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痹偌由袭斍俺踔兄锌济}中閱讀題的比重越來越多,要求學生不僅要讀懂,還要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閱讀教學既是語言類基礎學科的獨特方式,也是初中語文教改的重點。那么我們該如何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呢?本文就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閱讀;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06-01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有些教師不知道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什么能力,仍然是按照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如師生讀幾遍課文,弄清生字、新詞后,就著重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概括中心思想。而這些知識,也大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默不作聲地記錄的“一言堂”中獲得的,忽視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回顧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語文標準》的要求,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方面進行閱讀教學。
  一、運用普通話教學,培養朗讀能力
  普通話是漢語教學的載體,是達到語文教學各級目標的橋梁?!墩Z文標準》特別強調了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我們應杜絕“一言堂”的閱讀課,教師的范讀,領讀要有,學生投入的朗讀更要有。根據文章特點,可以采用不同的師生朗讀順序的方法。抒情性強的文章,可以教師先范讀后,再帶領學生齊讀,然后放手讓學生朗讀。這樣,學生在教師范讀的基礎上,就能初步把握文章感情基調,較快地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準確體會作者的感情、態度,學生也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
  例如,高爾基的《海燕》是一篇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抒情散文。教師范讀中要讀出電閃雷鳴,風號浪涌,海燕振翅高飛的壯闊場面,同時也要讀出其它海鳥的驚恐萬狀,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使學生快速把握作者的感情態度。然后讓學生獨立地朗讀全文。如果這類課文的思想內容較淺顯,也可以在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獨立的理解,試讀課文,教師在巡視中做些提示與補充。
  二、選擇閱讀方式,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方式除了朗讀外,還有默讀,略讀和精讀。
  默讀,是無聲的讀。在默讀中,教師提醒學生邊讀邊作標記,如標出字音把握不準的字,意思理解不了的詞語。還可以即時寫下對某些內容的理解和感受。這種方法在理解、感悟文章思想內容的教學環節用得較多。
  略讀與精讀是相對而言的。略讀是大致地讀,其目的在于快速地粗知文章大致的內容,通覽全文,吸取精華,獲得主旨。運用這種閱讀方法,就要看學生能否復述內容的大意,是否初步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和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文章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作品人物的“喜怒哀樂”的片斷內容,就要精讀。把握關鍵句所表達的意思和感情,尤其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
  例如,吳敬梓《范進中舉》一文的第5段,充分運用多種描寫方法來刻畫范進因中舉而喜極發瘋的丑態。這段精彩的情節就必須精讀,細細揣摩才能準確理解作者寫作用意,把握作者的感情傾向。如三次講“中了”,表現了范進夢想實現的復雜心情;四次寫拍手,另外寫跌倒,往門外飛跑等動作,對范進熱衷功名的丑態多方諷刺,無情嘲弄;四次寫范進“瘋笑”、“笑了一聲”、“大聲笑道”、“笑著走到集上”,表現范進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也流露了作者對封建科舉制度的厭惡的揭露。
  三、提倡探究性閱讀,培養實踐能力
  所謂探究閱讀,是指以主題為中心,讓學生自主思考、研究、探索,去表達、創造,從而感悟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進而訓練學生的思維、表達和創新能力的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是自主性的,挑戰性的,也是綜合實踐性的。
  教師導入新課后,學生自行感知文章,初步了解內容,把握主題。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供學生研討。但是提出問題,一定要注意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研討的興趣,并做到精心設計問題。如《變色龍》中說“變”,可以設計:“到底什么在變?”,“怎樣‘變’的?”,“為什么會‘變’”?提出問題后,要求學生獨立反復閱讀課文,并且用查閱到的資料,比較提煉自己的觀點,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證據并且用書面文字整理材料。接下來讓學生發言、爭辯,表達自己的觀點。使整個課堂充滿自由和和諧、活潑而又嚴謹的探究氛圍。
  四、加強積累,培養語感
  《語文標準》總目標中要求在閱讀方面做到“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狈e累是前提,語感是目標。
  為了加強積累,教師應該提倡學生擴大閱讀面,不但讀課內的文章,也要養成看報紙讀雜志的習慣。教師還可以規定課外閱讀量。指導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格言、警言,積累文章中優美、精彩的語段。積累的方式有背誦,摘抄,剪輯,光盤拷貝等。
  語感是指對文章語言,思想內容,情感態度的感受能力。如通過吟誦來培養語感。吟誦朱自清的《春》中“春雨圖”,用平穩、舒緩的語調,感受春雨的細密、輕柔、澤潤萬物的特點,感受那種溫馨、和平、安靜的靜謐美。吟誦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上片要讀出大氣磅礴、氣象雄渾的意蘊,感受作者贊美、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下片要讀出對古人含蓄的批評,感受超越歷代英雄人物的自信。通過聯想與想象,則又是培養學生語感的一條理想途徑。學習王維《使至塞上》一詩,對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的感悟,就最好借助聯想和想像才能感受到其難言的妙處了。
  五、結語
  當然,閱讀教學也不能忽視評價總結環節,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對不同觀點,不成熟的想法,應該給予保護和引導,對學生的評議不能一刀切,不能求全責備。這樣,閱讀教學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閱讀教學才會變枯燥、單調為生動、豐富。
  參考文獻
  [1]李雅瓊.讓圖書館資源成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又一陣地[J].教書育人,2019(01).
  [2]楊潔.如何利用新教材進行閱讀方法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
  [3]李文洪.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