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變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互聯網+”大背景時代的到來,作為社會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承擔起責任,與時俱進,為國家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作出切實的貢獻。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小學語文教學應加快保證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利用新媒體等信息化技術,普及互聯網教育平臺的應用;其次,夯實基礎,注重對本源知識的傳授,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借鑒其他學科的優勢,豐富語文學科的內涵;最后,更新廣大師生對“互聯網+”時代的認識,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應用信息化技術的水平,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實現共贏和總體利益最大化。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97-01
  一、“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和發展特點
  目前,我們正在經歷著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即“信息革命“?;ヂ摼W業已變革顛覆了日常生活,逐漸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無處不在。與此同時,也對傳統的各行各業產生著巨大沖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數據作為一種非競爭性的資源,其價值非但不會因為被使用而減少,相反可能因為思想的碰撞而產生1+1>2的效果;此外,數據、信息等傳播媒介的增加,使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和渠道拓寬,人們不再僅限于面對面的交流方式,而逐漸采用線上工具進行交流;個性化的追求使得個體不再滿足于統一、標準的商品及服務,也不再存在一套完備無缺的評價體系以對商品或服務進行評價衡量。而教育教學行業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因高度網絡化以及各種技術的匯聚,教與學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我們展開,不僅給傳統教育的徹底變革帶來了機遇,也給現代教育發展的未來提供了新的思路、帶來了新的希望。
  二、“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變化
  1.將閱讀教學與“互聯網+”進行整合。
  一是,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利用“互聯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能為閱讀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或信息,營造有利于閱讀的環境,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二是,再現情境,輔助閱讀。在閱讀教學中,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再現課文中的情境,就能把文中的情節、事件、人物、場面、景物等內容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性認識,還能產生身臨其境的效果,可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三是,模擬仿真,化解難點。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方便地模擬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并能形象直觀地演示文中所描述事物原理或事物發展過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2.轉變教學理念,學習并運用“互聯網+”手段。
  在素質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轉變閱讀教學理念,不斷學習并運用“互聯網+”,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信息化水平,豐富閱讀教學的課程資源?,F階段,互聯網是教師獲取課程資源的有效途徑,在獲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提取課程資源的核心,并將其進行整合,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現狀和課程安排,對教學資源進行加工,這樣才能增強課程資源的趣味性,通過制作內容豐富的PPT是小學語文教師進行互聯網化教學的重要體現,但由于部分教師不注重內容的針對性,展示和講解過程較為枯燥,學生的參與度較低。所以教師在制作和展示PPT時必須對內容進行嚴格把控,內容應該與課程內容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讓整個利于知識的傳播,如果注重嚴格把控內容,PPT就有課程成為分散學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降低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可見,PPT的制作和講解必須具有針對性,具有清晰的邏輯,體現教師縝密的教學思路。
  3.突出學生的主體角色,提高互聯網手段的應用率。
  語文閱讀教學課程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正確對待自身角色轉變,并將其體現在閱讀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氛圍的構建,讓全體學生融入教學與分享,主動參與知識的解讀和傳播當中,這樣才能讓互聯網手段更好服務于智慧閱讀教學課堂的構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教師對互聯網手段的利用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互聯網課程資源諸多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缺乏對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引導。所以在利用互聯網手段的同時,需要平衡數字化課程資源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閱讀素養的提升作為運用互聯網手段的根本目的,這樣才能兼顧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4.拓寬課文的讀寫空間,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立足文本,挖掘內涵,捕捉學生的真切感受,拓展讀寫的空間,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的“毀滅”部分時,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創設了這樣的氛圍(學生眼中看到的是圓明園的殘垣斷壁,耳中聽到的是《哀郢》的悲涼音樂)借此引導學生寫感想。此時孩子們心中的惋惜、憤恨之情達到極限,感悟由心而生,胸臆直抒筆尖,有效地實現了閱讀與寫作的高效融合。課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QQ群或班級博客這樣的互動平臺,將自己寫的《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上傳至網絡,與全班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這既是滿足學生的傾訴欲望的需要,也給其他學生以新的啟迪。在交流中,學生還可以針對別人的閱讀理解,互相發表各自的評價,使得學習不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過程,而是在自我表達與相互交流的基礎上,逐步學會欣賞、學會思考、學會更好地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以平板電腦為工具,指導閱讀方法。
  隨著教育教學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平板電腦逐漸進入課堂,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閱讀指導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教室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學生需要人手一本紙質書。而當平板電腦作為輔助教學手段,進入課堂之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通過平板電腦進行電子閱讀,使得閱讀更加便捷。平板電腦上的電子閱讀也可以提供重點詞句的批注功能,進行個性化閱讀,可及時反饋既節省了教師的批閱時間,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三、結語
  互聯網讓教育,也讓課外閱讀發生著改變,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巧用新型教學媒介和網絡資源,開啟學生心中的閱讀之門,引領學生坐上閱讀的快車,提升課外閱讀的實效性,提升學生精神生活的品質。
  參考文獻
  [1]董麗春.“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0):51-52.
  [2]張閩敏.“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的變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58-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