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初中化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是學生接受化學教育的起點,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理解和接受化學知識的程度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生本理念、教育信息化、創新理念等都為初中化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方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凸顯出來一些問題,使得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很難得到提升。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具有針對性的策略進行優化和改善。本文就初中化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淺談。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21-02
前言
從初中課程體系的角度來看,化學是其中的一個基礎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形成核心素養的主要渠道。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被凸顯出來,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在日常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仔細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選擇有效的策略進行解決和改善,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標。
一、初中化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主體性沒有得到凸顯。
新課改政策實施以來,強調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應該充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很多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仍然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一直沿用單向知識傳輸的方式為學生講解課程知識,學生只能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凸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
2.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當前,越來越多具有創新性質的教學方法已經被實際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當中,對優化教學效果發揮積極作用。但是,很多初中化學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認為只有通過教師講授的方式,才能真正達到知識的傳輸目的,才能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化學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這些教師會利用整節課的時間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并采用傳統的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得很多學生都逐漸對化學課程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3.教師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足。
實驗是初中化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直接參與知識探究的路徑。很多教師為了將課堂時間節約下來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就會通過播放課件、進行演示以及口述講解的方式為學生開展實驗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實驗教學活動當中,僅僅能從理論知識的層面認識和理解實驗的方法、原理和流程。這是一種教師對實驗重視程度不足的體現。
二、針對初中化學課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1.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已經成為了一項基本教育指導原則。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對生本理念形成正確且深入的認識,并能在實際的教學中將其滲透進去。初中生經過之前的學習經歷已經能掌握一些思考方法和技巧,教師可以嘗試將更多的知識探究機會和空間提供給學生,使學生能從被動接受教育的狀態轉換到主動獲取的狀態。這樣才能使學生逐漸發現探究化學知識的樂趣,從而對這門課程形成學習興趣[1]。例如,教師講解到“碳和碳的氧化物”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實施合理分組,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金剛石、石墨以及足球烯之間的異同點,總結同素異形體的概念”。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活動當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能夠發生思維的碰撞,從而從更加多元化的角度認識和理解化學知識。
2.提高教學方法的創新性和多樣性。
提高教學方法的創新性已經成為了現代初中化學教師所面臨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在教學理念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這些都能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渠道。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選擇[2]。例如,教師講解到“酸和堿”這個部分時,其中涉及到酚酞遇堿變紅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運用堿性溶液、手帕、酚酞試劑為學生設計一個“魔術”,教師展示一張白色的手帕,教師在上面噴灑一些無色溶液后,手帕上會出現字跡這樣的神奇現象。又如,教師講解到“金屬的化學性質”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構建翻轉課堂,在課前,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的方式,預習“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金屬與氧氣反應”、“置換反應”等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重點帶領學生剖析學生所反饋的學習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在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微課進行復習和鞏固。
3.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活動。
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對實驗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實驗的機會[3]。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是其深入探究化學知識的過程,有利于使學生加深對化學知識的印象和理解程度,還能使學生在探究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發現學習化學課程的樂趣。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制取氧氣”這個實驗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實驗室中,讓學生自主組成實驗小組,根據“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原理,自主完成氧氣制取、收集和檢驗的流程。學生可以在小組中自行分配任務,有的學生負責組裝實驗器材、有的學生負責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有的學生負責加入藥品等。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應該互相配合,互相溝通,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實驗。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其提供引導,而不是一味安排學生的實驗步驟。
結論:綜上所述,現代初中教育一直處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的狀態當中,越來越多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被實際滲透和應用與初中教育教學當中。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形成問題的原因,并通過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方法的創新性和多樣性,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本文對初中化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展開的一系列淺談,希望能為促進初中化學教育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劉堂林.例析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優化策略[J].化學教與學,2018(04):40-42.
[2]徐光臨.淺談初中化學課教學的問題及策略[J].學周刊,2018(06):58-59.
[3]李海霞.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1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