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人工智能視域下新零售時代業態結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伴隨2016年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熱潮興起,在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及阿里巴巴與京東集團的引導下,新零售業態又掀起“智能新零售”之風。目前,人工智能技術貫穿新零售供應鏈,締造了“無人新零售”模式,實現了降本提效深化升級及更好的消費體驗,但智能新零售業態結構中呈現“專業/專賣店+商超”為主,“便利店+百貨店”為輔,業態市場銷售結構亦喜亦憂,區域新零售業態發展不均衡等格局。鑒于此,本文基于“人工智能”視域探討人工智能驅動“新零售”業態之輪,進一步展開新零售業態結構發展格局分析,提出智能新零售業態結構優化之路。
  關鍵詞:人工智能   新零售   業態結構
  伴隨“新零售”概念的深入及科技創新的推動,2018年新零售逐漸步入人工智能化時代,掀起了“智能新零售”風潮。亞馬遜無人便利店Amazon Go、阿里巴巴“淘咖啡”及智能零售代表店鋪盒馬鮮生、繽果盒子、優衣庫、小米之家等,呈現“專業/專賣店+商超”為主、“便利店+百貨店”為輔的多元化智能新零售態勢。在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新零售業態結構反映當前智能新零售各業態發展情況,其結構越趨向合理化,才能促進現代智能零售良性發展。伴隨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智能新零售經營環境呈現復雜多變的局勢,而新零售紅利期已過,需要對智能零售業態結構進行分析,并提出智能新零售合理優化之路。
  人工智能驅動“新零售”業態之輪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驅動下,傳統零售逐漸轉向新零售智能化業態,貫穿了新零售供應鏈,締造“無人新零售”模式,實現了降本提效深化升級及更好的消費體驗。
 ?。ㄒ唬┤斯ぶ悄芗夹g貫穿新零售供應鏈,降本提效深化升級
  從傳統零售到電商零售、新零售,應用諸多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VR、RFID、3D及機器人等新技術,其實質核心離不開AI人工智能,助力新零售智能化目標的實現。人工智能技術搭建物流網技術平臺,國內智能零售商店裝置攝像頭與相關感應器,智能化識別與評估客戶流量,可從智能化數據中通過熱力分布數據進行調整反饋與運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智能零售的巡店成本,運營效率得以提升。人工智能深入新零售業態,智能零售商通過RFID技術進行供應鏈與門店數據化管理與整合,能精準統計出衣服貨架的購物挑選量、試衣量、出售量等,以實現智能零售門店對商品陳列有效管理與消費者興趣的精準把握,實現降本提效的目標。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所帶來的利潤與收益不容小覷,如2016年京東商城所開發的客服機器人JIMI在一年內就節約成本高達1億元左右,可見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武裝新零售行業,為新零售革命帶來新藍海。人工智能技術催生了現代智能化門店、智能化物流及倉儲、智能營銷與體驗、智能客服與智能虛擬體驗等業態場景,實現智能補貨、訂貨、分揀、配送等多功能快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零售工作效率。
 ?。ǘ┤斯ぶ悄芫喸臁盁o人新零售”模式,塑造更好消費者體驗
  人工智能化是現代新零售技術支持動力,締造了“無人新零售”模式,在全球“無人商店”探索中取得了更多實質性發展,如繽果盒子、盒馬鮮生、Takego、Amazon Go等品牌,集中于“消費者、場景、商品”的演變,對智能新零售的支付方式、零售環境及業態結構等多方面的重構與整合優化,增強消費者愉悅購物的體驗。亞馬遜“無人超市”及免結賬購物體驗主要利用了計算機視覺、傳感器及深度學習,尤其是“Just Walk Out技術”實現了自動監測與虛擬購物車追蹤功能,消費者在完成消費體驗時可直接離開,通過亞馬遜賬戶自動結賬。亞馬遜、阿里與京東在2017年大舉收購或投資線下智能零售商店,在拓展新零售營銷渠道的同時,智能化獲得高效運營大數據及用戶畫像,構建人工智能零售模型,完善智能零售、布局、補貨及排產等后續流程。京東智能零售通過大數據定位消費人群,以年輕化、社交化及多元化消費場景為主,消費者在店內只需刷臉而成會員,后臺可通過3D攝像頭將人體特征與賬戶信息綁定進行視頻智能化分析,自動記錄消費者的消費產品體驗,便于精準二次商品營銷,增強消費購物體驗。
  人工智能視域下新零售時代業態結構發展格局
  無論是傳統零售還是新零售,各自呈現不同的新零售時代業態結構發展格局,就2016年新零售發起來看,新零售逐漸集合了人工智能技術,創造出高效便捷的新零售購物消費場景與體驗。
 ?。ㄒ唬皩I/專賣店+商超”為主,“便利店+百貨店”為輔
  在人工智能驅動下,新零售時代業態結構呈現出一定差異性,從表1來看,“專業/專賣店+商超”為主導業態結構,其中專業店的總店數、門店總數分別高達1511個、118601個,專賣店分別達352個、32413個,專業/專賣店業態數量較大;同時,超市的總店數、門店總數分別為399個、33372個,大型超市分別為166個、8452個,商超業態數量也相對較大。便利店總店數、門店總數分別為100個、18588個,百貨店的總店數、門店總數分別為107個、4987個,作為輔助業態。從年末從業人數與零售營業面積來看,“專業/專賣店+商超”主導零售業態超越了200萬人、15000萬平方米,相比2015年變動不大,而“便利店+百貨店”輔助零售業態達30萬人、3000萬平方米,百貨店年末零售營業面積相比2015年增長了600多萬平方米,可見新零售業態結構初步在擴張與平衡。
 ?。ǘ┬铝闶蹣I態市場銷售結構亦喜亦憂,智能零售商多元業態并存發展
  在新零售業態市場銷售結構方面,專業/專賣店、便利店、大型超市及百貨店等商品銷售額呈現增長趨勢,而超市業態市場銷售額、商品購進總額及統一配送商品購進額分別由2015年的3118億元、2870億元及2389億元下降至2016年的3067億元、2785億元及2338億元,呈現小幅下降趨勢,可見新零售整體業態呈現亦喜亦憂的發展態勢。不過2016-2018年在人工智能驅動下,新零售業態呈現多元業態并存發展格局,大多數零售商不再拘泥于一種形式,“百貨店+超級市場”及“百貨店+專業店”等相互融合,在穩健發展“專業/專賣店+商超”主導業態之外,還對“百貨店+專業店”等輔助業態進行了合理搭配。從人工智能視域來看,新零售時代業態呈現多元化,如阿里巴巴與京東代表的“人工智能+商超”展現的“無人值守商店”、“盒馬鮮生”、“搜菇購人工智能超市旗艦店”、“亞馬遜計劃推機器人超市”;“人工智能+便利店”的“繽果盒子”、娃哈哈的“TakeGo無人店”;“人工智能+專業/專賣店”的“三只松鼠”線下體驗店、“優衣庫”、“小米之家”、智能自動販賣機及開放式貨架等多元化業態共同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9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