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深入,當前教學工作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在中職教育中也漸漸地開始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來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其中,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融入學習氛圍中,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圍繞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為主題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價值以及如何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來合理地構建該課程,再來明確和創新該課程中混合教學設計的各項工作,從而顯著提升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    鍵   詞]  混合式教學模式;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改革;研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116-02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價值和基本概念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的開展讓學生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來處理實際問題,推動新技術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融合。近年來,我國也高度重視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因此,推動信息化教學改革成為當前職業教育研究的重要工作。但是針對當前課程的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其中課程開展的價值和作用不能全面地發揮出來,學生不能深入地了解課程中的知識內容以及實踐教學不夠理想等都是阻礙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因素。所謂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堅持遵循以合作探究、動態呈現以及相互關聯等為基本原則,以一種線上和線下兩者相互結合的形式存在的新型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促使在實際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中將各個知識重點和要素相互聯系,最終實現相互影響和相互耦合的目的[1]。
   二、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的特點
   針對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意識到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對促進信息化教育改革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學習中一定要積極的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來顯著地提升教學質量。教學理念、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上都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和優化,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氛圍中,充分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專業性技術人才。但是在引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時一定要合理構建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其應用價值和作用[2]。本文我們將以超星學習平臺和混合式教學模式兩者相結合來構建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活動,其中構建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的學前分析、課程的教學活動、課程的教學管理和策略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要想更好地構建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模式,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基本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環境等,確定課程是否能夠符合開展混合式教學,然后再分析應當如何設計才能更好地優化整體學習過程,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3]。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主要是充分地思考科學的設計教學過程,促使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順利完成教學工作,提升教學過程的流暢性、專業性以及合理性。在進行教學管理設計時教師可以按照課前預習、課中學習以及課后鞏固等來管理主體,應當合理地利用教學平臺中的簽到以及測試題等提升教學管理設計的效果?;旌鲜浇虒W模式的評價設計要結合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結合的手段,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綜合考核以及考試成績等多方面評價學生自身的學習效果。
   三、針對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中混合教學設計各項工作的分析
   (一)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中的教學設計依據
   圍繞中職學校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中“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之抓取搬運”這一章節的內容為教學設計依據,希望通過這種教學設計內容能夠讓學生更加充分地掌握和學習工業機器人搬運任務程序的編寫,促使機器人在實際的工作中具有抓取搬運的基本能力,為學生后續學習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基礎,顯著提升學生從事工業機器人操作以及維護工作等相關專業性技能[4]。
   例如,中職學校的學習對象大部分都是平均年齡17歲、男生比例偏高以及動手能力強的中職學校學生,這些學生對信息化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也對相關知識有著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像工業機器人基本控制指令以及日常維護等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知識,從而為“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之抓取搬運”這一章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中職學校相關管理人員也要重視和設計基于機器人崗位的理實一體化實訓場地,還要開展和創新和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相關網絡學習平臺,這種教學手段不僅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5]。
   (二)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中的教學活動設計
   為了更好地促進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師要注重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習中有很多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目標。機器人搬運程序的設計是非常困難的,參數也比較多,并且機器人搬運路徑優化也是比較抽象和難懂,從而為教學工作明確了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其主要教學目標是為機器人工件搬運例行程序進行合理科學的編寫,教學難點則是合理地設定機器人搬運程序路徑的優化過程。在完成教學活動的設計工作以后,教師就應采用任務驅動教學的手段開展教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深入了解相關知識重點,教師一定要將教學過程分為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中教師引導學習以及課后學生鞏固學習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的手段時教師還需要注意教學任務的導入、教學任務的分析、教學任務的實施、教學任務的拓展以及教學評價等流程的進行,從而為學生提供完整的教學流程,將會最大限度體現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充分地融入學習過程中,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6]。    例如,在課前學生自主學習中教師可以應用超星學習平臺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可以依據學習任務來開展自主學習,從而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對機器人運動指令的復習及工業機器人安全操作規范等學習環節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當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以后教師應當進一步查詢網絡中實際的學習數據信息,從而確保能夠詳細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進度,進而在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課堂引導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按照上述教學任務的導入、教學任務的分析、教學任務的實施、教學任務的拓展以及教學評價等流程進行教學,這種條理清晰的教學模式將會讓學生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對相關知識有著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后學生鞏固學習中,學生如果還有一些問題理解得不夠透徹,則可以利用超星學習對機器人技術以及引用進行移動學習,從而鞏固自身存在的學習缺陷和不足。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以觀看機器人抓取搬運微課視頻的形式來強化自身的知識和落實處理本節課學習重難點的工作,還可以在這種學習環境中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7]。
   (三)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中的教學評價設計
   在完成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的改革研究與實踐以后,教師還要進一步開展教學評價設計。因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本身就是一種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那么也就進一步決定了其教學評價也是具有多樣化的。對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的學習主要分為學習模式以及考核模式,并且其課前準備工作的評價是通過教學平臺自動給分評價的,在實際的過程性考核中則是通過教師來完成評價的。除此之外,機器人工件搬運例行程序進行合理科學的編寫是以一種小組互評以及教師評價兩者相互結合的形式來完成的;技能考核中仿真考核工作是以教師以及系統兩者進行綜合評定來完成的;實際的操作過程和學習情況是以企業工程師以及小組之間的互評完成的。
   四、針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課程改革的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課程內容的學習,我們意識到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學習中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行為也漸漸增加,不僅符合當前新課改的要求,也實現了個性化教學的基本要求[8]。這種教學效果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促進作用,同時這種教學手段也順應社會的進步,實現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完善。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注重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像將互聯網和智能手機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相互結合,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空間,為提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提供堅實的保障基礎。
   五、總結
   相關中職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好的促進課程的開展,促使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更好地融入學習氛圍,顯著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探索問題能力。教師和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注重這種教學模式的推廣,加強教師和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解程度,還可以專門為學生開展滲透和學習混合式教學模式相關活動,體會到這種教學手段對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積極性。促使在以后的各科教學中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來顯著提升教學質量,落實我國素質教育的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楊淑萍,王德偉,張麗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及其師生角色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2]姜淑慧.MOOCs與SPOCs:在線課程發展的不同路徑與共同問題[J].遠程教育雜志,2014(4).
   [3]羅九同,孫夢,顧小清.混合學習視角下MOOC的創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4(7).
   [4]高地.MOOC熱的冷思考:國際上對MOOCs課程教學六大問題的審思[J].遠程教育雜志,2014(2).
   [5]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1).
   [6]梁九義.論混合學習對我國遠程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影響[J].中國遠程教育,2012(5).
   [7]詹澤慧,李曉華.混合學習:定義、策略、現狀與發展趨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育,2009(12).
   [8]周問宇,崔維響.基于混合式學習的高職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的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國新通信,2018(18).
  編輯 馮永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2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