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有效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和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為了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進而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必須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么怎樣才能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有效性,我認為,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必須從內心深處熱愛自己的學生,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教育的自身的魅力,必須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做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這樣才能使課堂教與學和諧,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
  一、教育的愛與責任是有效教學的靈魂
  1、用愛與責任和學生溝通
  作為一名教師,一旦沒有了愛,沒有了愛,怎么會有融洽的師生關系,怎么會用他高昂的激情,帶給學生高漲的情緒和活躍的思維?又怎么會用他的幽默和風趣帶給學生輕松和愉悅的感受呢?唯有心中充滿了愛,充滿了責任,才能去塑造他人的靈魂。愛是教育亙古的主題,責任是師者永恒的承諾。早在兩千年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仁者、愛人”的觀點,教育首先是愛的教育,有了愛,師生間就架起了一座感情的橋梁,有了責任,師生間才會心靈相通,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有了愛和責任,教師才會愉快地播種知識,傳播文明,設計人生,才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教師的示范作用不可少
  有責任感是做人的基礎,要使學生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首先要讓學生懂得自己既是家庭的希望,又是民族的未來,使學生產生一種自豪感,責任感,從而努力學習。作為政治教師,在課堂上時時滲透思想教育的同時,必須要率先垂范,對自己的言行要高標準要求,對工作和學生要認真負責,認真負責地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件事,開展好每一次活動,以自己強烈的責任心影響教育學生,成為對自己、他人、家庭、祖國負責的人,使他們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材。我班上的王云鵬同學就是一個典型,剛進入初一時,明顯表現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他從不愛惜班級的公共財物,不是有意打碎門上玻璃,就是隨意弄壞桌椅,甚至隨意弄壞班級同學的學習用品。我找他談話,了解到他父母離異,跟著姥姥生活,生活很困難,他內心也很自卑,搞破壞是為了引起同學的注意。從那以后,我經常找他談心,在生活、學習上給他無微不至的關心,他很感動,學習成績進步很快,還學會關心別人,愛護集體,他在座右銘中寫道:“我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要對自己、他人、社會負責”。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1、講究開頭藝術,激發學生興趣
  一堂課的開頭猶如一部戲劇的序幕,或一本書的引言,或一首歌的前奏,他雖然短短的幾分鐘,卻關系到整節課的和諧與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教師的講課成了催眠曲,因此,教師必須探究導入,盡可能做到引人入勝,吸引學生,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務必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節課的開頭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例如在講“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時我先用大屏幕播放《春天的故事》,優美的旋律深深敲打著每個學生的心靈,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然后,教師在歌曲結束時,及時進行引導學生:大家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故事中的那一位偉人又是誰呢?這一首歌詞向我們提示了一個什么樣的重大決策呢?問題一提出,學生的興趣高漲起來,紛紛舉手發言,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及時引入新課,收到很好的效果。
  2、設疑,解疑激發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是疑問的起點,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可以解疑,有所進取。教育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痹诮虒W過程中通過設疑,釋疑,解惑,可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于“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教師給予解惑,他們就可以認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講:“公民權利”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你知道自己有哪些人身權利?為什么關注這些權利?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侵犯人身權利的現象?”;“當你的這些權利受到侵犯時,你會怎么做?”這些問題一提出,猶如平靜的水面投入了一顆石頭,頓時引起同學的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撥動學生思維的心弦,激起學生探索學習的動機。
  三、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1.“讀”,即學生根據教師在大屏幕出示的問題自己讀書、討論、歸納。一般安排在一節課的前15分鐘,由于初一教材知識起點不高、坡度小、可讀性強,多數內容通過學生自讀就可以解決教學要求的70%~80%左右,所以“讀”在一般水平的班級都可以實行。在讀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既突出重難點,又兼具社會性和趣味性的自學題目,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自學能力,有利于學生準確掌握教材的內容和教學要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講”,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解決第一環節中的問題,以及教師精心講學生在“讀”時提出問題的階段。它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一般安排10~15分鐘的時間。由于“讀”過程中學生對所設問題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教師也基本掌握了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難問題,這時的課堂教學就有了針對性?!爸v”能使學生感到教師講的正是他們需要問的,講到了學生心里,達到了教和學的有機結合,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教學。
  3.“練”,是教師根據本節課的教學要求設計并提出練習和思考題,輔導學生課堂練習,完成課堂教學的階段,一般安排10分鐘時間。課堂練習是學生掌握思想政治課的基礎知識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只有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對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才能理解、記憶、鞏固和融會貫通。
  總之,先進的理念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落實和發展,作為政治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轉變思想,勇于做教學改革的實踐者,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加強和學生的感情交流,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和學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清照.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有效教學研究[D].
  [2] 植鵬.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中課堂問題的設計探究[J].華夏教師,2018,116(32):79-80.
  [3] 王靜.《道德與法治》課有效問題設計研究[D].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3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