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公交發展日新月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雖不是濟南生人,但在濟南已經工作生活了60個年頭。在這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里,濟南這個名聞遐邇的泉城,各行各業得益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而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然而,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個千年古城的公共交通事業發展得日新月異。因此我這個正值耄耄之年的老市民下決心提筆寫寫泉城公交事業的變化。
有一件事對我來說感觸很深,多少年也忘不了。那是1959年中秋時節,我剛從北京大學畢業,分配在北京新華社,新華社領導根據用人的需求,把我分到其下屬單位新華社山東分社。作為一名黨培養的新聞人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拿著總社人事局開的介紹信從北京坐火車直奔濟南。過去我沒有來過濟南,坐了7個多小時火車到達齊魯地面上的名城濟南,在有鐘樓為標志的濟南火車站出站,打聽行人去歷山路和平路新華社山東分社駐地能乘哪一路公交車?可打聽來打聽去都說沒有公交車可乘。怎么辦呢?我帶著一個大布包行李還有一個大皮箱,行動真不便。在出站口看到有幾輛人蹬的三輪車,無奈之下就登上了其中一輛,蹬車工人看上去比我大10來歲,本人不忍心坐上去讓人家蹬著我走,再說那年頭國家遭受自然災害,經濟困難,老百勝不能飽腹。三輪車工人蹬到剪子巷,實在蹬不動了,停下車來,向我討干糧,于是我就從一個背包里找出一個饅頭和大半個玉米窩頭,那是我從總社食堂買來準備在路途上充饑的。我把干糧給了工人師傅,他接過去三口兩口也不喝水就把干糧連吞帶咽的“報銷”了。接著,我就在車后推著,工人師傅蹬著,最后總算是到了地方。
事后好長時間,我思量著,濟南,歷史名城、山東省會、交通要道,可市內交通太不發達了,連人浪擁擠的火車站都不通公共汽車,實在令人遺憾。
在山東分社任記者,我雖分工負責政治、文教、外事報道,但平日里非常關心濟南的公交情況。1960年,濟南市區有幾條南北、東西走向的公交車線路,由于那時國家油料供應緊張,乘一回公交車至少得等上半個小時,即使上了車,人擠人連站的地方都困難。那時剛成立不久的濟南市公共汽車公司,領導和職工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想方設法開展群眾性的技術革新活動,濟南公交與濟南匡山肥料廠合作,從糞便中提取出能充當汽車動力的沼氣燃料,代替汽油,并成功地將燒汽油的車改裝成沼氣汽車在街上營運。這是一大新聞,我作為新華社記者從科技角度采寫了這條新聞,向總社發稿。
應該說濟南市公交事業的大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成立于1953年的濟南市公共汽車公司,1976年更名為濟南市公共交通公司,1977年濟南開通了第一條電車線路,1982年乘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把濟南公共交通公司一分為三,分別成立了濟南市公共汽車公司、濟南市電車公司、濟南市客車出租公司。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城市的擴張、人民生活的提高對便捷出行的需求越來越高,1992年8月市里決定將上述3個公司再次合并成立了濟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成立之初,擁有固定資產近億元,職工7000余名,營運車輛900多部,運行在濟南五區五縣的44條公交線路上,總公司下設有5個分公司和一個車輛修造廠。
濟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成立以后,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步子越邁越大,路子越走越寬廣。1994年總公司在公交(電)車上實行無人售票制度;1995年開通了第一條雙層公交車;1997年開通了第一條空調車線路。
2004年國家提出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戰略部署,為公交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由此濟南公交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開辟了濟南市區通往郊區的公交線路,實現了城鄉客運一體化和服務均等化??偣具€開通了小區公交,開通了游777旅游觀光線路;2004年濟南開始規劃BRT快速公交,2008年BRTl號線開通,至今濟南市已有8條BRT快速公交線路,營運車輛180輛,已形成了“濟南模式”的快速公交系統,大大方便了城市鄉居民出行。
乘坐濟南公交車猶如回到了溫馨的大家庭似的。自2009年4月以來,濟南公交總公司把“微笑服務”作為提高服務質量、文明行車鑄品牌的一項重要措施??偣狙埧粘巳藛T對駕駛員進行服務禮儀培訓。駕駛員們利用業余時間刻苦練習“咬筷子”“頂書”、建立“笑臉墻”、張貼微笑服務標志等多種方式練習微笑服務,更好地為乘客服好務。
2010年10月,國家體委在濟南奧體中心召開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10月16日體育場外有3萬多人前來觀看開幕式盛況,晚上10點,開幕式結束,濟南公交總公司緊急調配了1000輛公交車,駕乘人員以“微笑服務”迎接乘客乘車,僅用了45分鐘秩序井然地把3.8萬名觀眾全部輸送到市內各個站點。
山東是孔孟之鄉、齊魯之邦。濟南是山東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濟南公交一向注重公交作為精神文明傳播窗口的重要作用。你坐上任何一輛濟南的公交車,都可以在車廂里看到“論語”的宣傳牌,濟南公交在有關學術機構的配合下,從《論語》一書中挑選出100條名句箴言,翻譯成現代漢語,并配上人民群眾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的道德規范的小故事,讓乘車的同時受到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熏陶,通過公交這個窗口將儒家文化在人民群眾中宣傳普及。這一道濟南公交車“獨特的流動風景線”恐怕在全國公交行業是獨一無二的。濟南公交車上的“論語”宣傳牌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贊譽。
整個山東省,包括濟南市,社會各界尊老受幼成為優良的社會風氣。濟南公交是在全國較早實行“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規定的公交公司。我今年82歲,在我70歲時就按規定領取老年人免費乘車卡,上車刷卡就可以到全市各地觀光辦事。近年濟南公交又規定年滿65歲就可以辦理,每年濟南政府財政要投入大量資金,所以老人們都感謝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厚愛。
1948年濟南解放,人民政府成立了華東運輸公司濟南分公司市內客運營業所,標志著濟南誕生了第一個國有公交企業。這個營業年僅有20余人,營運車輛7部,營運線路2條。1953年濟南市正式成立了濟南公共汽車公司,只有幾十部老卓公交國天僅有的幾條線路上跑。1964年濟南公交在修理車間自造了一些公交車在線路上奔跑。到了改革開放的1980年,那時在濟南馬路上跑的公交車不到100部。經過40年的努力,濟南公交大變樣。截止目前,濟南市已開通290條公交線路,營運車輛5800部,大多是國產新型豪沃純電動和燃燒天然氣的清潔能源車。公司擁有職工13000余人,日均運送量250萬余人次。濟南公交總公司已成為市屬國有大型一類公益性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高速高質發展的濟南公交在前進路上并未停頓,到2020年濟南要建成“五環九射”的現代無軌電車網絡,架設供電觸線網179.1公里,線路總長度達308公里,在路營運的無軌電車1361輛;快速公交BRT系統也將得到升級,現有的BRT柴油車將逐步更換成現代無軌電車。我想當年推三輪的尷尬情景再也不會出現,期待濟南公交更加美好的明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