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類新媒體技術在人們之間廣泛運用,微博、微信、微視頻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這種“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信息獲得渠道、人際交往方式及思想觀念意識受此影響較大,這就是對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方法提出了新挑戰。
  關鍵詞 微時代 思想政治教育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微時代的時代背景
  截至2019年,全球手機用戶已經增長到50多億,占全球人口的66.57%,網民也有43.9億人,其中,有79.24%的用戶在社交媒體上,中國增長規模排世界第二。艾媒網在2018中國大學生在線休閑娛樂行為監測分析報告中提出,相比于其他人,大學生手機網民群體具有獨特的特質。將近一半的大學生每天手機上網時間為3-6小時,有一成左右的大學生上網時間平均每日已達到6小時以上。利用手機學習,交流溝通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日常,而這類群體因自身年齡以及眼界的局限性,更易受到他人影響。
  現今,微信、微博、QQ、抖音等手機媒體成為了大學生獲取信息,了解世界,進行日常溝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所以,微時代已經到來。除了微博、微信這類傳播媒介代表,人們還通過短信、QQ、博客、E-mail 、抖音等開展實時的交流和互動。很多官方媒體或者主流媒體,還開創微視頻、微課堂推廣各位信息以及主流價值觀。通過“微互動”了解彼此的想法以及實現信息反饋。
  微時代最典型的主要媒介就是微博,以及近期普遍關注各大熱搜榜單,也是充分說明微博的影響力。大學生具有微博號的人數居多,也是他們喜愛的手機APP之一,這足以說明微博對他們的影響力。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考慮先進的媒體平臺傳播主流意識價值觀,通過微媒體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2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現狀
  2.1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把握課堂難度越來越大
  現今,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教師簡單傳播教學內容的過程了,要施展自身十八般才能與手機中的各類APP搶占學生的注意力。面對手機上五花八門的各類信息,各種娛樂app的誘惑,管理課堂是老師上課面臨的巨大挑戰。即使很多高校使用手機袋,沒收手機的方式,只是短時間內有效果,學生怨聲載道,長期上課效果也不理想。手機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個器官,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媒介。高校在管理課堂規范的過程中,均要求學生的抬頭率要高。可低頭族大多數的學生不是在看書,而是在看手機。部分學生對手機有著強烈的依賴感,不看手機總覺得心理不安全,這樣就影響了課堂的學習效果。思政政治理論課雖然這幾年改革力度比較大,學校以及學生的重視程度變高,但是因自身課程的特殊性,政治理論性過強過高,學生的排斥心理過重。再加上高職類學生本身學習能力普遍不高,了解革命文化、黨史的程度低,大多數學生又只關注技術技能學習,缺乏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動力和興趣。高職院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門數較少,教學內容較多,很多老師多采用填鴨式的傳統教授方式,即使使用多媒體,也是照著課本課件照本宣科,教學效果較差,很多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院校第一水課。
  2.2學生價值觀受媒體的各種沖擊,教師引導學生的主流意識上難度越來越大
  因為大學校園內環境相對封閉固定,大學生接受外界信息與網絡媒體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受其影響越來越大。現在90后的大學生,標新立異,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個性鮮明,面對新聞事件、網絡暴力,以及不積極不健康的信息,就容易會誤導?,F代綜節目選秀的普及化以及小部分人通過拍攝博取人們眼球的視頻迅速成為網紅,讓很多學生羨慕,更有還一少部分學生滋生一些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很多東西都想走捷徑獲得,缺乏上進的心態以及吃苦耐勞的恒心,導致部分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始扭曲。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實時性,受教育者的思想特點以及自身承受能力和判斷力弱的情形,以及教育者隊伍自身的素質還主要服務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所需要水平上,微時代的技術性在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3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探索
  在新媒體技術發展的今天,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更快,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滿足于現狀,要努力適應新的環境和社會發展的新需求,加強和改進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有助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的創新能力,要讓思想政治教育課有時代感和吸引力。
 ?。?)與時俱進,利用各種為資源新型媒體,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力。通過對“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鞏固和擴大這種積極影響并轉化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同時梳理、排查消極影響并采取必要措施抑制其消極影響;另一方面,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為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利用各種類型的數字媒體資源作為載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新時代的正能量,積極注入其中,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接受主流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興趣??梢蚤_發各類微課資源,將理論的知識制作成短小精悍,內容精煉的微視頻。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也可以選擇開發適合自身學校學生學情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另外,也可創辦自己高校的微信公眾號,依托公眾號,開設微課堂,定時發布各種正能量的新聞事件、革命文化知識、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等教學小知識,開展評論區,展開互動式討論。另外,大學生自身對微視頻、微電影的興趣就高,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實踐環節,讓學生拍攝以及傳播大家生活中正能量的小故事。這樣,學生也參與其中,融入其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這也是培養高校提高思想政治質量的有效途徑。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接近生活,更具有落地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努力提高自身媒體素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實效性。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因為授課方式的單一性,以及互動環節空間的局限性,容易引發學生的厭學心理,教學效果較差。而如今的網絡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交互性是更快,更直接,更親近??墒乾F實生活中,往往很多老師不愿意改變以往自身的教學方式,對新媒體有抵觸心理。所以,在新時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對黨的絕對忠誠,以及教師自身教育教學能力,更要具備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各類網絡媒體技術能力。這些新技術就要求現在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主動接觸、主動學習,主動使用。老師要主動融入新的網絡媒體時代,主動學習新媒體技術,要有對信息甄別、篩選的能力,將媒體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搶占新平臺、搶占新陣地,多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與他們溝通,引導他們健康發展。
  網絡技術驅動下的微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變革,都應抱有積極的態度,在實踐與探索出找到適合自己高校的方式方法。因地因校因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輕有重,有的放矢,采用多種方式調動老師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才是思政政治理論課改革的關鍵。
  作者簡介:馬簫(1984年12月),女 ,漢族,陜西咸陽,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 羅文雯,朱金龍.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點及對策[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7,27(02).
  [2] 張琬琪.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9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