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拍現象看大眾傳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從明星到平民,從名人到草根,自拍已成為網絡世界的風潮,自拍后上傳至社交媒體,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自媒體。從自拍可看出,傳播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電視、廣播、報刊等大眾媒體,傳播已私人化。本文從傳播學的角度,解讀網絡傳播方式和傳統媒體的傳播。
關鍵詞 自拍 新媒體 傳統媒體 大眾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1自拍的發展
自拍,牛津字典2013年定義為:自己通過智能手機或網絡攝像頭拍攝的照片,再上傳至社交媒體。之后2014 年,韋伯斯特的字典定義自拍為:自己自行使用數字照相機,并特定上傳至社交網絡上的的形象。根據以上兩個定義,他們都強調使用智能手機、數碼攝像機或電腦攝像頭作為拍照的必要工具,之后再上傳到社交網站。自拍照可以追溯到畫家的自畫像,法國自畫像藝術家讓·富凱1450 年的自畫像創建了也許是西方最早現存的自畫像。之后梵高、倫勃朗等也留下大量的自畫像。某種程度上,"自畫像"是自拍照起源。人們從初始的圖像記錄慢慢轉向自覺的情感流露和表達,并不斷探索一些隱藏的自我。
21世紀以來,網絡自拍攝影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方式,技術的發展更是為自拍這股潮流推波助瀾。例如視頻聊天,一開始靠攝像頭互看圖像,之后又加入了相機攔截一個屏幕,并通過網絡工具來傳輸。后來自拍的人發現,可以通過互聯網展示這些照片時,自拍就越來越風靡。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各種數碼攝影產品為現代人的自拍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同時,寬帶的普及與網絡存儲空間的拓展,更為圖片的上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加之Photoshop技術的推廣應用,美顏相機、自拍桿、前置攝像頭、各種修圖app等技術的升級換代,讓自拍行為越發風靡。圖像是互聯網時代自我表達的必要和有效途徑,現代人通過分享大量自拍照的方式展現“理想的自我”,也從中找到了信心與安全感。自拍照片的目的是展示,也使得自拍成為現代社會中的自媒體。因此,“自拍照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來傳播信息,通過上傳的照片獲得了外部世界的關注和認可”。
2自拍的傳播方式
自拍代表著一種全新的自媒體、新媒體的傳播方式。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提出過“媒介即訊息”的相似理論。其含義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訊息,即人類只有在擁有了某種媒介之后才有可能從事與之相適應的傳播和其他社會活動。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響了我們理解和思考的習慣”。因此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并不是媒體傳播的內容,而是在每個當下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帶來的社會變革。自拍所代表的新媒體傳播也和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影響著大眾的生活。正如美國傳播學者喬舒亞·梅格維茨所言“私人情境正并入公眾情境之中”。
網絡自拍既是私人行為,也是公共行為。在新媒體的發展下,個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相互交叉模糊了界限。網絡自拍是網民展現自己的方式,有相對的私人化,但如博客或微信朋友圈等個人主頁雖然是私人領域,但也有公共領域的性質,既有私人性又有公共屬性。他們人們把網絡自拍看作是一種展示自我和尋求認同的方式,一方面是自己私人的一些圖片或感悟,一方面又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同、點贊并評論,這是自媒體時代互動、參與、分享精神的體現。
3自拍和大眾傳播的關系及影響
H·拉斯韋爾最早對傳播的社會功能做出較全面的分析,他將其概括為“環境監測功能”、“社會聯系與協調功能”、“社會遺產傳承功能”三方面。在不斷變化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傳播扮演著“瞭望哨”的角色,即監控、了解、把握并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社會是一個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礎上的有機體,只有實現了社會各組成部分的聯絡、協調和統一,才能有效地適應環境的變化,傳播正是重要的社會系統。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建立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之上的,只有將前人的經驗、智慧、知識加以記錄、積累、保存并傳給后代,后人才能進一步完善發展,而傳播是保證遺產代代相傳的重要機制。
而自媒體有別于由傳統媒體那樣主導的傳播信息,它是由普通大眾,每個人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轉化為“點到點”的一種對等的傳播概念,特指私人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電子化的手段,向特定或不特定的個人和大部分人傳遞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
自拍看似和傳統的廣播電視大眾傳媒關聯不大,但延伸至自媒體時代,自拍和新媒體也都是利用了當下最普及的智能手機,并通過網絡實現的,因此當下的傳統媒體也需要和自拍一樣研究自媒體的傳播方式。傳統媒體將傳播者與受眾分得很清,它們自上而下、點對面的傳播。而自媒體則打破格局,不再有傳播者和受眾的區別,它就是一個平臺,以各種“產品”吸引用戶,如聲音產品、圖像產品等。以前傳統媒體是播什么聽眾就接收什么,但自媒體時代是受眾需要什么就會去找對應的產品。因此自媒體時代的傳統媒體,必須從服務大眾的角度出發,要打造精品節目,也一定要是大眾喜歡并認為有用的。同時要吸引受眾下載傳統媒體的網絡播放軟件變成用戶,要進行大力的品牌推廣,還應該開發包含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新型內容,給予受眾感官上的雙重沖擊,讓受眾主動通過手機或其他移動終端接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用戶。
4結語
互聯網平臺、手機終端服務以超速發展的態勢,催生了多種新的信息獲取途徑和新的信息即時傳播方式,為大眾營造出一個全新的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必須迅速作出調整,只有滿足受眾新的需求,才能跟上“自媒體時代”的步伐,在未來的媒體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祝靜思.自拍的歷史演變及發展趨勢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
[2] 陳葉萍.試論自拍攝影與大眾文化中的“網絡自拍”[J].中國美術學院,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