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述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盡管新媒體的產生為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非常多的發展機遇,有效幫助教師將課堂質量進行了提升,但是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為思想政治課程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為教育工作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因此,該文針對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給大家在這方面的探索帶來相應的幫助和提升。
  關鍵詞:新媒體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c)-0199-02
  高職院校的學生有著很明顯的特征,如學習基礎比較差、思想上比較散漫等,對于自己的未來并沒有做好職業規劃,同時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加之新媒體的影響,有些學生開始沉迷享樂,出現了拜金主義等思想。面對這樣的社會環境,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將自身的功能作用進行發揮出來,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進行正確引導,以便學生能夠提升學習積極性,擺正學習態度,在將自己專業技術能力進行強化的同時,加強自身的政治思想素養,成為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1  新媒體為高職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機遇
  1.1 豐富了教學手段
  在以往的高職院校授課當中,對于思想政治的授課過程應用的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學習過程非??菰锼腊?,沒有較大的熱情?,F在對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這種枯燥的課堂模式有所轉變,教師可以將書本當中的理論知識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進行講述,之后還可以將教學資源發布到平臺當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便可以對知識進行預習、復習和鞏固。同時,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播放當前的時事政治,引導學生對社會焦點話題進行討論等,這些都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迎合了學生的學習喜好,將以往的枯燥形式進行了轉變,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1]。
  1.2 強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幫助教師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了提升,學生可以利用網絡獲取相關知識,這樣學生便與教師在知識方面實現了信息對稱,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會特別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會通過自己的預習學習,提出自己的質疑和問題,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深入性。此外,還可以將典型教育法與具體的案例進行結合,之后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能夠在視覺上和聽覺上有直觀的感受,相應的思考也會更加深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會有進一步提升[2]。
  2  新媒體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挑戰
  2.1 容易影響學生道德行為失范
  網絡有著非常大的虛擬特征,其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著自己的虛擬人格,并且在網絡當中,為這種虛擬人格提供了非常大的自由空間。加之網絡行為存在一定的虛擬性,所以學生的匿名性、面具化,會使自身的道德責任有所削弱,并且自有意識開始泛濫。由于網絡是新時代產生的全新事物,本身的特征非常明顯,這便決定了以往的道德規范并不能在當前的網絡環境當中適用,所以對網絡當中的約束力開始下降[3]。此外,我國并沒有像一些發達國家那樣有些完善的網絡道德約束體系,所以,學生在網絡當中對于網頁的瀏覽非常自由,甚至可以不負責任,不計后果地對自己的言論進行發表,這樣學生便在網絡當中養成了一種不良習慣,便是語言不受約束和控制,但是如果將這種習慣帶到現實生活中來,便會使學生的行為規范有所過失。
  2.2 容易使學生與現實世界脫節
  盡管我國對網絡監管的力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難免會有一些疏漏的情況。其中信息網絡技術有著很強的開放性和自由性,自身的獨特魅力對學生的吸引非常強,非常符合學生崇尚自由,宣揚個性的需求。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有90%的學生,每天上網的時間大于2h,有9%的學生上網時間會超過8h,甚至有些學生會通宵上網,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學業和生活,每天沉迷于網絡,也不愿意與其他人進行接觸,久而久之使得自己的人際關系非常淡漠,養成了自私的性格。由于學生在網絡虛擬世界當中長期沉迷,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部放到了網絡上,這樣網絡文化會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逐步改變,使其與現實世界開始脫節。在畢業之后,學生很難融入社會,甚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3  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提升的有效途徑
  3.1 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思想教育平臺
  首先,高職院校要對當前的新媒體有充分的了解,并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結合,以便將政治的理論課程主導作用進行有效發揮。其中,教師需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對課堂課件而進行制作,同時又要利用新媒體與學生進行密切的思想溝通。高職院校需要將校園網站作為與學生溝通、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的平臺,定期對新聞專題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發布。此外,為了將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提升,教師還需要針對時事政治、就業、知識版塊學習、理論知識板塊等進行構建,并建立圖書質量信息資源庫,這樣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將知識、思想以及服務進行了有效融合。同時,教師還需要在網站當中增加心理咨詢以及教育模塊,通過該模塊向學生傳播正能量的心理知識內容,并且為學生的心理問題提供服務,形成課堂和網絡當中共同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使得思想政治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但是教師對于平臺網站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如缺乏互動、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利用留言板或者微博等新媒體形式進行解決。學生可以在校園微博當中,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學習問題進行密切關注,并在評論當中積極討論。例如,學生在微博當中,提出校園宿舍熄燈之后有大聲喧嘩的問題,在學校對其進行詳細調查之后,對熄燈之后依然喧鬧的學生進行了引導和教育,并在校園平臺當中發布了相應的就寢規則,這樣學生便可在微博下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感受到學校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化解了思想方面的很多沖突,有利于高職院校凝聚力的提升。
  3.2 利用新媒體提升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
  高職院校有著自己的特征,因此教師在對其教育時,要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培養。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會一個人面對全班的學生,所以對學生的關心和照顧會有所疏忽,現在教師可以在閑暇時間利用多媒體技術與學生在微博、微信、QQ當中進行溝通,不但強化了溝通的效果,還保障了學生的隱私。這樣學生可以沒有心理負擔地將自己的想法或者問題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也可以結合每個學生的不同問題和心理特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QQ等對學生進行在線教育,將當前的政治思想話題等發布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查詢資料,這樣可對知識進行預習,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4  結語
  總之,在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為授課的主體,學生的學習過程比較機械,這是因為思想政治知識本身便有著一定的枯燥性,學生在面對過多的理論知識,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抵觸心理。所以,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會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影響了學習的效果?,F在,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學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使得教學效果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曉蘭.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徑[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75-77.
  [2] 王英瑛.如何提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6):44.
  [3] 劉洋.高職院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有效性路徑探究[J].納稅,2017(32):1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48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