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客流規模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施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城市軌道交通車站,不僅要考慮城軌車站建設的經濟性,而且應滿足未來城軌車站的客流需求。因此,為準確把握城軌車站的建設規模,該文通過對車站客流進行調查,總結乘客乘車的站內行為,分析城軌客流的時間、空間特征,在論述車站的功能、設施的基礎上,提出基于車站客流規模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施設計方法,對于城軌車站設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車站  車站客流  車站設施
  中圖分類號:U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c)-0044-02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是乘客出入站的大門,直接將外部空間和隧道內部空間溝通聯系起來[1]。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突飛猛進,以往車站設計承載能力已不能滿足現階段客流需求,車站服務水平下降,因此,該文對城軌車站客流特征進行分析,得到乘客出行規律,聯系車站構成要素,對車站設施規模進行研究。
  1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流特征分析
  1.1 車站客流時間分布特征分析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流的時間分布特征在全日內主要表現為以下5種形式[2]。
 ?。?)單峰型。車站所在地區用地性質單一,客流單峰集中表現為早高峰期間的進站客流、晚高峰期間的出站客流。
 ?。?)雙峰型。車站位于綜合功能用地區,客流表現為存在早晚兩個高峰。
 ?。?)全峰型。車站位于土地開發程度高的地區,全日客流量大并且平均,沒有低谷期。
 ?。?)突峰型。車站附近存在大型的集會場所,在活動開始前,短時間內出站客流出現高峰。在大型活動結束后,短時間內進站客流達到高峰。
  (5)無峰型。車站處于開發程度低的地區,全日客流量小并且平均,沒有高峰期。
  1.2 車站客流空間分布
  根據線路特征,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流的空間分布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3種形式。
 ?。?)平均分布型。這種空間分布形態存在的地區為土地已被完整開發地區,每個車站斷面客流量較均等,進出站客流量差異不大。
 ?。?)兩頭減少型。這種空間分布形態為線路兩頭位于土地開發低強度區,區間客流量較小,但線路途徑土地開發高強度區,區間客流量較大。
 ?。?)逐步減少型。這種空間分布形態為一頭乘車人多,另一頭少,隨著線路方向將客流逐步在線路上疏散,軌道交通線路走向是從城市中心高密度客流區延伸到外圍低密度客流區。
  2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構成
  2.1 出入口及通道
  車站出入口是與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連接的通道,根據用途不同,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用于乘客進站的出入口通道,這種通道聯系地面與車站;另一種是用于與其他線路連接的換乘通道,這種通道聯系兩個車站。
  2.2 站廳
  站廳是為乘客提供售、檢票服務,是乘客上、下車的空間,包括付費區和非付費區,根據位置不同分為4種形式:位于車站一頭;位于車站兩頭;位于上下層車站兩頭;位于車站上層。
  2.3 站臺
  站臺一般位于站廳下層,是乘客乘車的主要場所,也是列車臨時靠站的停車點,根據站臺位置不同分為3種形式:位于線路中間的島式站臺;位于線路兩側的側式站臺;包圍線路的島側混合式[8]。
  3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施設計
  3.1 車站出入口及通道設計
  3.1.1 出入口數量
  《地鐵設計規范》規定車站出入口的數量不得小于2個[9]。設通道內乘客步速為v,出入口設計寬度為w,單位時間超高峰小時客流量為Qmax,則出入口的數量n為:
  3.1.2 出入口寬度
  設Q為車站高峰小時總客流,k為超高峰小時系數,C為單位時間出入口斷面通過人數,n為出入口數量。則出入口寬度B1為:
  3.1.3 通道寬度
  設H為遠期通道內單位時間通過的客流人數,N為通道內單位時間的通過能力,M為通道內建筑的寬度。則通道寬度B2為:
  B2=H/N+M                                                               (3)
  3.2 站廳層設施的設計
  3.2.1 檢售票設施
  設M1為遠期高峰小時使用設備的人數;k為超高峰系數,一般為1.2~1.4;m1為單位時間售票數量,半自動人工設備售票為1300人/h;自動售票機設備售票為700人/(h·臺)。則半自動人工售票亭、自動售票機數量N1為:
  同理,設M2為高峰小時進站客流人數;m2為檢票機單位時間檢票數量,一般為1200人/(h·臺)。則進出站檢票口數量N2為:
  3.2.2 樓梯扶梯數量   設N為遠期單位時間內上、下車人數,人/h;n1為單位時間樓扶梯通過人數,自動扶梯為7900人/h,樓梯一般為2900人/(h·m);n3為樓梯利用率。樓扶梯臺數N3為:
  3.2.3 站廳面積計算
  站廳面積取決于站廳設施的數量和設施布局,S、L、D分別為站廳面積、長度和寬度。站廳長度主要取決于售檢票設施數量和出入口通道寬度,其中N1、N2售檢票設備數目,N3為樓梯扶梯總數,d1、d2為相鄰售檢票機距離,d3為樓扶梯的寬度,T為出入口寬度,t為安全余量。站廳寬度主要取決于檢票設施長度和樓扶梯寬度,其中l為自動檢票機的長,f為安全余量。則可用下式表示:
  L=N1×d1+N2×d2+T+t
  D=N3×d3+I+f                                                           (7)
  S=L×D
  4  結語
  城市軌道交通是線路中的節點,是對接乘客的主要窗口,合理確定車站規模,不僅要滿足客流需求,同時還要盡可能避免空間浪費。該文結合城軌乘客的時空客流分布特征,將客流量應用于車站設施設計中,保證滿足遠期高峰小時車站客流的前提下,按照車站構成分別給出車站出入口及通道、車站站廳層的設計方法,對于確定車站規模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毛保華.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張成.城市軌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4.
  [3] 袁振洲.城市軌道交通規劃中與其它交通銜接的問題分析[J].科技導報,2001,11(21):48-53.
  [4] 李得偉.城市軌道交通樞紐乘客集散模型及微觀仿真理論[D].北京交通大學,2006.
  [5] 饒雪平.軌道交通車站樓梯和自動扶梯處客流延時分析[J].交通與運輸,2005,7(12):13-15.
  [6] 左衛華,陳建國.功能模塊化思想在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設計的應用[J].施工管理,2004,24(1):93-94.
  [7] 朱旭.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站客流預測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1.
  [8] 彭輝.城市軌道交通系統[M].西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7-96.
  [9] 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58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