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眾所周知,當前中職生缺乏社會經驗,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具有可塑性,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至關重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滿足教學的基本要求,而且也符合中職生的學習特點,具有重大指引作用。從理論角度分析,簡要分析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182-02
   毋庸置疑,對中職生進行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當前的關鍵所在,“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過教育引導、制度保障等,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另外中職生正處于價值觀養成的關鍵階段,正確引導是實現中職生健康成長的載體,作為一門工具性與思想性比較強的學科,語文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科目,中職教師需要加強認識,從中職生的實際特點出發,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采取主題教學,培養中職生品德修養
   “人不學,不知義”,一個人擁有怎樣的道德素養以及價值觀至關重要,在中職語文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可以讓中職生明白道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真正實現知行合一。
   (一)增強愛國意識
   作為一名中國人,愛國是與生俱來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中職語文課本中有眾多愛國題材的文章,實現愛國教育與語文教學的相互整合,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真正了解愛國情懷。比如在《犧牲》一文中,愛國這一主題十分明顯,在教學中為提高教學效果,積極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采取課堂辯論的方式,并提問學生:在當前和平年代之中,大我與小我發生矛盾的時候,應該怎樣對待呢,這個時候大多數同學則會說需要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通過這一簡單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明白在國家面前,國家最大、民族最大。與此同時,還可以將中職語文課本中與祖國相關的內容加以整合,并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在當前慢慢的歷史長河之中,愛國表現有所不同,尤其是需要將相關愛國人士的視頻播放之后,能夠讓中職生頓感自豪,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可以將這種愛國熱忱逐漸轉變為愛國行動,在日后邁向社會之后真正報效祖國。
   (二)培養敬業精神
   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分析,均可以了解到社會與職場是中職生日后要邁入的場所,當然在當前時代的不斷發展下,敬業精神已經發展成為人才選擇的重要指標,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需要積極滲透敬業精神,以此增強中職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換而言之,中職語文是一門極其重要的文化基礎課,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并應用靈活的教學策略,通過各類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筆者經過分析與歸納,認識到中職語文教師需要通過教學與自身示范。才能真正讓敬業精神在中職學生思想之中扎根。比如在學習朱光潛《學業 職業 事業》一文的時候,便可以與馬克思所撰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相互結合,這樣能夠讓中職生在短時間內明白學業、職業以及事業之間的關系,并能夠明白要想有所成就,不僅要靠自己的奮斗,還要形成樹立良好的職業操守。
   (三)優化誠信教育
   人無信而不利,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也是做人之道,一個人只有誠信了才能讓他人心生敬仰,從其他層面分析,誠信也是個人修養的重要載體,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誠信的重要性,不斷強化誠信教育,將誠信教育積極融入日常教學之中。另外,中職語文教師需要以學生作為主體,豐富教學內容,將教學與生活相互關聯,比如在學習“立德樹人”方面,主要是通過孔孟經典語錄對儒家思想進行概括,宗旨便是倡導人們做到通達事理,如此方可實現自己的抱負。另外,言論中所涉及的誠信內容,中職語文教師則需要多方面分析,對學生加以指導,如無信不立、謹而信等,必要的時候語文教師還可以將當前社會中所存在的不誠信現象加以列舉,并在課堂上討論,讓學生有所理解與掌握。央視公益宣傳片之《早餐店篇》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誠信教育素材,片尾女主人公數錢不是為了確認少了多少錢,而是在確認收到了多少誠信;并以此為契機,教師可以有意拓展誠信教育,用了近一課時讓學生列舉社會上的不誠信的現象,并展開大討論,最后達成共識,還借助多媒體展現出來,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樹立友善意識
   友善是社會主義價值觀中具有大眾化的一種表現,是一種歷史傳承,自古以來,友善備受眾多圣賢之人的推崇,在《仁者愛人》中有非常多的內容與友善相關,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強調了友善,而孟子在集成孔子思想的同時,對人生觀也加以重視,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便是強調了人與人之間需要以博愛且和諧的存在。另外,《六尺巷故事》講述了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后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埣胰耸盏叫藕?,起初不明白,以為張英會用什么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于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為佳話。
   二、弘揚傳統文化,加強人文素養培養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對人們有著一定的影響,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傳統文化是基礎,也是保障,積極弘揚與滲透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關鍵所在。另外通過中職語文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東方文化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
   因為語文科目是基礎科目,無論是語言學習、知識掌握還是思想認可等都可強化教育認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傳統經典范文以及詩詞的比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其中在語文教材的不斷改版下,有非常多的內容均具有良好的美學價值,比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能夠讓學生對北京的胡同有所了解,并且在文章中主要記載了京城的歷史變遷、時代風貌,通過學習了解,中職生可成為胡同文化的保護者以及繼承者。另外在中職語文較此案中的諸多古人經典語錄,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學習中學生能夠感受到仁愛、自強、愛國等文化所帶來的熏陶。
   (二)誦讀經典文化讀本
   誦讀也是人類文化中的主要瑰寶,誦讀的作用十分明顯,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同樣可以通過誦讀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語感,并在無形之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可以讓學生拿出20分鐘的時間進行誦讀,可以誦讀現代散文,也可以誦讀古詩詞,通過誦讀能夠感受文字的優美,并且能夠逐漸培養仁愛自強的思想。
   (三)加強對網絡的應用
   就目前而言,網絡已經成教育中不容或缺的一部分,且網絡教育也成為中職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網絡對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也是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工具。中職院校需要從戰略的高度出發,利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的頭腦,引導學生觀看具有正能量的視頻,加深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此同時,當前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微信已經成為人們交流的主要通訊軟件,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微信可以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索,當然這還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多加研究,起到監督示范的作用,并引導學生應用微信的優勢,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可行性。
   教育家呂叔湘先生說:“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語文課程是中職學校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其重要性毋庸懷疑。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既要重視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又要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通過教師的以身作則及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日后的生活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高巍.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J].中國農村教育,2018(14):31-32.
   [2]王美霞.淺談中職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J].學語文,2011(2):73.
   [3]白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中職語文教學[J].亞太教育,2015(16):184.
   [4]吳明芬.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研究:以中職語文教學為例[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7(1):34-36.
   [5]褚雪冬.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國學素養[J].職業,2017(24):61-63.
   [6]馮明霞.人文主義理念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13):141.
   [7]祁仲惠.從中職學生人生誤區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J].甘肅教育,2018(23):31.
  編輯 張 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2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