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科創工坊展現綽約豐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唧唧復唧唧,家家有木機”,“飛梭日日到黃昏,生花妙手織柳綢”。這幅場景描述的是昔日昌邑柳疃農村家家戶戶織綢的情景。昌邑,一座盛譽五洲的絲綢古鎮。它有著悠久的種桑、養蠶、繅絲、織綢、印染的歷史,其精湛的技藝和完美的品質,傳承著中國5000多年的燦爛歷史文化。而在現代工業文明彰顯魅力的今天,昌邑傳統的絲綢正以全新的姿態,走進人們的生活。
3月21日,昌邑市華晨紡織服裝集團的彩裝微商城發布會在集團新建成的科創工坊召開。在科創工坊,記者看到各種絲綢服裝得以展示,有旗袍,新中式服裝,披肩、圍巾、方巾等。與傳統機械印制的絲綢不同,這里的每一件絲綢畫都是手工繪制,華美的絲綢在國畫的點綴裝飾下,更顯典雅大氣,每一件都像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傳達著國畫悠遠的詩情與意境。
據悉,這些手繪絲綢源自華晨彩裝旗下的品牌“靈心彩綢”,原料精選百分百桑蠶絲,與傳統繪畫藝術相結合,經過手繪師精心繪制而成。傳統的絲綢與國畫相融合,現代化的紡織企業跨界與中國書畫家合作,這樣的產業轉型創新實在讓人贊嘆!“讓文化產業化,讓產業更具文化的魅力,我們致力于打造中國第一手繪絲綢品牌”昌邑市華晨紡織服裝集團董事長時岐祥信心勃勃地說。
隨后,記者進入“青云染”展區,這里有禪意清新的茶席、壁掛,藍色印花的手包、靠墊,傳統的印染染缸,整體藍白的色調讓人心境平和,猶如行走在雨后的江南小鎮。
“這是是華晨彩裝旗下另一品牌‘青云染’。源于中國傳統手工扎染和蠟染文化和技藝,專注于文創類服裝服飾、家居飾品、茶簾茶旗和各類禮品等?!倍麻L時岐祥介紹到。蠟染和扎染技術是中國手工智慧的結晶,目前已被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青云染”滿足了當代人們對傳統生活的高品味追求,實現傳統蠟染和扎染的文創產業化。與“青云染”展區相鄰的“非洲廳”是華晨集團旗下對外出口產品展廳。據悉,華晨紡織服裝集團至今已向非洲市場提供了15年以上的蠟染面料。近年來,結合國際時尚趨勢和元素打造的當地服裝品牌并開始銷售,是第一個研究非洲服裝尺碼的公司。公司目標是打造非洲市場第一服裝品牌,引領非洲衣著新時尚。
除了對傳統工藝的繼承和創新,記者看到華晨彩裝旗下的一個社群微定制品牌“自向”。她的整體格調時尚、清新,更符合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該展區里的“3D人體掃描室”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據了解,這是集團引進的國內最先進的電子試衣系統,只用掃描一次,即可以快捷方便地看到展廳里面的服裝是否符合自己,配合3D人體掃描儀,它可以在10秒之內快速掃描出人體34項數據,免去了人工量體的繁瑣,更準確的測量出量體裁衣的數據。
“量體裁衣,擇善而從”,說的是衣飾服裝、也是人生的格局與智慧。刪繁就簡的設計格調,返璞歸真的企業文化,轉型革新的營銷理念,走進昌邑華晨彩裝的科創工坊記者感受到這一切,讓人深思,讓人嘆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