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高鐵,行走膠濟通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這樣一個全民旅行的時代,說走就走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縹緲夢想,高鐵足以讓旅客快速抵達“遠方”,并慢下來享受每一處風景。不妨搭上濟青高鐵,從濟南一路向東,重走“膠濟通道”,感受不同站點帶來的別樣風情。
有這么一條白色長龍,它能帶著你穿山越嶺,飽覽大好河山。每一次的停留,都是在等待你去游覽,再奔向下一個目的地,如此反復。
在這樣一個全民旅行的時代,說走就走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縹緲夢想,高鐵足以讓旅客快速抵達“遠方”,并慢下來享受每一處風景。不妨搭上濟青高鐵,從濟南一路向東,重走“膠濟通道”,感受不同站點帶來的別樣風情。
濟南出發:道不盡泉水悠悠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是個垂柳青青、泉韻河懸的城市。大明湖畔,湖光浩渺,冬泛冰天,夏抱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揚煙,景色四季不同。那句“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是很多人對濟南的記憶。
如今,乘著濟青高鐵,青島人只需坐1個多小時火車,就能去大明湖看荷花,去趵突泉聽泉水叮咚,去芙蓉街看老巷風韻,去寬厚里品網紅小吃……白墻灰瓦的老街巷中不時傳來那一聲韻味十足的“老師兒”,散發著陣陣暖意。
因高鐵而落地的濟南新東站設計別致,不僅構建了以白泉一華山綠廊為骨架的景觀格局和慢行系統,還塑造了具有傳統風貌特色的站前核心區。從這里出發開啟濟青高鐵之旅,第一站便是章丘北站。
章丘北站站房外立面采用泉水“落地生根”的形態設計,透過玻璃幕墻可以看到站房內部的裝飾融入龍山文化、歷史名人傳記等多種章丘元素。在出站連廊大空間墻面采用“藝術點綴”、實物陳列等方式,使章丘北站不僅是一個車站,還是一個宣傳章丘傳統歷史文化的展覽館。
章丘南依泰山,北臨黃河,被譽為“小泉城”,宋代詞人李清照、明代戲曲家李開先等都曾在這片土地上盡顯風采。其境內有著名的章丘八景,百脈泉公園居八景之首,園內溪流縱橫、綠蔭匝地、花木婆娑,亭臺樓閣映水生輝,庭深院幽意蘊深遠。這里是龍山文化發祥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里。
朱家峪村也是游人愛去的地方。作為“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的古村落,朱家峪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這里大小古建筑近20處,大小石橋30余座,井泉20余處,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數不勝數。
提起章丘特產,不得不提大蔥,脆嫩、甘甜、微辣,滋味足。章丘鐵匠文化傳承下的章丘鐵鍋也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3》。此外,明水白蓮藕、西山櫻桃、鮑家芹菜、刁鎮周拉扒雞、龍山水豆腐也頗具特色。
在章丘賞景飽腹后,便可趕赴下一站——鄒平。鄒平站外觀如同一個篆體“平”字,也是特色十足。這座隸屬于濱州市的小城,位于濟南生活圈內,面積不大,但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被譽為“魯中生態明珠”。北宋名臣范仲淹青少年時期曾在鄒平居住游玩,為其“先憂后樂”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至此鄒平被譽為“范公故里”,聞名遐邇。
乘著高鐵,人們就可以逛一逛范仲淹曾苦讀三年的醴泉寺,明代修建的以范泉為中心的古代建筑群范公祠,長白山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廟群唐李庵,爬一爬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走一走櫻花山,感受大自然的生趣。
說到美食,來到鄒平,就一定要嘗嘗酸漿豆腐、臺子火燒、長山山藥、青陽炒雞、鄒平香椿,雖然都是家常飯食,但很有地域風味。
行至淄博:品不完悠悠齊風
淄博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曾作為山東政治中心近兩千年,有“齊國故都”之稱。這里是齊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陶瓷五大產區之一,來這里感受歷史沉淀的文化氣息是不二之選。
而新修的淄博北站給人的感覺卻是另一番風情。一年前新站效果圖一經發布,就引來網友熱議,正面似世界地圖,部分側面是吃貨視角的魷魚圈,還有整體側面像自拍桿……腦洞大開的他們卻沒有猜中設計者的心思,這“艙體”造型體現的是高新材料之都的內涵。
在靠近站前廣場一側,結合高架落客平臺設計的富有現代感和未來感的“艙體”,形成了一個內部通高25米的高敞空間,站內最高集聚人數達千人,僅自動扶梯就有36部。淄博北站突如其來的現代感,并不影響旅客對齊國故地歷史文化的進一步探求。
淄博是一座山水結合的組團式城市。抵達淄博,就不妨去博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爬爬山,嘗嘗當地有名的博山菜、去聊齋城聽聽怪力亂神的故事、去周村古商城看看清代商業繁華……
若是周末,原山森林公園、魯山森林公園、開元溶洞等地都是親子娛樂的好去處。其中,開元溶洞因洞內有唐朝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其自然景觀在長江以北是布局罕見,在山東省內也是獨一無二。潭溪山景色秀麗,迎賓瀑布、潭溪山莊、昭陽洞都是標志性的美景,那種天然去雕飾的美,只有這幽靜山林之間才有。
如要品盡古韻悠悠的齊風,從臨淄北站下車逗留幾日,也都是值得的。
站前文化廣場的大面積雕塑,飽含著豐富的齊文化內涵。其主體雕塑“天齊之門”,高9.5米,取九五至尊之意,將“齊”字的結構與“門”型結合,國寶“犧尊”紋樣及齊瓦當綴飾傳遞出撲面而來的深厚齊文化歷史底蘊;頂端蹴鞠球門的設計,體現了齊國乃足球起源地。
廣場上130平方米地雕為沿河地雕,地雕里河道意指臨淄人的母親河——淄河。整個地雕還原了齊國故城場景,描繪人物約400余人,包含了“士、農、工、商”等市井生活百態,有斗雞、蹴鞠、走狗、魚鹽等20余個小場景以及齊國繁榮的紡織、冶鐵、制陶等手工業,全方位展示了齊國的富庶與繁華,可謂臨淄的“清明上河圖”。
臨淄悠久的歷史不言而喻,其作為齊國都城長達800余載,境內文物十分豐富,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美譽。臨淄博物館眾多,臨淄足球博物館是世界上首家專業的足球博物館,它濃縮了中國的蹴鞠文化史、民俗發展史、體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是一部立體的足球文化百科全書;中國古車博物館是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址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博物館…… 在淄博,博山美食受到很多吃貨的歡迎,如博山炸肉、豆腐箱子、博山酥鍋、博山香腸、博山燴菜、博山丸子等等。還有周村燒餅,薄而酥脆,家喻戶曉,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繛H坊:享不盡鳶都古韻
青州北站雖然不是很大,但是設計風格讓人看著頗為舒心。中規中矩的中國特色仿古設計,黑瓦白墻配以赭色幕墻,其古色古香的格調,與青州古九州之一的歷史文化氣質契合。
這座濰坊下轄市,至今仍留存有山水城一體的明清古城——青州古城,大量衙署建筑遺存、遍布古街的牌坊、120多條明清古街巷及眾多傳統民居,蔚為大觀。青石磚街道透出濃濃的古風雅韻,當你的腳步結實地踏在古街的青石板上,你才能感受到歷史的脈搏。
在青州,除了大名鼎鼎的青州古城,云門山也聲名在外,別看這座巍峨的小山只有不到五百米的海拔,在青州本地卻有“小泰山”之稱。而有“北方九寨溝”之稱的黃花溪,初夏來這里可以觀賞山東第一崖壁飛瀑,體驗峽谷漂流。
青州人在面食制作方面很講究,攤制的煎餅薄如紙張,鄭母燒餅酥香甜俱佳,陽河馬蹄燒餅、肉燒餅也非常不錯。此外,桃酥、蜜三刀、豐糕、千層酥等點心類很受老年人和孩子喜歡。
行至濰坊北站,這一站足以體現濰坊鳶都的特色。站房造型從傳統的盤鷹風箏汲取靈感,不僅以磅礴的造型語言表現了濰坊如雄鷹般展翅翱翔的穩健和高度,同時也以精致的建筑細部處理表現了濰坊自古作為手工業城市的工匠氣質和對技藝的堅守、傳承。
眾所周知,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風箏、木版年畫的產地和集散地。
流經千年的白浪河,是濰坊的母親河,這里有江北最大的濕地,宛若天成的“世外桃源”。濰坊的東方不沉湖更是妙趣橫生,只要身體保持平衡,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不出國門就可以體驗到“死海”的神奇魅力……
看不盡的濰坊風景,也抵不過美食的誘惑,濰坊最有名的就是香酥的濰縣肉火燒、清脆爽口的濰縣蘿卜,吃了熱乎乎的朝天鍋,還有臨朐全蝎、臨朐全羊宴在等著你。
??繛H坊的最后一站,便是高密北站。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高密,風景優美,人文昌盛,春秋名相晏嬰、漢代經學大師鄭玄、清代大學士劉墉出生在這里,而近代人們最為熟悉的便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在高密北站南側的站前廣場中心有一座高20.18米的火紅色主體雕塑“盛世高密”,兩邊均勻排列著鑲有剪紙鳳凰的8根方形燈柱,將高密的三賢四寶和莫言作品融入其中,無不體現著高密對于人文的重視。
在高密,有著以莫言文學與紅高梁文化為核心打造的景觀片區,在這里可以“春看油菜花似海,秋看高梁紅滿天”,切實體驗到《紅高梁》電影、電視劇中的實際場景。
雖然高密離青島很近,但美食風格還是有所不同。韭菜肉餡、白菜肉餡的高密爐包、高密石磨火燒,以及面食小吃高密大蜜棗都相當美味。
駛抵青島:看不夠膠州風情
青島人總是倍受艷羨,因為他們推開窗戶,就是綠樹紅瓦、山景海濱。漫步在歷史悠久的街頭,歐洲風情總是會浮現眼前。歷史上被迫開埠通商的經歷,留下了眾多西式建筑。這些建筑或高大宏偉,或傾頹凋敝,又或是祥和靜謐……漫步樓群之中,一邊聆聽歷史往事,一邊感受濃郁的生活氣息,“歐陸洋城”慵懶的異國情調就在你的步履之間。
這樣的“異國風情”也同樣適用于膠州北站。這座距離膠州市中心15公里的高鐵站,建筑外立面完全采用歐式風格設計,絕對符合你對于青島所有的想象。
而膠州的氣質卻出乎人們的意料。這座城鮮有歐洲風情,仍保留著新石器時代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于一體的三里河文化遺址,古韻悠悠。大沽河休閑度假區、高鳳翰紀念館等人文自然景觀,則構成了膠州生態園林人文山水的巨大魅力。
去膠州游玩,秋冬可去少海濕地看蘆葦蕩,可去洋河鎮九頂蓮花山感受卡丁車的速度與激情,春夏可去艾山牡丹園賞國花綻放……
說到膠州最有名的特產,一定是膠州大白菜,遠銷全國各地。里岔黑豬、膠西馬鈴薯和柳溝小米也是山東名特產。如果說膠州當地的美食,翡翠水餃和膠州大鍋餅,吃貨們一定不要錯過。
在濟青高鐵通往終點的最后兩站——青島機場站和紅島站,也是游客們最為期待的。目前濟青高鐵運營初期,到青島后的終點??空緸榍鄭u北站。何時開始運營,還要看青島新機場的建設進度。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可謂機場中的巨無霸,它距離青島約40公里,運行等級為4F。青島機場站位于青島膠東國際機場ETC換乘中心內,屬于地下車站,承擔著國鐵與航空換乘樞紐的作用,由此下車便可通往世界各地。
作為濟青高鐵的終點站,紅島站是濟青高鐵和青鹽鐵路的交匯樞紐,占據著青島整個大布局的中心位置,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海景高鐵站,旅客在候車大廳就能看到大海,通過綠色生態通道便可步行到達海邊。
紅島海岸線長且近海物產豐富,盛產“紅島蛤蜊”。春夏之交,蛤蜊最肥美,紅島蛤蜊節發展至今,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短途游項目之一。
有了高鐵,去青島方特夢幻王國就方便多了。位于紅島海濱的這一處中國北方最大的高科技主題公園,給游客創造了一個尋找神奇幻想的探險、挑戰自我巔峰的好去處。
在紅島站下車最近的景點,除了方特,就數韓家民俗村了。坐落于古漁場和古鹽場遺址之上的韓家民俗村,是山東最大的以海洋漁業、鹽業、商業習俗、風土人情和集旅游、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來青島,自然有大海、帆船、游艇、沙灘、老街、名人故居、國際知名商場……等你瘋狂“打卡”。到了青島要吃點啥?難道還有比“吃蛤蜊、哈啤酒”更開心的事兒?一頓海鮮宴足以滿足你的味蕾。
編輯/欒小惠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