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背景下傳統書店轉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以言幾又為例,探討在新零售模式下傳統書店如何轉型。通過案例去總結出未來我國實體書店的發展方向和營銷策略,讓新型實體書店成為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不可低估的力量。
關鍵詞:新零售;營銷策略
近年來,實體書店的經營非常不景氣,特別是從2007-2014年這段時間,大量實體書店倒閉,究其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消費者閱讀習慣的改變和購買圖書的行為的改變,更多的消費者更愿意購買電子圖書和網上購書。但隨著新零售模式的提出,傳統的實體書店首先做出轉型改變以迎合年輕的消費群體。
一、新零售的界定
1.人貨場的重構
傳統的書店的弊病在于種類單一,不了解消費的需求,滯銷書籍過多,經營模式單一,經營成本過高,與客戶互動較少,而且在新零售情況下就改變了以往的弊端。通過新零售技術的線上線下融合就是對傳統零售人貨場技術重構。通過互聯網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視頻統計客戶流量技術,WiFi客流統計可以非常方便地了解店鋪的進店率、停留時間、重復到店的情況,微信搖一搖可以增強客戶體驗樂趣,移動支付系統,會員互動系統。像言幾又的彩蛋設計,增強客戶的樂趣和互動。
2.全業態+融合+創新
傳統的實體書店的功能就是銷售書籍,而在新零售的模式下書店還有更加豐富的功能。像言幾又不僅僅是書店,更像一個文化微空間,是文化產業活動的濃縮。它包含了閱讀,聚會,講座,藝術培訓和體驗,自我形象設計,家居設計等多種業態的融合和創新。
3.技術與新零售的融合
新零售下的實體書店需要打通消費者與數據之間的關聯,就是必須有個大數據來支撐消費者數據,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消費者的購買做進一步分析,從銷售到財務控制到物流體系都數據的支撐來完成。
二、傳統實體書店的弊端
1.貨物種類不完善,經營時間短
傳統的實體書店受限于空間和時間的問題,就是導致實體書店的面積不大,供應圖書的種類有限,經營的時間有限。而線上圖書則可以24小時營業,而且不受空間限制,圖書種類非常豐富,這樣就是為什么線上圖書能風靡的原因。
2.客戶購物體驗不好
由于受限于經營成本,所以傳統書店的經營面積都用來擺放圖書和商品,導致沒有足夠的空間給消費者進行體驗,這樣就導致了消費者寧可去網上購書可能還更方便。但不得不說線上購書只能滿足消費購買的想法,但缺少購物的體驗感。
3.經營模式過于單一
傳統的書店的經營模式就是銷售圖書,其他功能基本沒有。但圖書只是文化產業中一小部分,如何能圍繞圖書把文化產業做得更大就需要改變現在模式,找到一些新的模式。
三、新零售下傳統書店的轉型路徑
1.經營模式創新
在新零售下,新型的實體書店除了言幾又,還有像誠品、西西弗等連鎖的書店,但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新的經營模式,基本都遵循書店+咖啡+創意文化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打破原有的單一的圖書銷售模式,使得整個書店的氛圍更像一個商業文化圈,消費者在里面可以完成所有想要完成的事情,這也就不難想象為何這種模式的書店能讓你待上一整天。
2.運用社交媒體進行營銷
我們不可否認新型的書店主要以90后,00后已為目標客戶群,而他們是互聯網下長大的一代,離開互聯網就像魚離開了水,而他們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分享,所以新型書店正好可以利用這種分享為自己打開銷路。所以新型的書店就要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現代化和智能設備,更完美的享受空間,更愉悅的購物體驗,更方便客戶進行拍照,視頻和有趣互動的分享,讓每個消費者成為營銷者。
3.以文化體驗為主導方向
打造以書為核心的文化氛圍,增加讀書閱覽區,增加體驗區,形成跨界業態。融合餐飲,娛樂,休閑,聚會,購物,講座,音樂會,沙龍,藝術培訓等多種功能,圍繞文化體驗背景開展多種項目跨界融合的新型業態。
4.線上線下相融合
新型的線下實體店的可以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同時增強消費者的體驗,線上APP或依托第三方購物平臺可以滿足人們購物的便利性。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多種購買途徑。同時線上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功能,人臉識別功能,進行精準營銷,個性化營銷,可以通過線上功能推薦適合消費者的書籍,并對客戶產生黏性。
5.本地化營銷策略
言幾又在不同的城市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都是不同的,雖然也是連鎖企業,但是各個門店的設計要考慮幾下幾點,比如,當地的人文環境,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配套商圈的情況,在這種設計理念下,有些地區的門店的面積只有500平方米,有些門店要2000多平方米,有些門店甚至是一棟樓。
總結
新零售下的實體書店目前還是新生事物,隨時時間的推移我們可能還會發現一些新的做法和思路,但是無論怎么改變都離不開營銷的實質就是如何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在未來我們應該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AR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來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購買樂趣。新零售下的實體書店不僅僅是書店,更像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更像創造了一種藝術氛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參考文獻:
[1]周揚.我國實體書店的困境與發展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05-01.
[2]黃志申.圖書新零售:一場“個性化+體驗”的自我升級與突破[J].中國出版,2018(020
[3]吳洋洋.實體書店復興了 但它們也許已經不能再稱之為書店[J].第一財經周刊,2017-03-23.
[4]張美娟.移動互聯時代的出版營銷新模式[J].現代出版,2015(06)
作者簡介:
周原(1980.10- ),女,漢族,黑龍江省雞西市,碩士研究生,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營銷、企業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