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塘古村,清泉聲里的青州故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看過周迅版《紅高粱》電視劇的人,該記得在第一集中,頭發梳成兩股麻化辮的周迅與身穿中山裝的黃軒在村內甜蜜依偎,舉行“拜天地”儀式的一幕。而這一幕的取景地便是井塘古村。
井塘古村,坐落在山東省青州市旅游名勝玲瓏山余脈半山腰處,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是一座歷經近600年風雨滄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風格古村落。
據說,因村東南紗帽山山麓有一清泉,水清甘洌,常年不涸,匯成一池塘,村民將池塘壘石筑高形成井,“井塘古村”便由此得名。而這條600余年不枯竭的清泉,后來就成為青州母親河“南陽河”的源頭,可謂神奇之水。果不其然,剛進村便可看到一口古井,井邊還有一道道凹進去的痕跡,聽村民說這都是人們常年打水時繩子磨出來的。
走在村子里,可以看到整個村落被古城墻包圍,城墻用青石砌成,每隔30多米建有一處炮樓,據說這是明代古村防御清兵的設施。一時間,仿佛時光倒流,曾經的鼎盛繁榮和硝煙四起依稀再現。
古村是依山而建,民宅則直接用當地石塊搭建在了巨大的青石臺上,堅固牢靠,歷經百年依舊佇立,而古井、古石橋、古廟、古戲臺更是保存完好,上面的雕刻依舊栩栩如生。
古村不大,過去只有三個姓氏,形成了吳家、張家、孫家三個大院。其中吳家大院尤為壯觀,因為戶主吳儀賓曾是明朝衡王女婿。曾以賣柴為生的吳儀賓,有一次在青州賣柴稀里糊涂參加了一次免費午餐,而被衡王的三女兒看中,從此命運轉折,成為“皇家乘龍快婿”。
衡王嫁女,自然排場浩大,在井塘村修建了七十二所房屋,典型的青州西部山區四合院形式,依著海拔約300米高的山體建造而成,門樓是青磚青瓦砌成,門楣雕龍畫虎精細之至。
時過境遷,在很長一段光陰內,村莊漸漸被人淡忘,從此靜默無聞,不為人知,是一群攝影家用鏡頭向世人展示了這里的與眾不同。走進近千米長的井塘古村街道上,仿佛在一步一步深入幽靜的原始森林。參天大樹隨處可見,樹種挺拔枝葉繁茂,隱約可見枝椏間透進的點點陽光,顯得那樣的寧靜和清涼。
古村中還有明代古樹10余株,其中有500多年的皂角樹和千年樸樹,仍旺盛生長于山腰石縫間,夫妻槐兩株根莖相互纏繞,擁抱而生,立于懸崖之中,歷經風吹雨打而屹立不倒。相傳這是衡王女兒下嫁貧窮百姓的愛情見證,謂之神奇之樹。
井塘古村村南是玲瓏山,山體遍布各式各樣的洞穴,這些洞穴有的前后串聯,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內外套接,洞內奇石千姿百態。山中古今文人墨客的題刻眾多,其中北魏文學家鄭道昭的題刻就有3處。如有興致,不妨住下來,仔細地觀摩一番。
井塘古村是青州一處來了就不想走的古老村落。歷經近600年滄桑風雨,橫跨了明清時代一直到現在。觸摸著有些破敗的石壁,那些痕跡都是對久遠歷史最好的記錄,當下的一瞬內心競也平靜如水。這里有古村落該有的落寞與寂靜,不妨就靠著那些低矮的石墻,聽一聽關于那些過往的訴說,該是有著別樣的味道。
編輯/任童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