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如何進行群眾文化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對精神層面有了更高的追求?,F如今我國的群眾文化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本文對新時期我國群眾文化的特點進行了研究,并對如何進行群眾文化創新進行了策略探討。
關鍵詞 群眾文化 創新 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1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文化建設迎來了新的局面。雖然與過去相比,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遠遠跟不上現實發展需要,也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當前的群眾文化建設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文化資源配置不合理、重視程度不夠、人才缺乏等。如何進行群眾文化建設的創新,這是我們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1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特點
1.1形式多樣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追求逐漸轉向了精神文明方面,群眾文化正是適應了這一要求,而逐漸呈現了繁榮的局面。如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鄉土文化,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城市文化,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校園文化,反映工人生產和生活的企業文化,反映戰士生活的軍營文化等。這些以服務于人民群眾為宗旨的群眾文化,不但起到了娛樂的作用,而且還起到了教育感化作用。
1.2群眾參與度增加
多種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自然會吸引各種愛好的群眾參與。一些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隊伍不斷強大,參加的人數不但越來越多,而且參加的階層也不斷擴大。公眾在文化活動中身心得到了放松,體質得到了鍛煉,在身心得到娛樂的同時提高了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
1.3地域特色明顯
我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歷史文化傳統,并且所處地域不同,同一民族的文化業不盡相同,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作為民族精神的文化也在進行著融合,這樣就給我國的群眾文化發展創造了多樣條件。地方文化是典型的群眾文化,是按照地方的特色,結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好和愿望,通過舞蹈、歌曲、舞龍、舞獅等活動,展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近年來,地方文化逐漸呈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地方文化節目被發掘出來,街頭巷尾、文化廣場、旅游勝地等,都有地方文化的足跡。地方文化不但展示了地方文化的特色,而且還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2新時期如何進行群眾文化創新
2.1創新群眾文化體制
在舊的體制模式下,群眾文化活動主要靠政府投入、組織和管理的,但是單靠政府的力量,群眾文化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嚴重影響群眾的積極性。所以要加強對群眾文化的重視程度,不斷進行體制創新,一方面要減少政府人力和財力的投入;另一方面要保持群眾文化活動的公益性。這就需要改變原有的模式,大力倡導企業、有才藝的群眾、文藝社團、有關事業單位等積極參與進來,共同舉辦群眾文化活動。比如文化局可以舉辦全民藝術表演活動,通過企業的支持、文藝團體參與等方式,邀請知名藝術家進行現場表演,普通民眾都可以免費觀看,每次表演結束后都組織專門的藝術交流活動。
2.2創新發展模式
群眾文化不能受限于某種環境與方式,恰恰相反,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拓展活動空間,讓群眾能夠通過文化活動來進行交流和溝通,吸引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文化建設中來。例如校園文化、商業文化、廣場文化等內容都可以加入新的元素,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因此,基于群眾文化的工作理念,應該從模式上進行創新,例如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發布信息,提升群眾文化活動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促進形式的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意味著參與群體的廣泛,對于現階段的活動開展也要考慮到其社交功能。特別是在新環境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滿足其不同的文化要求。
2.3加強文化工作隊伍建設
在新形勢下,人力資源是社會資源的第一資源,并且人才在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對基層文化建設的工作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群眾文化建設的工作者,應當選拔具有一定文化基礎,并且熱愛從事文化事業的工作人員,組建一支專業的從事文化工作的隊伍,對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提供有效的人力資源。并且文化部門還要對這些文化工作者進行系統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相關技能。
2.4發揚民間藝術
群眾文化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他們自古以來就是民間藝術的創造和使用者。民間藝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比如民間工藝品、相聲、小品等藝術。這類藝術同時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并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人們最喜聞樂見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群眾文化就是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無論是歌舞、曲藝還是手工技藝,群眾文化與民間藝術有著源遠流長的聯系。發揚民間藝術不僅能夠豐富群眾文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民間藝術得到傳承和發展,起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
2.5促進群眾文化的規?;c產業化
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形成文化的規模化和產業化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在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群眾對文化的消費也在增加。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先進的經驗,將群眾文化與產業緊密結合,在滿足群眾文化需要的基礎上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使群眾文化創造出生機與活力??梢越ㄔO民族文化產業園、民族風情園、傳統文化展覽會等,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引進先進設備,讓群眾在享受文化中刺激經濟消費,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3結束語
群眾文化事業是充滿魅力、充滿希望、充滿生機的事業,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要堅持創新,以創新求發展,以創新求突破,以創新求飛躍,不斷創造群眾文化事業的新輝煌,為構建和諧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郝庚偉.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與管理[J].中外交流,2017(45):71.
[2] 張桂.淺析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創新和發展[J].大眾文藝,2017(13).
[3] 劉梅花.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