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幾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中職學前教育,因此,對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面臨較大的挑戰。應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從而提升中職學生管理成效。同時,在中職階段,提升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使教師能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但現階段,在我國大部分中職學前教育班級管理中存在較多問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方法較為落后,對學生提出硬性規定容易激發學生逆反心理,從而降低班級凝聚力。通過對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如何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的策略,從而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管理水平,培養優秀人才。
  [關    鍵   詞]  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162-02
   現階段,在我國大部分中職學前教育班級管理中,教師采用傳統的管理方式,導致學生不愿服從教師管理。同時,由于學生自身原因,并受到學校及社會環境影響,導致學生不愿參與班級活動,與同學之間相處不夠融洽。因此,降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級凝聚力,會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不良影響。針對此種教育管理現狀,教師應創新班級管理方式,同時,應根據學前教育班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與學生之間成為朋友,有效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從而為學生發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為社會發展不斷培養優秀學前教育人才。
   一、班級凝聚力的概念及體現
   (一)班級凝聚力的概念
   凝聚力主要是指群體成員之間,為實現群體活動目標,共同進行努力,從而達到最終制定的目標。群體主要指人的集合,包括家庭、學校、班級、小組、民族、單位、國家等。以班級為例,當教師運用科學的方式管理班級時,能提升班級凝聚力,使班級學生在進行個人行為時,能考慮到是否對班級形象產生不良影響,從而約束自身行為。因此,班級凝聚力主要表現為學生個體機動行為,對班級發展目標所具有的服從性。通過提升班級凝聚力,有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在未來參與工作時,能不斷發揮自身應有的價值,為我國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二)班級凝聚力的體現
   一個班級如缺乏凝聚力,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像一盤散沙,難以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導致班級集體失去應有的教育意義。因此,班級需要凝聚力,需要學生共同努力,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當學生能為班級進行奮斗時,就有效體現出班級凝聚力。在學習時代的不同階段,班級凝聚力體現也不同。如小學階段,學生能服從教師指揮,體現出班級的凝聚力;中學階段,班級獲得獎勵時,學生心中產生自豪感,體現出班級的凝聚力;中職階段,學生能主動為班級作出貢獻,維護班級利益,有效體現出班級凝聚力。
   (三)班級凝聚力的作用
   一個班級在發展過程中,能形成班級凝聚力,能有效達到教師制定的教學目的。如當舉行校園運動會時,具有凝聚力的班級、學生之間能形成團隊合作意識。一部分學生能參與運動會進行比賽,一部分學生能為班級同學加油,提供飲水、休息等服務。通過班級學生的團結合作,最終獲得勝利。如果,班級缺乏凝聚力,則會導致運動項目無人參加,對整個班級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引導學生對班級產生歸屬感。同時,在遇見難以處理的問題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疏導,避免對學生進行強硬訓斥。通過以上方式,有效提升班級凝聚力,對班級及學生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二、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學生原因
   中職學前教育中,學生缺乏學習動機,未曾明確學習目標。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沉迷于手機游戲,在課堂中無法跟上教師的進度。因此,大部分中職學生缺乏個人學習目標,不能認同團隊目標,從而無法為班級制定的學習目標努力奮斗,削弱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控能力,難以服從教師管理,導致班級凝聚力下降。除此之外,部分中職學生缺乏有效的約束,存在不良行為。如打架斗毆、罵人等行為,不愿與班級其他學生和平相處,降低班級凝聚力。
   (二)社會原因
   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和文憑提出較高的要求,從而對中職學生形成一定的偏見。當中職學生畢業后,參與就業競爭時,即便自身能力較強,依舊難以通過文憑考試。針對中職院校的社會地位,對提升班級凝聚力產生不良影響。近幾年來,我國雖然大力發展中職學前教育,并給予學生一定的優惠政策,但由于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社會收入差距較大,中職學生的社會地位依舊較低,難以大幅度提升,從而大大降低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
   (三)學校原因
   中職學前教育中,班主任隊伍建設存在一定問題,學校忽略對班主任進行實際培訓,導致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采用傳統的管理方式,對中職學生提出硬性要求,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從而降低班級凝聚力。同時,中職學前教育為提升學生就業率,過于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育,忽略營造校園文化對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所起的作用,導致中職學生無法將校園文化作為發展方向,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與此同時,使中職學前教育班級缺乏團結學生的動力,難以提升班級凝聚力。
   三、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的有效策略
   (一)學校方面    中職學前教育班級管理中,應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培訓,使班主任采用最先進的管理理念,對學生開展管理工作。同時,班主任應在班級中實施目標管理方式。首先,班主任制定合理的教育管理目標;其次,要求學生共同合作;最后,達到最終的教育目標。通過此種管理方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使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從而起到較好的凝聚效果。并且,中職學校應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使學生在學習、發展過程中,以校園文化作為發展方向,共同努力,有效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
   (二)社會方面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應提升中職學生的社會地位,使學生能對中職學習產生信心,從而在班級中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提升班級凝聚力。同時,政府應加大對中職學前教育資金投入力度,給予學生更多的優惠政策,鼓勵未曾考入高中的學生參與中職院校的學習,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社會地位。并且,通過政府的鼓勵,能使人們對中職學前教育學習產生新認識。當中職學生畢業后,專業單位在考察人才時,更加重視學生的實際綜合能力。在此種社會背景下,能使中職教師轉變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管理理念,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與學生之間和諧相處,從而不斷提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級凝聚力,有效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學生方面
   要想有效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學生應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為提升班級凝聚力作出貢獻。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溝通技巧。首先,教師應對學生全面了解;其次,教師應培養學生換位思考能力;最后,指導學生如何準確地表達個人意見。通過此種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大大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同時,中職學生應認識到提升班級凝聚力對自身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從而能積極主動參與班級活動,不斷提升班級凝聚力,培養自身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
   (四)教師方面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轉變管理理念,以提升班級凝聚力為主要管理目標,制定合理的管理計劃。
   首先,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注重建設班風,樹立班級良好的形象。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思想、道德方面入手,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及行為習慣。由于中職學生大部分為未曾考入高中的學生,學習習慣較差,主觀能動性較差,因此,教師應在開學期間,為班級學生制定合理的發展計劃,并制定合理的班規,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并且,在日常管理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懂禮貌、講文明等。另外, 教師能組織學生參與有關“團結”的主題班會,使學生形成團結合作的互助精神,有利于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班級凝聚力。
   其次,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確立班集體共同努力的目標。中職學前教育班級由不同個性的學生組成,在行為習慣、生活方式上具有較大的差異性。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有效提升班級凝聚力,應建立共同奮斗的目標,激勵學生共同努力。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能提升班級凝聚力。如教師制定“爭當文明班級”發展目標,在日常管理中,教師應引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識到保護班級衛生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能主動打掃班級衛生,最終實現教師制定的發展目標。通過此種方式,在實現一個個小型目標時,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從而提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班級凝聚力。
   最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培養班級干部團隊,有效保證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通過民主選舉、自薦等方式,選出優秀班級干部團隊。同時,教師在選擇班級干部團隊時,應要求班級干部要有較強的服務意識,能以身作則,為其他學生起到榜樣作用。并且,在班級日常管理中,教師應充分信任班級干部團隊,使班級干部能發揮自身的價值,不斷提升班級凝聚力。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不斷進行改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提升班級凝聚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在管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過程中,應提升班級凝聚力,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但由于受到學生、社會、學校等因素影響,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學生不愿服從教師管理,降低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針對此種班級管理現狀,應從學校、社會、學生、教師等方面入手,制定針對性管理策略,注重班風的建設,確立班集體共同奮斗目標,全面提升中職學前教育班級凝聚力,從而培養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程立新.淺談中職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級凝聚力[J].亞太教育,2016(15):190-191.
   [2]鄭海蘭.論中職班級凝聚力的提升對策[J].成才之路,2015(22):14-15.
   [3]李敏.“全員激勵機制”在提升中職班級凝聚力中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導刊(下旬),2015(2):168-169,180.
   [4]葉茂.中職班主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正能量傳遞途徑[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4):40.
  編輯 王 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9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