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很多學生對于寫作文有抵觸情緒,當前作文教學面臨教師難教、學習難學的尷尬局面。文章對如何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供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正香,武漢理工大學附屬小學教師。(湖北 武漢 430070)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3-0090-02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在。當前很多學生都對寫作并不太感興趣,主要原因在于寫作素材的缺乏。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沒有寫作靈感,不知該如何去寫。筆者從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對于如何提升小學作文教學效果進行了簡析。
一、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寫作素材缺乏。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往往不知道一篇文章該寫哪些內容,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寫作素材的缺乏所致。文學創作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閱讀量不足,導致寫作素材缺乏,加之學生思維能力不足,影響著學生作文水平的發揮。如若教師不加以引導,很多學生往往一節課也寫不出幾個字來。
2. 教學形式化。很多教師為了有效提升學生作文能力及考試分數,過分注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讓學生記憶大量的優美詞句以應用到作文中。而這些所謂的寫作技巧,很多都類似公式的模式,學生只需生搬硬套模板即可。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雖然表面詞句華麗,但是文章缺乏深度,沒有學生真實的情感表達,這對于學生以后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很不利。
3. 缺乏真情實感。文學創作源于生活,但并不單單是記錄生活,需要有作者思想情感的表達,是對真實生活的再加工、再創造。但是,當前學生寫作不能結合自身實際生活,通過文章不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生搬硬套一些名言警句,使得文章內容過于空洞,缺乏一定的深度。
4. 學生抗拒寫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對于寫作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對于寫作沒有信心,也缺乏積極性。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不夠配合,長此以往易形成惡性循環。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也是胡亂拼湊,甚至直接抄襲某些文章段落,這都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寫作是一種表達方式,是表達個人情感與人交流的形式之一,寫作能力的高低是文學素養的綜合體現。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造成學生創作能力普遍偏低。該如何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 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寫作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才會樂于寫作,同時才能享受到寫作的樂趣。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認知出發,走進學生的世界,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充分掌握該年齡段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多種不同手段來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愛好。比如,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景色優美,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尋找春天的足跡,讓學生在游玩中去發現、去尋找,然后寫成日記,再讓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來討論自己眼中最美的春天。重點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觀察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2. 緊密聯系實際生活。作文是表達個人情感、感悟生活的一種方式,需要縝密的思維來構建。但當前很多教師教學生通過背范文、套模式來實現文章上下結構的連貫。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貌似華麗,但內容空洞缺乏個人情感,對于學生作文能力培養毫無益處。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生活觀察力。學生寫作文之所以難,就是思維受限,缺乏對生活的觀察,所以寫出的文章千人一面,毫無新意,沒有個人情感的融入。不可否認,學生的閱讀量有限且生活軌跡單調,往往是家門、校門兩點一線,視野不夠開闊,接觸社會比較少。鑒于此,教師應帶領、引導學生走入生活,學會觀察生活,家長也應該鼓勵多讓孩子接觸社會,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寫作積累素材。通過社會實踐,學生普遍表達出,寫出的作文更加真實、生動,富有一定的個人情感,寫作能力有著明顯的提升。
3. 注重學生的閱讀訓練。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通過閱讀還能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感受語感,增加生活感受力。其實一本書就是作者構建的一個精神世界,要讓學生學會在作者的文章世界中聯想自己的實際生活,學習從作者的角度來看待世界。
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學生的閱讀訓練。一方面是課內的閱讀,傳統的“說教式”授課模式不利于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讓學生參與到閱讀教學中,積極思考,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一篇文章,學生讀完多少都會有些疑問或是感悟,教師應鼓勵學生把遇到的問題或是感悟提煉出來,然后同學間溝通、交流,通過討論得出答案。對于一些疑難問題,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這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也培養了學生間團隊協作能力。另一方面是課外的閱讀,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要想增強學生的閱讀量,積累素材、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家長要積極配合,多陪伴孩子,比如晚上和孩子一起閱讀半小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4. 培養學生寫作的信心。自信心來源于別人對自己付出的認可。學生普遍榮譽感較強,他們非常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尤其是老師和同學的認可,一旦自己的付出得到認可,那么他們寫作文的自信心、上進心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當多一些鼓勵、表揚,少一些斥責?,F階段學生的寫作能力尚不成熟,難免出現文字錯誤或語句引用不當等問題,教師更應該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多進行表揚和鼓勵,比如作文描寫真實、文章感情豐富等?!澳闶莻€善于觀察、細心的好學生”“你是個感情豐富的學生,繼續努力”這種評語往往能給學生帶來莫大的自信心,會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有效增強學生習作的積極性。
5. 有效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傳統的作文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課堂氣氛難免沉悶,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走入了課堂教學,它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將課堂內容更加直觀地表現出來,深受師生的喜愛。作文教學也可有效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可播放一些短片或是圖片、音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相比傳統課堂,功能多樣的多媒體教學更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還可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很多時候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由于學生沒有真實經歷,往往無話可寫,利用多媒體教學,可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教師制作一定的短片讓學生觀看,比如一些動物的視頻、或是優美山川景色的畫面,讓學生對于寫作的主題有一定的認識,寫作內容才不會過于空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需要教師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在探索中前進,摸索出有效提升學生作文能力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 李錦芳.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
[2] 黨亭軍.終身教育視角下學生網癮的立體防治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0,(5):18-20.
[3] 沈艷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及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
[4] 吳碧樂.走出循規蹈矩,讓想象自由飛翔——小學作文教學問題及解決策略初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4).
責任編輯 郝 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