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多年承襲下來的較為封閉的作文教學導致學生不會細心觀察、體驗生活,不會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為此教師要善于設置寫作情境,引領學生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去進行創作,指導學生模仿求新,開放作文批改形式。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初中 作文教學 問題 對策
作文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使學生養成會寫的本事。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學生作文出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模式,話不會說、情不會抒、大話空話等毛病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細查起來,最大的原因還是多年承襲下來的較為封閉的作文教學導致的,使得學生不會細心觀察、體驗生活,不會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那么,如何有效地開展作文教學呢?
一、初中生寫作能力差的原因
1.畏懼困難:作文一直都可以算是初中生最不想面對的存在,往往寫一篇作文,需要花費學生很長的時間,即使耗費的時間非常多,但是文章寫得并不好。而初中生的知識儲備不夠,不習慣寫作,課外閱讀少,有時候一篇簡單的作文都無法完成。這樣最終導致學生害怕寫作,最終失去了對寫作的興趣。
2.懶惰心理:寫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小學與初中教育不同,初中作文更注重寫作的鍛煉,突擊的練習并不能夠顯著的去提高寫作水平,大多數學生都是三分鐘熱度,導致了懶惰的心理,久而久之,對寫作的練習越來越少,最終在寫作的時候,所交上去的作文為了應付老師,比較流水,千篇一律。這樣將會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越來越低。
3.幼稚:許多初中生對于寫作并沒有一個很好的理解,在拿到寫作題目的時候,往往還是采用原先小學的方式去寫文章,但是初中作文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一樣了,因此這樣的學生上交的作文都十分幼稚。很多觀念以及看法都十分的膚淺,不深刻。無法成為一篇好的文章。
4.缺乏資料:很多學生的寫作素材僅僅來自于書本,來自于生活當中, 但是初中生的經歷不多,而學校里面又缺乏相對應的資料,導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憑借著常識以及猜測去寫文章,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的文章缺乏邏輯感,十分的混亂。
二、有效對策
1.設置寫作情境
初中寫作難度遠遠高于小學,很多學生對于寫作并不熱愛,寫作僅僅只為應付課堂之上的任務。而學生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寫作,將會導致寫作毫無進步,因此在教導學生寫作的時候,對學生寫作情境的設置十分的重要。
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作文教學要將作文表達回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因此,教師要重視作文前的指導。第二就是教師不要去束縛學生的寫作,給予學生一個大致的題目范圍,讓學生去自由地發揮。學生在自由自在的寫作情境之中創作,將會提高學生關于情感的表達,在文章中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快樂的事情,不一樣的態度以及抒發自己的情感,最終使得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2.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去進行創作
初中生的人生經歷并不復雜,因此他們的知識儲備量比較少,假如讓學生去寫那些比較高深的題材,將會導致學生的寫作無法進行。教師應當緊密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睂W生寫作的內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經驗和興趣。
例如,可以讓學生寫作的時候抒發自己對于故鄉的情感,買菜的畫面,操場上所發生有趣的事情,亦可以寫于同學之間有意思的談話,這些比較貼近生活的題材,既可以解決學生因知識儲備不足而無法動筆的困擾,還可以記錄生活中的小事,進而增加對于寫作的興趣以及喜愛。
3.模仿求新
在小學的教育當中,對于學生的寫作的培養十分的重視,但是初中的教育卻改變了這種觀念,大多數初中生的寫作水平并不高,而教師僅僅只能夠對學生傳遞一些比較好理解的知識,但是這樣遠遠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因此讓學生去模仿一下先人的優秀文章,學習情感的表達方式、環境的描述、事件的發展,從這些優秀的文章當中學習到優秀的寫作方式,進而在自己的文章當中借鑒一下書寫方式,自我進行創新,脫離全盤的模仿,這樣既能夠達到提高了寫作能力的目的。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前人的話語中所模仿,再進而創新出來,最終成為了千古名句。
模仿是創新的第一步,也是提高學生水平的第一步,水平通過接觸高水平的文章來提升自己的水平,最終通過不斷的思考以及創新,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4.開放作文批改形式
傳統的批改作業方式都是由教師進行批改,最終在文章的下面打下評語,而學生僅僅只能夠通過這個文章來評定自己的文章的好壞,但是一個教師所帶的學生比較多,因此無法系統的去看所有學生的文章,很多學生的文章僅僅一看而過,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就導致許多學生并不知道自己文章的好壞,而教師也不能夠明確學生的寫作水平。而想改變這種現象,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應當在寫作的批改的時候改變形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定,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定,最終由教師進行最終評定,在前兩次的評定當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寫出文章當中的不足以及精美之處,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觀看學生之間的評定,并且給予學生的寫作建議,這樣學生在自我評定以及相互評定當中就能夠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及長處,再通過教師的寫作建議,達到了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總而言之,寫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除了上述的說法之外,學生也應當多進行課外閱讀,課外拓展,積累知識水平,提升自我水平,提升寫作的技巧。
【參考文獻】
【1】王桂明.初中語文作文文化創新困境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5)
【2】狄仙君.談如何提高語文作文教學質量【J】.科技資訊,2018(03)
【3】沙代提·依沙克.“曲徑通幽”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
【4】黃曉瑜.試論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及改革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23)
【5】劉開山.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及對策【J】.教育革新,2017(05)
【6】郝治民.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探路【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