藤蔓,其在生長中后期會相互纏繞在一起,使種植戶無法分清主次與從屬關系,給剪枝帶來諸多困擾。種植戶在感覺修剪難度加大時,就會產生放棄修剪的想法,久而久之,五味子的產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1.5   疏于田間管理
  五味子定植后,田間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尤其是日常的巡視和檢查尤為重要。但是一些種植戶為了省時、省力、省工,在管理上采取放任式的管理方法,對田間疏于管理。如田間的除草處理,如果除草不及時,雜草就會影響五味子的長勢,嚴重的還會導致五味子長期接觸不到光照而死亡[2]。
  1.6   病蟲害防治環節薄弱
  北五味子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與根莖腐爛病,而且針對這兩種病害,也有相應的處理措施和應對策略。但是,由于種植人員疏于管理,使得病蟲害發現不及時,當病蟲害惡化到一定程度時,五味子植株就會死亡。這主要是由于種植戶通常采取后防后治的方法,在日常管理中,對病蟲害的認識度不高,即便在田間巡視,也是走走過場,并未關注主要病癥,當發現病蟲害時再對其進行診治,已經錯過了最佳的防治期,導致北五味子落花、落葉、落果,本身的藥用價值也大打折扣。
  2   應對策略
  2.1   轉變觀念,加強管理
  種植戶應及時剔除僥幸心理,因為北五味子的成活率相比于其他農作物而言偏低,加之氣候、自然、土壤環境的影響,使得北五味子對生長環境的要求特別高。因此,種植戶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改變錯誤的認知,在種植過程中對五味子實行科學管理、精心組織,每日做好田間巡查工作,并針對北五味子長勢情況進行數據記錄,以準確判定五味子植株的正常生長態勢。
  種植戶應借助互聯網等平臺,學習種植五味子的相關技術,不能僅憑借自身的種植經驗而盲目地進行栽種,這樣會直接影響五味子的正常生長。
  2.2   科學選擇種植地塊
  在選擇北五味子的種植地塊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土層厚度,土壤活性、通透性、排水性,五味子的生長區域內應保持充足的水源供應,且周圍沒有建筑、生活垃圾以及固體廢棄物的堆積。在灌溉時,應盡量選擇水質較好的農田灌溉水,以促進植株的健康生長。
  2.3   科學選擇優良品種
   目前,市場上的北五味子種子與苗木供應商數量眾多,廣大種植戶在選擇種子供應商時,必須具備慧眼識真的能力,對供應商的資質與誠信度進行考核,應選擇口碑好、信譽優的供應商,并將其納入日后備選庫當中。在選種前,種植戶必須到經銷種子的供應商現場,考察對方是否有北五味子的育苗基地、是否有優質高產的苗木,如果缺乏基本的專業知識,種植戶可以在種植專家的陪同下,到現場選擇良種,以確保所選擇的苗木根系發達、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外傷[3]。
  2.4   植株的精心撫育
  對當年種植的北五味子幼苗應及時進行剪枝處理,以免枝葉密實度增長影響整體長勢,同時保證當年枝蔓滿架。對于兩年生及兩年以上的植株,對根部及橫走莖產生的根蘗必須及時予以清除,使距離地面30 cm處的架面不能留有側蔓或葉片。
  當夏季到來時,尤其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種植戶對萌發出的新梢,要根據長勢情況,先進行30~40 cm的剪枝處理,以確保枝葉間的縫隙滿足植株的生長要求,使其健康茁壯地生長。當植株處于休眠期時,種植戶應確定好預留的主枝數量與留芽量,然后對多余的枝葉進行修剪,使植株內部的養分達到平衡狀態,避免出現大小不一的現象。
  2.5   水分與肥料管理
   北五味子對肥水的要求比較高,根據生長時期的不同,所需要的肥水量也有所不同。種植戶應結合最佳施肥期,調整好施肥次數與施肥量。在施用肥料時,盡量將有機肥、無機肥、農家肥相結合,或交替進行施加。施肥過程應遵循中間重、兩頭輕的原則,使氮、磷、鉀的營養元素分配均衡。種植戶不能圖一時方便,而采取一次性施肥的策略,防止出現提前落花、落果的現象。北五味子屬于淺根系植物,當植株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對水分的需求也很大,尤其是在坐果期與花期,種植戶應經常進行補水作業,以使植株根系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當雨季到來時,必須做好防澇排水工作,防止植株被水浸泡。
  3   結束語
   隨著人工種植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近年來,北五味子的種植面積在逐漸擴大,在為廣大種植戶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效益,其實際應用價值也得到了最大化體現。
  參考文獻:
  [ 1 ] 趙時泳,張鳳萍.北五味子種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8,38(02):148.
  [ 2 ] 王國軍.北五味子種植技術要點[J].吉林農業,2016(16):94.
  [ 3 ] 管兵.北五味子種植技術要點[J].吉林農業,2017(11):8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