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培養聲樂表演專業學生舞臺藝術實踐的方法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藝術實踐是高校聲樂表演專業學生課堂教學成果的重要表現手段,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過程,同時也是提高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專業技能與社會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通過對高校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的藝術實踐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提出培養學生良好的舞臺藝術實踐的方法。
  關鍵詞 藝術實踐 聲樂表演 高校
  中圖分類號:J604.6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高校聲樂表演專業主科課程主要是系統地訓練聲樂技術和演唱技巧,學習演唱眾多的古今中外經典聲樂曲目,以達到能熟練的掌握聲音技巧、良好的演繹作品的能力,在舞臺上以最佳的狀態為廣大人民群眾充分展現聲樂的美感,把美好的音樂傳播到全世界。
  1藝術實踐的重要性
  聲樂是一門語言的藝術,高校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中要通過專業的技術訓練,以達到能良好的通過語言、理論學習能力以及對生活的體驗情感等等在舞臺上充分表現音樂的魅力。那么作為高校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如何在舞臺上用音樂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美的享受,把美好的音樂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呢?首先要求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應該在聲樂教學課堂上認真學習掌握聲樂專業技術和演唱技巧,然后不斷的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完全的運用到舞臺的藝術實踐中,通過大量的藝術實踐活動積累舞臺演唱經驗,不斷的在藝術實踐中進一步提高歌唱的聲樂技術和演唱能力,因此長期的藝術實踐是一個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必經之路,最后通過這種長期的藝術實踐在舞臺上真正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歌唱演員、歌唱家,為廣大人民群眾送去美好的聲音,在全世界廣泛傳播音樂的魅力,帶給觀眾聽覺上與視覺上的享受,這充分說明藝術實踐對高校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的聲樂演唱具有重大的意義。
  1.1藝術實踐能促進高校聲樂表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聲樂演唱專業不同于樂器演奏專業,聲樂演唱的樂器聲帶、喉頭、呼吸器官都在自己的身體里面,需要學生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辨自己的聲音的音色是否美好、技術是否正確,聲音是否動聽,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性,使學生在自己練習時容易出現迷茫困惑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學生對聲樂學習會產生倦怠感、失望和困惑等等情緒;再者高校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的課堂訓練和自我練習都以琴房為主,而專業考試或者舞臺表演則是在比琴房空間大得多的音樂廳進行,有很多的老師、同學和觀眾在檢驗或欣賞他們的演唱,比平時的課堂和自我訓練空間比較小,一旦空間變大、觀眾眾多多,許多學生在舞臺上的演唱和表演與課堂相比就變得不那么成熟、完整,嚴重者甚至會流露出六神無主的狀態,隨之而來的還有音樂旋律的脫節、技巧的不到位等等狀況,導致學生在舞臺上容易出現膽怯、不自信的狀態。
  因此針對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在演唱表演上容易出現的這兩個問題,我們要提高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良好的學習狀態是學生自身聲樂學習道路上的巨大動力,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要時刻訓練學生對聲音的準確辨別能力,良好的解決學生在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增加學生對演唱的自信心,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經常讓學生在舞臺上進行藝術實踐,因為大量的舞臺藝術實踐能夠讓學生逐步適應舞臺與課堂演唱時空間和心態的差別,及時進行調整,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舞臺藝術實踐鍛煉增強他們對專業演唱的自信心和舞臺上聲音的控制和藝術表現能力,讓學生最后能得到良好的駕馭舞臺的能力,這樣學生就會對聲樂學習興趣盎然,會主動積極的去鉆研琢磨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藝術實踐能促進高校聲樂表演教學水平的發展
  在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聲樂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用精煉簡潔的語言闡釋其理論知識,教會學生良好的掌握聲樂技術和演唱技巧,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在演唱時容易出現的的問題,并迅速解決問題,以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在訓練學生舞臺表演時,要教會學生把握上臺的步伐、演出服裝、面部表情、演唱前示意伴奏以及演唱結束后的謝禮等等細節,讓學生可以形成自身的舞臺習慣,指導學生在臺上應根據歌曲的思想內容、人物角色、故事情節來進行恰如其分的表演,同時也要讓學生體驗國內外歌唱家在舞臺上的歌唱狀態,讓他們去真實地感受舞臺,真正用歌聲來征服觀眾。那么進行了這些教學后,如何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這些知識和要求呢?舞臺藝術實踐的展示就成為了聲樂表演專業學生不可或缺的檢驗途徑和表現手段,良好的聲樂課堂教學,最終都會通過舞臺藝術實踐得到良好的體現,如果學生的舞臺藝術實踐表現不盡人意,教師就馬上會意識到在聲樂教學中還可能存在的問題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會馬上在接下來的課堂中進行解決和提高,這樣就能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舞臺藝術實踐逐步學會如何將課堂中掌握的聲樂技巧和表演技術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充分的展現課堂教學成果,因此我們可以確切的說藝術實踐是高校聲樂教學課堂的重要體現。
  2培養學生良好的舞臺藝術實踐的方法
  作為一個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聲樂演唱技巧和藝術表現都是需要舞臺藝術實踐來是實現的,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在舞臺上的演繹不僅要呈現聽覺上的效果,更應該要有視覺上的效果,學生在臺上唱歌時不僅僅是通過唱來表達歌曲的情感,更要用演的方式去表達歌曲中的情感,因此高校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要想成為一個成熟的歌者不僅要學會唱,還要學會演,力求達到聽覺視覺相統一,提高舞臺的演出質量,把音樂完美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那么作為高校表演專業的教師,我們如何培養學生的舞臺藝術實踐能力,讓學生達到唱與演的統一融合呢?
  2.1通過課堂訓練學生學會在藝術實踐展現不同作品的不同舞臺表現方式
  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在課堂訓練時會演唱大量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中外藝術歌曲、民歌、戲曲、歌劇詠嘆調等聲樂作品,學生在通過舞臺藝術實踐表演表達歌唱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風格去表現作品,例如在舞臺藝術實踐中演唱中外藝術歌曲時,我們要同時注意作品的旋律與鋼琴聲部的旋律、和聲,注意兩者的相輔相成的關系,準確的表現音樂的內涵;例如在演唱中國戲劇作品唱段或者外國歌劇詠嘆調唱段時,我們要把其劇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情感都要在舞臺藝術實踐時準確的表現出來,如果人物角色在不同年齡段,例如20歲或者50歲,那么我們在聲音音色上就不能是一種音色,這時候演唱的音色就要符合所扮演人物的年齡,如果扮演的人物性格不一,有的溫柔、有的活潑、有的嚴酷、有的兇狠,那么我們對應的音樂情緒、舞臺表現就一定要和人物性格統一起來;再如我們在演唱各地民歌時,我們就一定要深入了解當地語言,在演唱時運用當地的方言進行演唱,例如湖北民歌《龍船調》在演唱時要注意結合當地方言“過河”讀“過活”,“哪個”讀“拉過”等等來進行演唱,才能唱出作品的地方特色,外國民歌同樣應該如此。因此在舞臺藝術實踐時,我們應該讓學生掌握根據不同的類型、不同風格、不同國家、不同體裁的聲樂作品,運用不同的舞臺藝術實踐表現形式,準確的表現作品,通過聲音和表演讓廣大的觀眾深入了解作品的內涵,給觀眾展現音樂的魅力。   2.2加強學生舞臺藝術實踐表演的形體訓練
  在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專業考試和舞臺表演時,我們經常會發現許多學生在舞臺演唱時,有的學生舞臺表現良好,適當的加入一些肢體動作,吸引觀眾產生共鳴,自然的把觀眾帶入到演唱的音樂表現中,可以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有的學生則一直站立在臺上,沒有任何肢體動作和表演,也沒有人物角色和音樂的表現,這樣不僅舞臺效果單一,也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無法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當然有的學生肢體動作過于頻繁或者夸張也會影響演唱的狀態和音樂的表現,有畫蛇添足之嫌。因此我們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要經常訓練學生學會揣摩理解作曲家創作的意圖、作品的音樂表現、人物角色的年齡和性格特征、歌詞的內容表現等等,然后在完整演唱作品時訓練學生運用恰當的肢體動作把自己對歌曲多方位的理解通過演唱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來,以達到完美演繹歌曲作品的目的。
  2.3加大學生藝術實踐的舞臺演唱機會
  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在通過課堂訓練后,教師和院系要大量提供藝術實踐機會,督促學生經常參加舞臺藝術實踐,上文已經通過仔細分析說明藝術實踐對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大量的舞臺藝術實踐訓練的積累,可以逐步提高學生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舞臺表現力,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在學習中也應該通過刻苦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水平,給自己創造經常上臺表演的機會,使其自身把握住對音樂廳、劇場等大型演唱場所的演唱感覺,通過音樂廳、劇場的現場效果讓學生主動發現自身演唱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加強對作品深層次的演繹。加強學生舞臺藝術實踐實踐,能杜絕學生閉門造車而產生的音樂審美的缺失和歌曲情感表現蒼白、空洞的現象,使學生養成整體作品風格的演唱意識,讓學生將精力放在歌曲的詮釋和情感表達上,學會主動把聲樂技術與歌曲情感融為一體,通過有意識的技巧訓練和情感表達訓練,達到演唱情感和技巧的完美統一。
  3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實踐既能促進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演唱技術的迅速提高,又能檢驗聲樂教學、促進聲樂教學的發展,在藝術實踐的訓練中,我們既要注重學生平時課堂的訓練和學習方法,也要注重學生在舞臺上的表現力,讓學生最終能在不斷的學習和藝術實踐中找到自己的演唱風格,獲得良好音樂表現力和舞臺駕馭能力,把音樂通過演唱完美的詮釋出來,讓觀眾得到美的享受,這就真正達到了聲樂表演專業教學的目的了。
  參考文獻
  [1] 晁然.論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與創新[J].黃河之聲,2016(01).
  [2] 于洲.談美在歌唱藝術中的表現[J].音樂生活,2010(01).
  [3] 李靜.談普通高校聲樂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J].北方音樂,2015(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8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