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職業院校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作為新世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開展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實現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職業院校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職業院校為我國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實用型的專業技術人才,為了有效推動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需要注重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分析職業院校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當前職業院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而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職業院校學科進行滲透的具體實踐策略,以期能夠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實現其全面發展。
  [關    鍵   詞]  職業院校;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070-02
   隨著近年來,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出現了多種模式。然后由于當前職業院校專業化的心理咨詢教師的短缺,無法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有效的干預與指導,因此需要職業院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各個學科的教學工作相結合,引導職業院校的教師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理論與相關技巧,幫助學生實現知識與技能掌握的同時,進一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通過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學校范圍中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鼓勵更多的學科教師參與到培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中,加強對心理教學理論的學習,進而實現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心理學理論素養的提升。
   一、職業院校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為了能夠更加全面、精準地在職業院校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常見的心理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助職業院校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職業院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
   (一)自卑心理
   職業院校學生與普通的學生相比,存在明顯的自卑心理。盡管職業院校教育在近幾年得到了高效的發展,社會對其愈加重視,但是由于受到傳統觀念以及學科教育的影響,再加上職業院校錄取分數較低,學生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使得職業院校學生普遍存在著自己比普通學生“低人一等”的心理,認為自己各個方面都比不上其他學生,有著很嚴重的心理負擔。另外在當前社會上很多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過分注重學歷,使職業院校學生處在劣勢地位。
   (二)厭學心理
   很多職業院校學生文化基礎較差,也沒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在進入職業院校進行學習時,發現自己無法適應職業院校教育的特點,尤其是達不到職業院校實用性、綜合性以及自主性的學習要求,存在盲目學習的問題,跟不上教學進度從而產生厭學的學習。不僅不愿意上理論課程,對一些專業講座以及實踐課程也沒有參與的興趣。還有一部分職業院校學生雖然有著一定的學習目標,但是由于缺乏學習毅力,無法堅定自身的努力方向,學習效率低下。
   (三)擇業焦慮心理
   對職業院校的學生而言,所面臨的最大的心理壓力就是就業問題。尤其是對于那些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職業院校學生,會從心理上感到十分恐慌、懼怕。他們認為自己當前的能力無法支持自己在畢業后找到合適的工作。
   (四)人際交往中的扭曲心理
   職業院校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發育的末期,有著很強的自尊心與好勝心,再加上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還存在著很強的優越感,導致他們對人際關系的處理非常敏感,不太會很好地開展人際交往。雖然有著很強的自尊心,但是學生的自信心確實比較匱乏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往往會顯得非常膽怯,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扭曲心理,突出表現在與教師以及同學之間的交往中,不敢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二、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含義及必要性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學主要指的是教師積極主動地、有目的地在開展學科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科教學而言不僅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同時也是學生心理不斷發展的過程,帶有非常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學科教學也是學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以及心理素質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幫助。因此可以通過在學科中滲透的形式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從教育教學的時間與空間角度出發,教師與學生占據最多時空場所的就是學科教學。占據了學科教學的場所也就代表著心理健康教育具備了充足的發揮空間。通常情況下,學生所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問題都是由于不科學的學科教學所導致的;從教育資源的角度出發,學科教學工作有著非常充足的心理教育資源;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借助學科滲透能夠推動全體教師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從而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出濃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三、職業院校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一)職業院校教師需要提升個人素養
   要想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不僅需要學科教師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加強自身專業素質能力的提升,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興趣;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與教學方法。學科教師要及時對自身的知識結構加以調整,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科教學工作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滲透本身就屬于一項非常復雜的活動,對教師與學生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教師只有具備了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專業化的知識,才能夠與學生之間展開有效地對話,去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節與開導。比如說筆者所在的班級有次在學校組織開展的運動會中表現不佳,之前引以為傲的足球項目也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教師開展學科課堂教學中就發現了學生普遍存在著情緒消極、沮喪等心理問題。筆者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對學生們進行了開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逆境,及時對存在的消極情緒進行了化解,最終幫助學生建立起了自信心。    (二)采取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主要包括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加以激發等。學習動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引導、維持與調節,從而實現強化。學習動機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動機的調動,能夠幫助其產生自尊、自信以及自主創造等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數在中學階段學習成績以及各個方面相對較差,再加上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他們的學習動機普遍較弱。因此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向學生提供正面的反饋,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前職業院校學科教學中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選擇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最終導致學生不會學習,在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課程中,更是缺乏主動參與的興趣,這也是阻礙學生個人發展與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中需要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提升對學科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說在對護理倫理與法律法規這門學科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小組,對學科重難點知識,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交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能力卻解決問題,從而獲取掌握知識的快樂感,在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所得出的結論進行評價與總結,對學生的行為提出表揚與贊賞,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三)設定科學的學科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方向和靈魂,它決定著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傳統的教學目標是單純地傳承知識和技能,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影響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茖W設置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教學目標,應注意以下幾點:心理目標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不脫離學科教學內容,貼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標簽;應該結合實際,不要采用相同的模式。教師需要做到對學生的以及班級的學習整體情況加以了解,針對學生與班級之間的差異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手段與教學目標。可以開展層次化教學,將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教學加以確定,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有所收獲,給予不同層面的學生實現自身目標的機會,避免學生出現厭學的消極情緒,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
   (四)充分挖掘各學科的潛能
   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根據學科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的情感目標,從而方便教師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對教師而言,在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進行融合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學科教學的關聯性。在學科教育中蘊含著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筆者所在的職業院校主要是以醫藥、管理、財經、電子等學科教學為主,因此就以此為例說明如何在這些學科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挖掘。比如說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中,需要學生開展大量的實驗教學與訓練工作,因此對學生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堅持力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在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實驗推導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認真的學習態度、嚴密的邏輯分析能力,還要求學生需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能力。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學生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加以培養,進而實現學生良好個性特征的發展。學生在此過程中也會逐漸養成對專業知識學習與探究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樹立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并形成認真、細致、耐心、踏實等良好個性特征。
   四、結語
   總體而言,在職業院校學科教學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每位職業院校學科教師堅持加以實踐,在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以及學科之間的特點,有目的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讓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當中,進而充分發揮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實現學生心理素質的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科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科課堂教學的效率。只有職業院校全體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與努力,才能幫助學校心理健康教學的全面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才能得到進一步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李黎.論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J].社會科學戰線,2015(3):269-271.
   [2]許志紅,郝麗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設計[J].職業與教育,2014(2):118-119.
   [3]楊會喜.淺談職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江西教育,2016(9).
   [4]史海云.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9).
  編輯 張 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8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