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交通換乘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分類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得到相應的完善。與此同時,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私家車的擁有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環境污染以及交通擁堵等嚴重問題的出現。因此,在大力提倡與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當今時代,軌道交通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出行設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些密切的聯系以及影響。其逐漸被人們視為日常出行中最方便快捷以及合理的出行方式而被選擇。本文我們就關于交通換乘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分類情況進行相應的探索。
關鍵詞:交通換乘;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分類情況
眾所周知,車站作為客流的節點,其在整個運行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旅客在出行過程中,其上下車以及相關的作業等都是在車站內進行的。因此,車站作為旅客出行的基地所存在。而就車站而言,其分布的范圍可謂是極其廣泛的,幾乎涵蓋了整個城市的各個角落。但由于各個車站所處的周邊環境、地質特征等一系列因素都存在著差異性。因此,在車站與其他交通方式換乘銜接的過程中其各自存在著一定的獨特特征。但就其實質而言,其所共有的相似性也是不容忽視的。那么,基于交通換乘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究竟存在著怎樣的分類情況呢?具體如下:
一、基于交通換乘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分類
?。ㄒ唬┙煌屑~換乘站。在多元化的城市軌道交通選項中,通常情況下乘客們往往需要通過換乘多種軌道交通工具才能到達目的地。因此,在此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換乘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城市軌道交通車站中便形成了樞紐車站這一內容。所謂樞紐車站,就其實質而言,其實是指當運輸對象使用某種交通工具并且沿著特定的路線到達了樞紐換乘或者轉運時,該車站能夠確保滿足運輸對象進行其他交通工具換乘或者其他路線轉運的要求。就重慶而言,長途客車、公交、軌道交通與高鐵、機場等一體化換乘這種方式給乘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當乘客到達樞紐換乘站時,其既可以選擇軌道交通作為換乘交通工具,又可乘坐出租車[1]、公交等。這種集長途客車、軌道交通、高鐵等多種交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有效的緩解了客流量過大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在建的 T3 航站樓站、重慶北站南廣場、重慶西站等均屬于這種換乘方式。
?。ǘ┑叵妈F道,也就是人們所俗稱的地鐵,其作為城市快
速軌道交通的先驅被眾多市民選做作最佳出行方式。重慶作為我國大陸地區較早開通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根據相關調查統計我們得出,截止到 2017 年,重慶軌道交通運營路線已經發展為 6條,運營里程達 264 公里。共設車站 154 座,其中包含了換乘站13 個,總體而言其發展速度較快。雖然在建設地鐵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其所需要的建設周期相較于其他軌道交通而言比較長,且對該建設投入的成本也是極其巨大的。但重慶作為一個山城,人們在日常出行中往往使用機動車輛,這便給當地的環境污染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而地鐵卻可以利用安全、準時、節省能源等突出的特點彌補這一缺陷。通常情況下,按照車站的運營性質進行分類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將車站分為終點站、一般中間站、中間折返站以及換乘站。一般情況下,在地鐵內部可進行獨立換乘,無需與其它交通工具交叉作用[2]。就換乘站而言,其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1站臺換乘:所謂站臺換乘,其實是以乘客的換乘空間歸類
來命名的。一般情況下,同站臺換乘車站往往使用于兩條或者是多條線路平行交織,而且采用島式站臺的車站形式。而不同站臺之間則采用上下平行換乘,不同站臺換乘的兩線間的站臺可呈“T型”、“L 型”以及“H 型”等等。此類換乘形式對于乘客來說可謂是最佳選擇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其便利性極高。在客流量極大的環境下,同站臺換乘便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突出性能[3]。
2同站廳換乘:通常情況下,換乘車站內部往往會設立一個專門的換乘大廳。在乘客下車之后,無論該乘客選擇的是出站還是換乘,其都必須經過站廳,然后在根據具體的要求進行路線的選擇,在路線選擇的過程中,站廳內部都會有明確的指示圖標或者指示地圖供乘客們進行參考。之所以在換乘車站內部建設此類站廳,其主要原因是為了有效減少站臺內部乘客的客流量,避免客流量過大造成的擁擠以及其他惡性事故的產生[4]。
二、影響城市軌道交通換乘車站分類的因素
?。ㄒ唬┲苓叚h境的影響
眾所周知,一般情況下對于交通換乘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建設,都是在充分考慮了周邊環境的基礎上才得以建設的。而重慶作為一個山城,長期以來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都是機動車輛,如果想要改變市民的基本出行方式,將其轉變為乘坐軌道交通,那么便需要設計團隊在建設過程中將各種因素加以充分考慮。比如對地下水問題、地質問題、噪聲污染以及震動影響等種種問題進行相應的勘測以及分析,從而避免車站施工結束后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就重慶的整體情況而言,城市用地較為狹小、人口高度密集已經成為了其主要特點之一。因此,在如此狹小的空間內將工業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對外交通用地進行合理分配可謂是極難的。這便要求相關施工團隊加強整體環境的考慮,將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規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ǘ┏鞘幸巹澋挠绊?
城市規劃作為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分類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車站的性質以及規模等詳細問題。為了滿足不同程度客流量的不同需求,車站的分類情況也自然而然隨之改變。比如商業用地、教育用地以及大型居住用地等區域內,其軌道交通車站的分布就相對而言比較密集。這主要是為了便捷此區域內眾多人口的出行問題,從而有效的減少出行壓力、實現環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等等??傮w而言,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應當將地理結構、人文景觀、人口規模、用地規模等因素充分融合進行考慮。
結束語
綜上所述,關于交通換乘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分類而言,其根據不同的功能性質被劃分為各種不同類型。且在對各種車站進行分類的過程中,其受到了上述各種因素的影響,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史冊.基于設施分隔的地鐵換乘站換乘效率優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
[2] 李 杜 一.地 鐵 車 站 換 乘 型 式 的 設 計 研 究[J].智 能 城市,2018,4(10):95-96.
[3] 王藝儒.成都市市域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換乘銜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
[4] 王藝儒,彭其淵,胡嚴藝.基于客流需求的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站“人—車—站”協調研究 [J].綜合運輸,2018,40(03):66-71
(身份證號碼:1309261988021700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