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漢語是一種廣博的語言,在語文閱讀中能夠實現心靈的體驗和感悟。隨著國家逐步推進素質教育,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對作者所要表達的含義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有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因此,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生主體
一、勤朗讀,多誦讀,牢牢把握“讀”的環節。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讀的過程中,學生欣賞美,學習語言,吸收寫法。對一篇課文的教學,教師不應首先引導學生去分析理解,而應首先引導學生去感受,即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知覺、表象、聯想、情感去觸摸內容的整體存在,去品味語言文字的意義、情味和興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讀”這一環節。不論何種文體,課堂上要每篇必讀,可以吟誦、默讀、朗讀,在讀中思考理解,并學會圈點批注,體味文章意義、意境、情味,要從停頓和語調的高低、強弱、緩急等方面給學生以指導。學生在反復吟誦課文中,隨著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的“復活”,必然會觸動他們的情感,使他們沉浸在作者所創造的藝術世界里,愛作者所愛,恨作者所恨,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握全文內容,受到藝術熏陶,獲得美的享受。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總得讀”。進行小課題研究之后,在讀的環節上狠下功夫。許多詞句優美的文章,課堂上都給學生充足的朗誦時間。或集體讀,或小組讀,或男女比賽讀,或個人示范賞讀。
二、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精讀、略讀、瀏覽是三種主要的閱讀方法,也是三種閱讀技能,它們的目的、功能有所不同。三種方法、技能都重要,都要重視,都應很好地訓練。精讀,重在培養閱讀理解能力,要對文章從內容到語言到寫法比較全面的把握,在其中學得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此種方法課內使用較多。略讀,是粗略的、不進行深究的閱讀,旨在通過比較快的閱讀,粗知文章大意。瀏覽,指大略地看。除了平時消遣性閱讀,瀏覽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即根據需要搜集信息。精讀,各個年級都是重點,除了讀懂文章,還要積累學法、寫法,并注重閱讀方法向略讀、瀏覽的遷移。瀏覽,重點在要教會學生有目的地、帶著任務進行瀏覽,要逐漸提高瀏覽的速度,學會一目十行地讀,要培養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以訓練精讀為主,訓練略讀、瀏覽為輔;要有意識地通過整合資源、擴大閱讀量,把精讀、略讀、瀏覽結合起來進行訓練。而在課外閱讀中,略讀、瀏覽就派上了用場。
三、教會學生正確的使用教學參考書,使課本與資料互為補充,讓閱讀效應最大化。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而語文學科作為母語教育,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方面,要深刻認識母語教育的特點與優勢,增強資源意識,讓所有適用的資源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而另一方面,要清醒的認識到,教科書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體現了課程目標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應以教科書為主,用好教科書。正確的做法是,以教科書為主要憑借,適當引進相關資源,適當拓寬教學途徑與形式,加強課程資源的整合,在學好教科書、實現基本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學得更多一點、更活一點、更好一點。
四、提高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愛閱讀。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我們已經進入了終身學習的時代,語文將陪伴著人的一生,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千方百計地創設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悄然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
五、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習慣,沒有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無米之炊、無本之木。指導學生不斷積累語言詞匯,培養學生勤摘抄、勤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摘抄是閱讀積累的一種有效方法,長此以往,可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閱讀效果。做讀書筆記有一點難度,教師可幫助學生先從簡單的做起,如寫批注,寫心得,作評價,等等。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理解文章。要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六、注重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豐富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造就完美的人格;而寫作教學就是運用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造就完美的人格。語文教師的一大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積累并使運用積累經?;⑷粘;?,使學生掌握有效的積累和運用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積累和運用的習慣,讓學生從有意識地到自如地驅遣積累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的積累真正成為他們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精神家園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如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仿寫、改寫、補白等。重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符合語文教學的內在規律。它既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的能力,又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鋪設了多彩的立交橋,也樹立了閱讀、寫作向課外延伸、向生活開放的教學觀。
結語:閱讀教學直接關系到各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逐漸領會、理解課文及其他閱讀材料的意義,進而去學習寫作技能及加深對其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必要的語文閱讀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馮文達:《談談農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體驗和感悟》,《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年8月
[2]張磊磊:《“前見”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現代語文》2007年第4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