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職師本科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國家推動“雙創”升級背景下,深入創業教育、加強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體系建立,已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重點研究主流之一。通過分析當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問題,提出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職師本科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
  [關    鍵   詞]  創新創業教育;職師本科;工業機器人;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062-02
   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快速生成,對創新創業教育而言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從中央到教育系統,全面、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已成為共識。2018年11月30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體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隨著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入,高等院校應以把握育人為本,以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先手,逐步構建高校協同育人新機制,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因此,深入創業教育、加強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體系建立,已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重點研究的主流之一。
   一、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專業人才培養的邊緣化地位
   作為一門新型教學課程,創新創業教育已逐步被納入專業教學體系中。但由于發展時間較短、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不足等原因,大部分高校與高職院校仍將創新創業教育定位在專業人才培養的邊緣化地位,僅通過開設一兩門選修或者必修課程的創新創業類型課程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還未形成相應的教學體系,甚至沒有相對較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框架。
   (二)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與專業課程融合度不高
   大部分高校創新創業類型的課程都是由經管專業老師或者負責就業教師進行授課。而他們缺乏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僅注重創新創業理論講解、創新創業案例分析,無法與專業緊密相連,創新創業課程較為孤立,偏離人才培養能力需求。雖然有些專任教師在專業課中融入一些創新創業的理念,但因課程通過率、教學課時有限、創新創業知識儲備有限等多種原因,融入不多、不深、不夠有效,導致使其與專業教育融合度不高。
   (三)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缺乏針對性、層次性、閉環性
   要全面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最關鍵的要構建一套科學的、合理、漸進性、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雖然大部分高校都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類型的課程,但因課程內容、結構和形式都比較單一,缺乏針對性、層次性,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習效果差。部分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中仍采用筆試試卷定成績的單一考核方式,未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可靠的閉合考核評價機制,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四)“雙創”師資力量薄弱,教師隊伍配備缺失
   如今大部分高校逐步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但在整個執行過程中并沒有明顯的效果,部分原因是高校創新創業師資力量薄弱,教師隊伍配備不齊全。
   1.教師的“雙創”教育意識不強,創新教育理念落后
   部分專業任課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意識不強,創新教育理念相對落后,在專業課程中沒有體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主體地位。教師對創新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沒有進行深度的挖掘與思考,所以對學生的教育只停在了紙上談兵的階段,難以突破傳統人才培養框架。
   2.教師的“雙創”實踐經驗缺乏
   教師是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引路者,為了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僅教師要求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水平,更要求具備較強創新思維、豐富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目前大部分高校任課教師因缺乏企業創新實踐經驗和社會閱歷,導致創新能力差,無法較好地指引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實踐創新能力。
   (五)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不匹配
   部分高校主要以學科發展為出發點,培養理論知識豐富和具備學術基礎的人才,而對企業急需的是具備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善于學習、良好融合力和溝通能力的人才。高校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縮小這一差距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高校在專業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目標設置不夠明確,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的設置沒有依次遞進和有機銜接起來。
   二、工業機器人專業融入“創新創業”的策略
   在我國高校教育,已廣泛推廣和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等人才培育模式的新方向和新切入口。當前,國內大部分高校都還處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期,缺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完整性和規范性,對此將工業機器人專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以創新創業為導向,構建科學、循序漸進的人才培養體系
   以創新創業為導向,構建一套適應工業機器人專業類技能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體系。在機器人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遵循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線,將人才培養體系分為三層次:創新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創新創業專業素質形成、創新創業能力提升。
   1.基本素質培養層次    通過構建新的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相互整合,將創業課程與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專業技術有機結合,重構人才培養方案與內容,讓學生對創新創業基礎知識有一個初步了解,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做出長足積淀。
   2.專業素質形成層次
   通過課程整合將企業新技術、新工藝引入課程,針對現階段機器人自動化的前沿性不斷改革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充分適應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現實要求,全面提高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實用性與創新性。
   3.能力提升層次
   高校開展跨學科、跨專業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本專業的技術基礎上,學習到創業所需的財務、法律等多門知識,在課堂教學內容上更加強了各種知識之間的交叉性和滲透性,從而為學生今后從事創業打下良好的專業技術與各種創業知識堅實的基礎。
   (二)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改革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教師針對多元需求,教學形式上以學生為主體,靈活利用翻轉課堂、VR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啟發和項目式教學,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學內容上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把學科專業的前沿新技術、成果和新實踐經驗融入教學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滲透創業者所需的財務、管理等相關知識,加強各學科的聯系和層次,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靈感。教學機制上采用更注重學習過程、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機制,將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項目、論文專利及競賽等轉換為學分,鼓勵學生投入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
   (三)構建具有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
   在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師資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因此強化師資力量,建立一支具備過硬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超高創新水平的多元化教師隊伍是關鍵。可以通過“內培外引,專兼結合、分類指導”的方式,構建具有專業能力強、創新創業意識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1.鼓勵并提供相應培訓,培養現有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如鼓勵教師多參加創業培訓、國內模范高校學習、訪談和交流的機會,邀請創業教育培訓師進校開設創業教育講座、轉變教師原有的教學意識,培養教師的創新創業意識。
   2.定期為教師提供進入企業學習創新知識及創業技能、管理經驗的機會,或鼓勵教師到企業中兼職增強自身的社會閱歷,從而重新組織教育方式,完善教學方法。
   3.通過筑巢引鳳的方式,聘請優秀企業家、成功創業的大學生或在職工作經驗豐富的工作者加入高校教師隊伍,不僅能壯大教師隊伍,還能增加學生與企業的接觸機會,使其熟悉企業的運作方式。
   (四)多措并舉,構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高校采用多措并舉整合校內外資源,搭建起多樣的實踐平臺,幫助學生深化理論知識,提升專業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現校內實訓企業化、校外實訓教學化。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多樣的校內實訓教學平臺,例如虛擬仿真實驗室、機器人拆裝實驗室等;另一方面,高??梢圆捎眯F蠛献髂J?,打造“廠中?!薄靶V袕S”的實訓基地,將企業高技術人員、企業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研究引進學校,促進學校的教學改革和師生的創新能力,又能將師生的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建立“校企一體化”制度保障體系,形成“產教學研”的最優合作模式,達到三贏效果。
   綜上所述,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職師本科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中,通過資源整合將“產教學研”有機融合,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工業機器人專業創新創業生力軍,保障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地就業。
   參考文獻:
   [1]朱立宗,曾清德,牛彩云,等.“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職師本科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241-245.
   [2]張寶君.“精準供給”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反思與應對策略[J].高等教育管理,2017,11(1):33-39.
   [3]羅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活動實踐探索:以工業機器人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22).
  編輯 陳鮮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4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